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文学 > 《成语故事大全》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8章 H(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成语故事大全》 作者:刘莹

第28章 H(1)

  火中取栗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里说:从前有一只狡猾的猴子,发现一处火堆中有栗子,很想吃,但又不敢伸出爪子去火中抓。后来,它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找来一只馋猫,装着很诚恳地对它说:“你瞧,那烧熟了的栗子多好吃啊!如果你愿意替我取出来,我俩就可以分着吃。”

  馋猫经不住猴子的甜言蜜语,便同意了,并马上从火中取栗子。馋猫每取出一粒栗子,爪子上的毛就被烧掉一些,但它想:爪子上的毛烧掉一些没关系,过一会儿我就可以美美地吃到栗子了。栗子终于都取了出来,但也被猴子吃光了。可是,馋猫不仅没有吃到栗子,反而脚上的毛都烧掉了。

  后来,人们就用“火中取栗”这个成语,比喻受人利用,为别人冒险,吃了苦头,自己却得不到一点好处。

  汗流浃背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浃(音jiā 夹):湿透。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妄图把刘姓王朝变为吕家的天下。吕后死了,陈平与周勃合谋,杀了诸吕,让代王刘恒做了皇帝。这就是汉文帝。汉文帝即位以后,就封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右丞相。那时候,右丞相是朝廷里最高的官,协助皇帝管理国家大事。

  过了一段时间,文帝逐渐熟悉了国家的情况。有一天,大臣们上朝,他问右丞相周勃,说:“全国一年审理和判决了多少案件?”周勃为难地回答说:“不知道。”汉文帝又问:“全国一年当中收入和支出的钱粮有多少?”周勃惭愧地回答说:“不知道。”这时候,“汗出沾背,愧不能对”。意思是说:他惭愧地急得出了身冷汗,把脊梁都湿透了。

  文帝转身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到底智足多谋,他说:“这些事情都有主管的人。皇上您要了解审理和判决的案件,可以把廷尉找来问一问,要了解钱粮的收支情况,可以询问治粟内史。”

  汉文帝听了陈平的回答,又问:“既然一切情况都有主管的人,那么你们又主管什么事情呢?”机灵的陈平又回答说:“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在上帮助皇上,调理阴阳,顺从四时;在下哺育万物适时生长;在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在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尽其职。”

  汉文帝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说:“哦,是这样的。”

  朝罢,大臣们走出宫廷。右丞相周勃既羞愧又埋怨地对陈平说:“你平时为什么不把答对皇帝的话教给我!”陈平笑着说:“你在其位,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职责?倘若皇上要问长安城里有多少盗贼,你也要勉强对答吗?”

  周勃也自知才能不如陈平。过了一段时间便借口有病请求免去右丞相的职务,从此陈平就独自担任丞相。

  后来,人们由此引出“汗流浃背”这个成语,比喻万分惭愧或惊恐,有时也用来形容满身大汗。

  后起之秀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赏誉》。后起:后来的或新成长起来的;秀:特别优异的。

  东晋时候的王忱,很有才学,少年时就闻名乡里。有一次,他去看望舅舅范宁,恰好有个叫张玄的学者也在范宁家里作客。王忱同张玄都是年轻人,范宁就要他们多谈一谈。张玄比王忱年龄稍大一点,便很严肃地端坐在那里,拉着架势,等王忱上来同他打招呼。王忱看着张玄这傲慢劲儿,心里很不高兴,也就不去找他说话。俩人都弄得不欢而散。

  张玄走后,范宁便责备王忱说:“张玄本是吴中(今江苏南部和安徽、浙江一些地方)之秀;你为什么不好好同他谈一谈呢?”王忱回答说:“如果他真的看得起我,也可以找我谈谈嘛!”范宁听了,觉得王忱讲得有些道理,赞赏地说:“卿风流隽望,真后来之秀!”意思是说:你有这样的性格和风度,很有希望,真可以说是后来之秀啊!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引申出“后起之秀”这个成语,比喻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后来居上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居:处在。

  汲黯(音àn 暗),在汉武帝时做中大夫,因为经常直言进谏,被调任东海(今山东、江苏交界濒海的地区)做太守。后来因治理东海有成绩,又调回京都做了主爵都尉,位在“九卿”之内。他仍旧敢于直言劝谏,汉武帝对他既讨厌,又不得不尊重他。

  当时有两个小官张汤和公孙弘,能顺着和讨好汉武帝。不久,他们都被提升了,公孙弘封侯拜相,张汤也当了御史大夫;以前汲黯的下属也都与他并列了,有的还超过了他。

  汲黯对此很不满意。有一次,他见到了汉武帝,就赶上前去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意思是说:皇上你用人就好比堆放柴草,早抱来的放在下面,后抱来的就放在上面。

