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血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仓公云:男子精盛以思室,女子血盛以怀妊。
密斋云:男女配匹,所以广胤嗣,续纲常也。厥系匪轻。求子之方,不可不讲。夫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阴精溢泻而不竭,阴血时下而不愆,阴阳交畅,精血合凝,胚胎结而生育蕃矣。不然,阳衰不能下应乎阴,阴亏不能上从乎阳,阴阳抵牾,精血乖离,是以无子。昧者曾不知此,乃拂自然之理,谬为求息之术,方且推生克于五行,蕲补养于药石,以伪胜真,以人夺天,虽有子孕而不育,育而不寿者众矣。
《褚氏遗书》云:男子二八而阳精溢,女子二七而阴血滋,阳精阴血,皆饮食五味之实秀也。男子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以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小便道涩而为淋。女子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妄行,虽合而难子。
师云:古人男子三十而后娶,女子二十而后嫁。正如褚氏之论,恐伤其精血也。故求子之道,男子贵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贵平心定意以养其血,何也?盖男子之形乐者,气必盈;志乐者,神必荡。不知安调则神易散,不知全形则盈易亏,其精常不足,不能至于溢而泄也。此男子所以贵清心寡欲养其精也。女子之性,偏急而难容,情媚悦而易感,难容则多怒而气逆,易感则多交而沥枯。气逆不行,血少不荣,则月事不以时也。此女子所以贵平心定气养其血也。
抑又论之,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者,尤男子之至要也。盖肾藏精,肝之脉,环于阴器而出其挺末。心不妄动则精常溢泄,肝实而阳道奋发矣。苟心慕少艾,纵欲无度则精竭,精竭则少而不多。精竭于内则阳衰于外,痿而不举,举而不坚,坚而不久。隐曲且不得,况欲输其精乎?是则肾肝俱损,不惟无子,而且有难状之疾矣。
《要略》曰: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 芍药 生姜各二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水七升,煮取三升。
密斋云:此方乃固涩之剂,非镇心安神之药也。盖神者,精气之主也。神以御气,气以摄精,故人寤则神栖于心,寐则神栖于肾。心肾,神之舍也。昼之所为,夜之所梦,男子梦交而精泄,女子梦交而精出,是皆不知清心寡欲之道者也。斯人也,神不守舍,从欲而动,昼有所感,夜梦随之,心不摄念,肾不摄精,久而不已,遂成虚损。或有神气萎靡,念虑猖狂,风邪乘其虚,鬼气干其正,与妖魅交通者,是又难状之疾也(详见上卷)。辟邪丹宜,镇神镇精丹主之:人参一两 茯神一两 远志甘草水煮,去心,一两 柏子仁一两 酸枣仁去壳,一两 石菖蒲一两 白龙骨煅 牡蛎煅,各二两半 辰砂水飞,五钱,留一钱为衣以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枣汤下。
丹溪曰: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之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父母,古今必待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保养,则伸阳于肾,有补无泄,正是此意。又按《礼记》注曰:惟五十然后养阴者,有以加。《内经》曰:人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而精绝,女子四十九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用,已先病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败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纵欲也。
或曰:人在气交之中,今欲顺阴阳之理,而为摄养之法,如之何则可?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而随,虽不交会亦暗流而渗漏矣。所以圣贤只教人收心养性,其旨深矣。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时,人之五脏六腑亦应之而衰旺。四月属巳,五月属午,为火太旺,火为肺金之夫,火旺则金衰。六月属未,为土火旺,土为水之夫,土旺则水衰。况肾水尝借肺金为母,以辅助其不足。故《内经》谆谆然资其化源也。
古人以夏月必独宿而淡滋味,兢兢业业于爱护保养金水二脏,正嫌火土之旺耳。《内经》又曰:藏精者,春不病温。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火气潜伏闭藏,以养其本然之真,而为来春升阳发生之本。若于此不恣欲以自戕,至春升之际,根本壮实,气不轻浮,焉有温热之病?夫夏月秋土之旺,冬月火气之伏,此论一年之虚耳。若上弦前、下弦后,月廓空,亦为一月之虚。大风大雾,虹霓飞雹,暴寒暴热,日月薄蚀,忧愁忿怒,惊恐悲哀,醉饱劳倦,谋虑勤勤,又皆为一日之虚。若病患初退,疮痍正作,尤不止一日之虚。今人多有春末夏初患头痛脚软,食少体弱。仲景论春夏剧,秋冬差而脉弦大者,正世俗所谓注夏病是也。若犯四者之虚,似难免此。夫当壮年,便有老态,仰事俯育,一切隳废,兴言至此,深可惊叹。古人谓不可晃欲,使心不乱。夫以温柔之感于体,声音之感于耳,颜色之感于目,馨香之感于鼻,谁是铁心汉不为动扰?善养生者,于此五个月出居于外,苟值一月之虚,一月之虚亦宜暂远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庶可以滋助化源,水得所养,阴无亏欠,与阳相平。然后阳得所附而无损越之变,遂成天地相交之泰,何病之可言?
