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文学 > 《杰出青少年的9大能力》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章 面对目标,做行动巨人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杰出青少年的9大能力》 作者:张国诚

第9章 面对目标,做行动巨人

  没有行动的目标,等于梦幻中飘浮的一只船。

  ——《杰克·韦尔奇的成长史》

  最快的路并不一定是最短的路

  坐在出租车上,司机问:“马克先生,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

  马克好奇的问他:“最短的路不是最快吗?”

  “当然不是,现在是高峰,最短的路经常交通堵塞,走的时间就长。

  您要是有急事,就得绕道走,多跑点路,可能早到……”

  因为马克有急事,当然只能选择最快的路。其实,即使马克没有急事,也不愿在出租车里坐上很长的时间。

  有许多人,就因为一生都在走最短的路,结果每每走进死路里,把大好的时间和年华都浪费掉了。人生需要走些弯路,人生不要怕走弯路,但有一个前提:走弯路是为了走最快的路。

  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

  一个人不只是在坐出租车时能遇到这种情况,人生的时时刻刻都会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这种选择有时让人很无奈,可只要想有出息的人都会选择走最快的路,而宁愿让自己吃苦多受累多走路,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机会是有限的,只能选择最快的路。

  我们有坐车上山走盘山道的感受。坐车上山,从山底到山顶的路都是盘山而上的,路的距离是直线到山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可我们想一想,要是修一条从山底直达山顶的直线的路,那得有多少车和人要葬身此山呀!走最快的路还有一个前提:最快的路也应该是安全的路!

  走最快的路,有时还得走一段艰辛的路,被荆棘划破皮肉,被乱石扎破脚,可为了快点到达目的地,也只能忍受一些苦难。

  走最快的路,还得少犹豫。要是走到每个路口都坐下来想半天走哪条路更快,那可能就是走得最慢的了。

  优柔寡断就会被苎麻所刺

  苎麻是一种很奇特的植物,它身上长着刺。

  一天它把一个小孩给刺伤了,小孩子跑回家对母亲说:“我只是轻轻碰了一下,它竟然刺得我这么痛!”

  母亲回答:“孩子,正因为如此,它才会刺疼你,假如你敢勇敢地一下子握住,就会觉得像握着棉花一样,一点也不会痛。”

  困难有时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对付麻烦事,就要有快刀斩乱麻的决心和勇气,果断出击。要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就是再小的麻烦也将让你头疼。

  遇弱则强,以柔克刚,这种辩证关系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否则软对软、硬碰硬、就不明智了。

  优柔寡断就是浪费机会,成功就会与其擦肩而过。

  不要追求尽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不违背大原则,就可以决定取舍。

  在现实生活中,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这是常见的现象。有人上街要买台彩色电视机,由于价钱较高,又都不是名牌,往往反复比较,反复动摇。结果跑了许多家商店,去了许多次,就是决定不下来。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做事时所表现的这种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心理现象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易反反复复、优柔寡断?这主要是因为:

  (1)心理学认为,对问题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是使人做事拿不定主意,并产生心理冲突的原因。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优柔寡断多发生在青年人身上,这是因为青年人涉世未深,对一些事物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的缘故。

  (2)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便产生消极的条件反射,躇踌不已。

  (3)一般说来,优柔寡断者大都具有如下性格特征:缺乏自信,感情脆弱,易受暗示,在集体中随大流,过分小心谨慎等等。

  (4)这种人从小就在倍受溺爱的家庭中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成生活,父母、兄弟姐妹是其拐杖。这种人一旦独自走上社会,做事易出现优柔寡断现象。另一种情况是家庭从小管束太严,这种教育方式教出来的人只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他们就担心不合要求,在动机上左右徘徊,拿不定主意。

  怎样克服这种做事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毛病呢?