  汉武帝听了没有理睬他。

  后来人们就把汲黯这句话引申为“后来居上”这个成语,原指资历浅的反而位在资历长的之上;现在多用来比喻后来的人和事,进步很快,赶上或超过了先前的。

  后顾之忧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魏书·李冲传》。顾:回头看;忧:忧患。

  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元宏,五岁就即位当了皇帝,只好由皇太后冯氏临朝执政。这时候,有个叫李冲的人,积极协助太后和孝文帝管理国家。在孝文帝在位十六年的太和十年,他提出建议实行整肃社会治安的“三长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各设一长,以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后又帮助孝文帝拟定法律、实行新的租调制,对于限制和清除北魏政权的时弊,起了一定作用。因而孝文帝南征萧齐时,就让李冲留守,把朝里的事全都托付给他。这期间,李冲把朝政管理得很好,孝文帝很满意。

  后来,在李冲四十八岁的时候,突然患暴病死去了,孝文帝悲痛地说:“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意思是说:每当我外出作战,总是放心地把朝廷里的事都交给他,而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引出“后顾之忧”这个成语,比喻外出时或前进的过程中,担心着后方发生问题或出乱子。

  讳疾忌医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韩非子·喻老》。讳:有顾忌而不说;疾:疾病;忌:怕,畏惧。

  扁鹊,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他反对巫术治病,曾学医于长桑君,擅长各种医术,遍游各地行医,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正因为秦越人的医术高明,又肯热心为大家治病,所以人们都把他比作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尊称他为扁鹊大夫。

  有一次,扁鹊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闲呆了一会儿,便对桓侯说:“君王您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表浅部位,如不赶快医治,病情会加重的。”蔡桓侯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病哟!”扁鹊转身出去了,桓侯又对左右的人讥讽地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意思是说:这些医生总是医治没有病的人来显示自己医术的高明。

  过了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惊恐地说:“君王您的病已经进入肌肉血脉里,如再不医治,病情将会更重。”蔡桓侯很不高兴,仍然认为自己没病,根本不理睬扁鹊。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见蔡桓侯,说他的病已进入肠胃里,再不医治就来不及了。桓侯仍然不理睬他。再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望,扭头就往回走。蔡桓侯觉得很奇怪,就派人去问扁鹊这是什么缘故。

  扁鹊对来人说:“病要是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现在君王的病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再也没有什么办法治疗了。”

  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急忙派人去请扁鹊,但扁鹊已经逃往秦国去了。蔡桓侯不几天就死掉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引申出“讳疾忌医”这个成语,现多用来比喻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思改正。

  华而不实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左传·文公五年》。华:花,美好:实:果子,实在。

  公元前622年,晋襄公手下有个大臣叫阳处父,他平时喜欢高谈阔论,好自以为是地教训人。有一次,他奉襄公之命去卫国访问,回来的时候路过鲁国的宁城。宁城有个叫宁赢(音yínɡ 迎)的人陪他同行。可是,刚走了几天,宁赢离开阳处父独自回家来了。宁赢的妻子很纳闷,便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宁贏回答说:“我虽然同阳处父相处只有几天,但我发现他这个人性情刚强偏激,好讲空话,不办实事,这就好比是一株树花开得好看,可就是不结果子。”宁赢叹了口气,颇为感慨地继续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意思是说:你想想看,象这样华而不实的人,别人定然都很怨恨他。积怨多了,我再跟着他,不仅不能得到好处,反而会受连累的。所以,我就赶早的回来了。

  果然,一年以后,阳处父就被人杀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就引出“华而不实”这个成语,原指光开花不结果;现多用来比喻外表好看、内里不实在,或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浮夸作风。

  邯郸学步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庄子·秋水》。邯(音hán 寒)郸(音dān 丹):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据说当时邯郸人以善行而驰名各邻近的国家。他们走起路来步伐轻快,姿式威武好看。这时,燕国武陵这个地方有个年轻人,嫌弃家乡人走路的样子八字脚朝外翻,摇摆蹒跚,不好看,就决心跋山涉水到邯郸去学那里的人走路。

  这个年轻人风尘仆仆来到邯郸后,上街一看,邯郸人走路果然不一般,一抬腿一伸手,都有高雅的风度,他就连忙跟着行人学起来。

  哪知道,看起来很容易的事,做起来却难了。这个小伙子学了一段时间,总觉得越学越别扭,走起来很不自然。他想,这也许是自己按老习惯走惯了,要改起来不容易,只有彻底抛弃老步法,才能学到新姿式。于是,他又决心从头学起,每迈出一步的长短,一摆手,一扭腰,都要按邯郸人的尺寸计算着去做。虽然他硬是比着邯郸人的样子,亦步亦趋地努力学习,但结果并不美妙,他不仅没有学会新的走路的姿式,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样子也都忘了。最后,当他要离开赵国回到燕国的时候,连路也不会走了,只好爬着回去。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引出“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比喻生搬硬套地去模仿别人,反会弄巧成拙,闹出笑话。