  (1)培养自信、自主、自强、自立的勇气和信心,培养自己性格、意志独立的良好品质。

  (2)心理学认为,人的决策水平与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决策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有胆有识,有识有胆”。

  (3)“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平时经常开动脑筋,勤学多思是关键时刻有主见的前提和基础。

  (4)排除外界干扰和暗示,稳定情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仔细分析,亦有助于培养果断的意志。

  犹豫——如果有,你便会被挤到没有机会的死水中。其实,凡世间众人皆有犹豫,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在同时发生,它甚至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犹豫是来自自己的想象,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便能将之克服。若能了解这些,接下来的就只有如何去克服问题。如果你能再达成下列几种心理建设,则剩下来的问题也将烟消云散。

  每当面临一个新的机会,在斟酌得失之间,犹豫便会在你的内心里悄然出现,阻挠你致胜的决心。这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变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将慢慢累积扩大,当它爬满你的心,且进而侵蚀你的骨髓时,就难以救治。如果你正保持着维持现状的观念,即应早日医治,阻止病菌继续蔓延,并从而将残留在体内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头来后悔不已!

  至少消除犹豫的方法,只有从正面迎击,别无他法。因为犹豫一旦被姑息,便会常留在你的身边,把机会从你身旁逼走。因此,为能获得机会,就必须先消除犹豫。完成这个步骤,接下来忙不完的工作会迎面而来,多得使你不得不从中选择机会,会让你没有时间去考虑害怕的问题。

  请牢记,对自己绝不可放纵,你应正视自己的问题,从正面去尝试解决。譬如你害怕在大庭广众前发表意见,就应在大庭广众前与人交谈;如果你为了加薪问题想找上司谈判,但因心生胆怯,事情一拖再拖,一直无法获得解决。建议你不妨一鼓作气走到上司面前,开门见山地要求加薪,相信结果一定比你想象的还好。

  如果你现在心里有尚未完成而需要完成的事,切勿迟疑,赶快开始行动吧。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只狮子老了,经常感到自己觅食越来越吃力,决心改变方式,运用计谋取食。于是它整天躺在洞里装病,大声呻吟着,让野兽们听见。百兽前来探望它,走进洞中的都成了狮子的腹中餐,来一个吃一个。

  后来一只狐狸识破了狮子的阴谋,它来探望狮子,远远地站在洞口,说什么也不肯靠近。

  狮子便装作和善的样子,劝狐狸进洞里和它聊聊天。狐狸一口拒绝了狮子,它说:“谢谢你的好意,我看我就不必了,因为我很为自己担心。看看地上就明白了,这里有许多走进你洞里的脚印,可怕的是,没有出来的脚印。”

  这个寓言里,动物们一个接一个地到狮子那里送死,这种亦步亦趋地跟从,只会加速行事,这是它们灭亡的主要原因。相反,细心的狐狸,很好地观察利用了前者留下的脚印,有了这些前车之鉴,狐狸及时反省,立即紧急刹车,很聪明地保全了自己。

  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就应记取前人失败的教训,吸收他们成功的经验,这样才会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前辈留下的东西看来不容忽视,因为此乃无价之宝。

  中国有句古话:有所为就有所不为。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只能是生活中的保儒。要想获得某种超常的发挥,就必须扬弃许多东西。瞎子的耳朵最灵,因为眼睛看不见,他必须竖着耳朵听,久而久之,耳朵功能达到了超常的功能。会计的心算能力最差,2加3也要用算盘打一遍,而摆地摊的则是速算专家。生活中也一样,当你的某种功能充分发挥时,其他功能就可能退化。

  世间上行业千千万万,哪行做好了都能赚钱。每天都有企业跨台、破产,每天同样也有新的企业诞生。经营任何一种行业的商人,你应经营你熟悉的主业,把它研究深、透,方能成为该行业的老大。

  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人,你要学会放弃,那些你不熟悉的行业,千万不要轻意进入,别人在赚钱,不要眼红心动,否则,今天的投资,意味着明天的垮台!

  商人们:千万不要有了点钱,就认为什么生意都可做,什么行业的钱都想赚!

  很多人都梦想能拥有一份好工作,这份工作最好是能带来财富、名声、地位,为人称羡。但事实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没有哪一种工作是真正的热门行业,无论何种工作,都无法提供完全的保障。那么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取得一份较为实际同时又富含理想色彩的工作呢?以下建议,您不妨一试:

  放长线钓大鱼。求职就业,你不必总是盯着“热门”。过去是360行,现在的行当更多,但没有一种是永远的热门职业。

  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旧的行业在不断消失,新的行业又不断产生。近10年来,就业市场中冒出不少新兴行业,像投资顾问、房屋中介经纪人、自由工作者等等,都吸引了大批就业人口。而一种新兴的职业之所以能在就业市场中独领风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息息相关的。一开始,它也许并不是热门,只是追求的人多了,才成了时尚。如果这时你想介入该行业,就应当充分考虑你的兴趣、能力,你的就业磨合期、收益时限以及这一职业的未来前景。

  其实,如今整个社会对于“职业贵贱”的观念愈来愈淡,那些过去被人视为“下等人”干的工作,现在反而更能锻炼人的本领,发挥出个人的潜力。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毕业生,一开始没有多少是按专业对口工作的,很多人是从推销员、收银员乃至在餐厅打工起步,然后一步步走上新的岗位。比起“抢短线”的激进行为,在择业中搞“长线投资”似乎更为理智、更具个性。

  以智能求生存。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我们正在从事的工作也在不断变化,如何让自己成为就业市场的“常胜将军”呢?你需要的是不断“充电”。除了本行工作,你还应当熟知一些专业以外的事务。不仅要成为专门人才,还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适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样,你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个人主导生活。为了求得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有不少人放弃了个人的兴趣追求。工作时往往超负荷运转,个人空间极小。从社会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来看,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这往往并不是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选择。赚钱当然是必要的,但人们除了工作之外,对其他事物也有追求,如自由的时间、良好的健康、满意的人际关系和幸福的家庭等等。因此,一份相对自由的、能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工作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首选择业目标。这样,人们就可能拥有更多灵活的时间,弹性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工作才是个性化的、理想的工作。

  驴是永远耍不出哈巴狗的把戏

  有个人养了一头驴和一只哈巴狗。驴子关在栏子里,虽然不愁温饱,却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树林里去拉木材,工作挺繁重,而哈巴狗会演许多小把戏,很得主人欢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当奖励。

  驴子在劳累之余,难免有怨言,总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一天,机会终于来了,驴子扭断缰绳,跑进主人的房间,学哈巴狗那样围着主人跳舞,又蹬又踢,撞翻了桌子,碗碟摔得粉碎。这样驴子还觉得不够,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脸,把主人吓坏了,直喊救命。

  大家听到喊叫急忙赶到,驴子正等着奖赏,没想到反挨了一顿痛打,被重新关进栏子。

  有一句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真有这么严重吗?

  我们想是的:无论驴子多么扭捏作态,都不及小狗乱扭显得可爱,甚至还不如从前的自己拉磨那样自然,毕竟这不是它所能干的行当。正如你喜欢看电影,但却未必能当上演员,你爱踢足球,可是甲A联赛不会要你上场。

  这倒不是让你认命,而是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有不适合自己的工作,看人家做得好,但自己未必能行,还不如专心致志干好自己的本行,让别人来羡慕你呢!

  在古代,“嫁错郎”似乎比“入错行”更严重,因为女人嫁错了人又不能离婚,而“入错行”若是改行则不会有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顾虑;不过现代社会恐怕是倒过来了,女人“嫁错郎”大不了离婚,追求第二春甚至第三春的女人多得很;而男人“入错行”,虽然可以转行,但是真要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也许有人会说,转行有什么难?说转就转啊!

  也许你是可以说转就转的人,但恐怕绝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因为一个工作做久了,习惯了,加上年纪大了些,有了家庭负担,便会失去转行面对新行业的勇气;因为转行要从头开始,怕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另外,也有人心志已经磨损,只好做一天算一天;有时还会扯上人情的牵绊、恩怨的纠葛,种种复杂的原因,让你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

  其实行行出状元,并没有哪个行业不好,哪个行业才好,那为何又提醒人们“千万别人错行”呢?

  年青人,我们是提醒你,找工作要睁亮眼,找适合你的工作,找你喜欢的工作,找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千万别因一时无业,怕人耻笑而勉强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人总是有惰性的,不喜欢的工作做个一、二个月,一旦习惯了,就会被惰性套牵,不想再换工作了,一日过一日,倏忽三年五年过去了,那时要再转行,就更不容易了。

  另外一点是,千万别涉入非法行业,这种行业有可能让你致富,但事实上是在刀刃上行走,警察的追缉、法律的制裁、同行的火饼、陷害,不吃牢饭不送命,也要被人看不起。浪子回头金不换,但谈何容易,大部分的人都因为黑饭吃惯了,最后还是回到本行……

  不过如果你若真的“入错行”,也有心转行,那么要铁了心,毅然决然地转行,否则岁月是不饶人的呀!