  怀安丧志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公元前657年,晋国君主晋献公听信夫人骊姬的谗言,逼死了太子申生,逼走了公子重耳。重耳在逃出晋国时,立志要回国继位,振兴晋国。他先在狄(北方少数民族部落住了十二年,以后经卫国到了齐国。齐桓公热情地接待他,但当时的齐国已无力帮助重耳回国继位,便把一个叫姜氏的姑娘嫁给他做妻子,又送他二十辆马车。眼前的安乐生活,使重耳的意志逐渐消沉了。姜氏面对丈夫的这种情况,心里很着急。一天,她对重耳说:“我知道您有大志,要离开这里到别处去,这很好啊!”重耳不解地说:“我没有这个想法啊!”姜氏又劝勉他说:“行也!怀与安,实败名!”意思是说:您走吧,要迷恋享受,安于现状,一是会败坏一个人的前途的!重耳离开了齐国,到了楚国,最后又到了秦国。公元前636年,才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当了君主,史称晋文公。重耳执政后展施其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国家的强盛,成为春秋时代第二个霸主。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引申出“怀安丧志”这个成语,用来告诫人们:迷恋、安于享受,就会变成碌碌无为的庸人。

  画蛇添足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祠:春祭;舍人:贵族、官僚家里的门客;卮(音zhī 支):盛酒的器皿;且:将,快要;亡:失去。

  故事的大意是: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贵族,把祭祀用过的一壶酒赏给他的几个门客。人多酒少,有人就建议说:“几个人喝不够,一个人喝就够痛快了。咱们来个画蛇比赛吧,谁先在地上画成蛇,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人很快地画成了蛇,他左手拿酒壶,右手又去画蛇,说:“我还能给它添上几只脚。”

  他的蛇脚还没画成,另有一人把蛇画好了,就夺过他手中的酒壶,说:“蛇是没有脚的,你给它添上脚,这哪是蛇呢?”说着,张口便把那壶酒喝了。

  给蛇添足的那个人,终于没有喝成那壶酒,只好干瞪着眼。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便概括出“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比喻自作聪明,凭主观想象,为所欲为,添枝加叶,不但无益,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画饼充饥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充饥:解饿。

  三国时候,魏国的毓敏(音yù 育),他在魏文帝曹丕时任侍中,曾多次直言劝谏文帝。曹丕见他学识渊博,为人忠厚,便提拔他做了吏部尚书。同时,文帝又让他挑选一个人来补缺,条件是,能够象他那样“禀性贞固,心平体正”。卢毓先推荐郑冲。文帝说:“郑冲这个人,我了解,你能不能再给我推荐一个我不熟悉的人。”卢毓又推荐了阮武、孙邕(音yōnɡ 拥),文帝选定了孙邕做侍中。

  在当时,魏国还有如诸葛诞、邓飏等好几个远近皆知的知名人物,但文帝很厌恶他们那种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到处吹牛的坏作风。魏文帝很怕被这样的人混入朝政,有一次他为了能挑选到一个比较适当的人做中书郎,就专门下了一道诏书说:“中郎能否选好,关键在于吏部尚书卢毓。挑选人才,不要只选那些有名的,因为徒有虚名的人就好象地上画的饼子一样,并不能吃啊!”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就引申成“画饼充饥”这个成语,比喻徒有虚名,无补于实际;也用以比喻聊以空想自慰。

  画龙点睛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在我国历史上,东晋之后,有一段历史叫南北朝。在当时的梁国,出了一个有名的大画家叫张僧繇,他很擅长画人物及佛像。梁武帝信奉佛教,他修建的很多寺院,都让张僧繇去作画。有一年武帝要张僧繇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上四条龙。龙画好了,简直同真的一样,活灵活现。但仔细一看,却都没有点眼珠,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眼珠并不难,但点上了,这些龙就会破壁飞走。”人们都认为这话虚妄不足信,坚持要请他点上眼珠。张僧繇坚持不过,只得拿过笔来,给两条龙点上了眼珠。霎时间,果然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点了眼珠的龙,随即乘云腾空飞上了天,而没有点的那两条龙却仍旧在墙壁上。

  画的龙,点了眼睛就会飞上天,这固然是一个荒诞的传说,但它却说明了张僧繇画龙的技巧是很高的。后来,人们就用“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比喻说话、写文章,在关键之处用三言两语点明要旨,使全篇精警得神。

  狐假虎威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假:借,凭借;威:威风。

  战国中期的楚国,是一个比较强的国家。但由于贵族的权势太大,以致出现了有的国家惧怕楚国的大贵族昭奚恤(音xù 序)而不怕楚宣王的情况。有一天,楚宣王向大臣们问过究竟:“我听说有的国家,都很怕我国的大将昭奚恤吗?”这时,有个叫江一的大臣,给楚宣王讲了一个故事。他说:

  “有一次,有只老虎正在搜寻各种野兽吃,欣喜的得到了一只狐狸。狡猾的狐狸很害怕,但它眼珠子一转,恐吓老虎说:‘哼,你是不敢吃掉我的!天帝派我当百兽之王,如果你吃了我,这就是违抗了天帝的旨意。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莹作品集
名人名言大全成语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