  以毒攻毒

  羊总想与狼和平相处,于是说:“我们之间何必相互仇视,和平共处不是更好吗?”

  狼振振有辞地回答:“不是我不愿意和你们交朋友,而是因为那些围在你们身边的恶狗,它们总是凶猛地朝我们狂叫。你瞧,我刚一靠近,它们就扑过来了,又叫又咬的,太没礼貌。这样吧,你叫它们走开,别老跟着你们,然后咱们立刻签订永远和平的条约。”

  羊听信了狼的话,把狗全部遣开,失去了保护,结果全都被狼吃掉了。

  在危险的对手面前单方面取消防御,等于放下武器投降,这群笨羊就是最好的证明。敌人就是敌人,如果光凭言语就能打发,那么就不是敌人了。

  弱者面对强敌时,常想摆脱危胁,以取得和解,然而解决的办法决不是妥协退让,那只能招致杀身之祸,会败得更快。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防备,以毒攻毒,进行有力反击。人们都想保护自己,不愿被人伤害,而且警惕性很高。只要有一句话或一件很小的事使他感到难受,他就会觉得自己受了伤害。一旦感到了伤害,就会进行反击。轻者以牙还牙,重者则会变本加厉。所以,若不想让别人伤害你,最好不要去伤害别人。

  人是具有攻击性的,攻击别人的弱点、缺点,同时因为自己说穿了别人的弱点,而有一种强于别人的感觉,结果另一方感到被伤害了,可能立即进行回击。即使他可能当时不作表示,但一有机会,就会以毒攻毒,使伤害和被伤害形成恶性循环。生活在这种互相伤害的氛围里,心情是不会轻松愉快的。

  怎样避免无意地伤害别人呢?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在对待别人时,想一想如果别人也这么对待你,你是什么感觉?你不高兴听到的话,对方肯定也不高兴听。如果你能这么想一想,就不会无意地伤害别人。

  如果你没惹他,他伤害了你,最好也要冷静地分析一下。如果是有目的地伤害,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还击,如果对方是无意的,最好与其平心静气地谈谈,提醒他不要再这样做了。

  在利益面前,有人为了多得一点,会起邪念,使你受到伤害。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伤害,一般不会是蓄谋已久的,只是由于有利可图才想到伤害你,当然那种蓄谋已久的伤害,你是防不胜防的。我们所说的那种有意但却是临时想起的伤害,一般还是有办法对付的。在与人合作中,为了避免受到伤害,就要多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对方稍有变化时,就要多加注意,不给他可趁之机。做事时要慎重,不要做不合适的事。如果做了让人抓住把柄的事,人家伤害你,就没有力量反击了。

  人具有两面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攻击他人的一面。在没有利益冲突时,人会和蔼可亲,一旦发生利益冲突时,人的攻击性会暴露出来。

  人一旦被人攻击就会反唇相讥。尤其是有第三者在场时,被攻击的一方无论多么理亏,无理也强争。而在人多的场合,若攻击他人,会有更多的人看到你的本来面目,从而憎恨你转而同情另一方。同情弱者是人的本能,不管被你攻击的人是否有理,只要他被你无情地攻击,别人就会盲目支持他。这时,你就由主动而转为被动。

  所以,当你攻击他人的缺点和无理行为时,要选择在场人最少的时候进行,如果只有对方一人会更好。因为没有人给他帮腔,他会感到孤立无援,也就容易接受批评。而且没有第三者在场,对方承认理亏也不丢面子。

  如果自己做了理亏的事,为避免对方无情的攻击,在对方邀你见面,而你不得不见时,不妨多叫几个人同去,对方看人多,即使攻击,也不会轻而易举地取胜。

  经验很多时候也是教条

  “乌鸦喝水”的故事流传开后,大家都觉得乌鸦聪明。乌鸦也用同样的办法教小乌鸦,这样传了许多代。有一年发生了变化,老乌鸦示范一粒石子一粒石子地投进深瓶子里,使嘴够不到的水面慢慢升高。然而小乌鸦却心不在焉,它在想:这慢了,有没有更快的办法呢?这时老乌鸦过来训它:“别偷懒,照着祖传的办法做”。小乌鸦却转身走开,一会它衔来一根管子探进瓶里,马上就喝到水了。老乌鸦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真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有不少规矩和条条框框在约束着我们的行动,有些陈规旧习你不打破它,就只能在它的小范围内活动,那么你的命运也只能与他人没差别,不坏也不好如此而已。

  年轻人做事应该有年轻的方式。老一辈人的做事方式,既是经验,同时又意味着教条。

  请记住,一个人如果一辈子都生活在前人的树荫下,那么你一辈子都不可能超过前人,只多也是个原地踏步。

  只有踏在前人的肩膀的人,才能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勇于走进某些禁区,你会采撷到丰硕的果实。

  只有弯曲才不会被大雪摧毁

  在加拿大魁北克山麓,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有一个独特的景观:西坡长满了松柏、女贞等大大小小的树,东坡却如精心遴选过了的一般——只有雪松。这一奇景异观曾经吸引不少人前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但却一直无人能够揭开谜底。

  后来一对加拿大夫妇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下得大而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然而,每当雪落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弯曲,使雪滑落一下来。就这样,反复地积雪,反复地弯曲,反复地滑落,无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其他的树则由于不能弯曲而很快就被压断了。西坡的雪下得很小,不少树都没有受到损害。

  东坡肯定也长过其他的树,只不过由于不会弯曲而被大雪摧毁了。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要像雪松一样弯曲一下,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在人生的旅途上,各种摧折命运之树的暴风大雪常常会不期而至。一个人要想经受住人生风雪的侵袭,就该从雪松抵御大雪的自然景象中汲取生存与发展的艺术,该伸则伸,该屈则屈,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始终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绷拉命运之簧,弯而不折,曲而不断。弯曲,实质上是柔软的表现。应该指出的是,柔软不是柔弱,不是怯懦;不是趋炎附势,不是阿谀奉迎;不是卑躬屈膝,不是奴颜婢骨;不是在命运的挑战面前退避三舍,不是在困难的障碍面前畏缩不前。如同弯弓为了更有力地射箭、退却为了更猛地进攻一样,柔软的关键在于韬光养晦、蓄势待发、坚忍不拔、以柔克刚。这是一种至高至善的人生艺术,必须精心锻造才能成就!

  没有冒风险最安全也是最危险

  一次,有人问一个农夫他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一个不冒任何风险的人,只有什么也不做,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他们回避受苦和悲伤,但他们不能学习、改变、感受、成长、爱或生活。他们被自己的态度所捆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

  不愿意冒风险的人,不敢笑,因为他们怕冒显得愚蠢的风险;他们不敢哭,因为害怕冒显得多愁善感的风险:他们不敢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因为要冒被牵连的风险;他们不敢暴露感情,因为要冒露出真实面目的风险;他们不敢爱,因为要冒不被爱的风险;他们不敢希望,因为要冒失望的风险;他们不敢尝试,因为要冒失败的风险……

  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冒险,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

  鸵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常常行掩耳盗铃之举,把自己的头藏在沙土中获得心灵上的解脱。我们成年之后,虽然知道好多事情不能躲避,必须要坚强面对,要冒风险,我们还是在心底存留着那种逃避和找寻安慰的想法。其实,困难和风险也是欺软怕硬的,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我们要时刻记得,最困苦的时候,没有时间去流泪;最危急的时候,没有时间去犹豫。优柔寡断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

  承受风险的心理素质与抵御能力也都是在一种不断承受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

  乱叫不一定就意味着你工作最卖力

  一辆满载重货的牛车,在满是石子的乡间小路上颠簸前进。老牛使劲地拉着车子,车轴随之发出吱吱轧轧的叫声。老牛听见声音,回过身来对轮轴说:“一直是我在出力拉车,应该叫唤的是我,而你又没有用力,你有什么资格叫唤呢?”寓言中的牛负担最重,受累最多,却默默无闻,而刚吃了一点苦的车轴,却大声叫个不停,生怕别人不知道,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拉车的牛才是值得称道的对象。在你抱怨自己的劳苦时,不妨看一看别人,这样就不会斤斤计较,愤愤不平了。

  很多时候,那些没有本事的人才会乱叫说自己是才高八斗,很多时候,那些工作不努力的人才会老说自己工作多,自己好累。

  据说一些有经验的医生面对病人时,就会充分的利用病人的声音去确定先治哪个。

  那些送到医院的急诊病人,大声呻吟叫唤的他们一般都不理,因为他们还有力气叫唤,再大的危险也是有限的。而首先那些不叫唤的人才是最需要救的。因为他们连要叫喊都已经没力气了,他们才是真的严重病号。

  做最好的蜜饯

  有一个蜜饯工厂老板的小儿子,到工厂去玩,女工看到可爱的小男孩,就顺手拿了三颗蜜饯给他吃。不料,却被老板看到,老板气急败坏地跑了过来,很生气地打了儿子一巴掌,说:“死囝仔,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吃蜜饯,只能吃我们家里妈妈亲手做的,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可是,为什么人会这么自私呢?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认为,“道德”可分为“自律性道德”(autonomousmorality)和“他律性道德”(hetemnomousmorality)。一个人只要不违反法律,“卖些稍微肮脏的蜜饯”、“故意不立刻医好病人”或“偷偷地弄松手表中的小零件”,都没人知道,也不会被处以重罚,所以,只要能赚钱就可以——这就是“他律性道德”,比较自我中心主义,并着重现实价值。相反地,“自律性道德”就有比较高标准的自我要求。例如,对客户必须绝对诚实,不能唯利是图,一定要童叟无欺。

  从小,我们就听到“奸商”这个名词,老师也说过“无奸不成商”,所以大家对于商人,都有不太好的刻板印象。例如,哄抬物价、以假乱真、标价不实等等。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商人都是奸商或没良心,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真正忠厚老实、正派经营、有良心、有“自律性道德”的商人,也是大有人在。

  人是自私的,总会有私欲,但却不能不道德。

  母猪长得越肥,就越喜欢在泥沼里打滚;公牛长得越肥,就越勇敢地朝屠夫走去……

  所以,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说:“不要把痰吐在井里,哪天你口渴的时候,也要到井边来喝水的。”

  正因人的自私、不道德和贪欲,才使社会更加功利、贪婪,而有类似出售病死猪肉给人吃的情况。不能不给我们留下些什么思考。

  人皆有私心,这是人性,无可指责。但人毕竟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所以说,不论你做什么事,先想着给自己留条退路。

  行动了才有资格说话

  一个铁笼子一分为二,把一些狗赶进笼子的一边,在另一边的笼子底下通电,狗会受到电击的疼痛,很快跳到笼子另一边,而当另一边受到电击时,这些狗又会轻松地跳回来。然而,还是这只笼子,再放同样一批狗,通电后,这批狗却不做任何挣扎,只会浑身发抖,低声哀鸣。原来心理学家曾把后一批狗拴在铁柱上,进行电击刺激,开始时狗受到电击会挣扎、跳跃。但是,由于挣扎、跳跃摆脱不了电击的折磨,经过几天之后,这些狗再受到电击时,就自动放弃了努力,连轻轻一跳就能摆脱电击刺痛的努力也不做了。它们习惯了挫败,认命了。

  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道理:连续的挫败,可能会使人自认失败,听天由命,不去抗争。

  所谓失败,其实就是自己的一种感觉,是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中,由于行动受阻而产生的悲观失望。在客观世界中,没有失败,失败仅仅存在于失败者的心中。

  “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虽是文字上的简单调换,却反映出面对失败的两种心境。

  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邑勉从事,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

  勤的后面是懒。早晨躺在床上睡懒觉,起得床来仍是懒洋洋的不事整洁,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无意把事情做得更好,无意把成果扩展得更多,既好逸乐,四体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过周末如何度假期。这就是一个标准懒汉的写照。

  恶劳好逸,人之常情。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勤能补拙,勤能损欲,这还是消极的说法,勤的积极意义是要人进德修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其实,对许多人来说,失败使人重新评比自己的生活,从而整装上阵,失败意味着一定的损失,但同时也意味着获得属于只有勤于奋斗的人,只有他们才能体味到其中的奥妙。

  世界上一半人在嘲笑另一半的人,而自己却没有行动,这样的人也是傻瓜。只有行动的人才有资格说出己见。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返回列表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国诚作品集
杰出青少年的9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