按丹溪此论四者之虚,尤求子者之当谨也。
密斋云:男精女血,难成而易败。如此,夫以易败之阴,从以无穷之欲,败而又败,故男不待八八、女不待七七而早衰矣。尝见男子近女一宿数度,初则精,次则清水,其后则是血,败之甚矣!女子之血谓之七损,上为乳汁,下为月经,交合浸淫之水与夫漏浊、崩中、带下之物,皆身中之血也。加以生育之多,岂不败而又败哉?此求子之道,男子当益其精,女子当益其血,节之以礼,交之以时,不可纵也。
《色欲箴》云:
惟人之生,与天地参,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配为夫妇,生育攸寄。
血气方刚,惟其时矣。
成之以礼,接之以时。
父子之亲,其要在兹。
眷被昧者,徇情纵欲。
惟恐不及,济以燥毒。
气阳血阴,人身之神,
阴平阳秘,我体长春。
血气几何,而不自惜,
我之所生,翻为我贼。
女之耽兮,其欲实多,
闺房之肃,门庭之和。
士之耽兮,其家自废,
既丧厥德,此身亦瘁。
远彼帷薄,放心乃收。
饮食甘美,身安病瘳。
密斋作箴曰:不孝之大,罪在无子。配匹之际,以续宗祀。时操井臼,常待衽席。尤物移人,勿被所迷。苟或贪恋,纵欲惟危。匪嗣之求,为身之厉,火盛水衰,形槁色弊,膏盲既入,箕篓何袭?覆宗殒命,悔之无及。
茭山云:形者,精神之舍宇也。气血者,精神之父母也。所以男子养其气以输其精,积精以全其神。人身赖以此为根蒂,盖欲恬澹怡养。古云毋耗我气,无劳我神,毋伤我血,毋摇我精,可以为守精神者矣。今人但知养其外,不知养其内。养其外者,养其口体也,但知以酒肉为滋补,以佚欲为舒情,绝不知守精神育子之法,似乎经云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者矣。是故多病无子,或生而多夭。古人养其内者,养其心肾也。不妄作劳,年跻百岁,故病少多寿也。今世无子者,多娶幼妾,或寒经而不调,或沸腾而多病,所以未成先伤,未结先坏,精血愈耗,神气愈怯,故无子,或生而多夭也。且人身精神有限,安得用度无穷?须当修省积精,以养天真;寡欲情而益眉寿。如此则惜精爱身,有子有寿,其妙何如耶?
《左传》晋平有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是谓近女色,疾如蛊,非鬼非食,或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湿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阴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按医和所谓不节不时,不能寡欲者也。
广嗣纪要仓公云:男子精盛以思室,女子血盛以怀妊。
密斋云:男女配匹,所以广胤嗣,续纲常也。厥系匪轻。求子之方,不可不讲。夫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阴精溢泻而不竭,阴血时下而不愆,阴阳交畅,精血合凝,胚胎结而生育蕃矣。不然,阳衰不能下应乎阴,阴亏不能上从乎阳,阴阳抵牾,精血乖离,是以无子。昧者曾不知此,乃拂自然之理,谬为求息之术,方且推生克于五行,蕲补养于药石,以伪胜真,以人夺天,虽有子孕而不育,育而不寿者众矣。
《褚氏遗书》云:男子二八而阳精溢,女子二七而阴血滋,阳精阴血,皆饮食五味之实秀也。男子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以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小便道涩而为淋。女子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妄行,虽合而难子。
师云:古人男子三十而后娶,女子二十而后嫁。正如褚氏之论,恐伤其精血也。故求子之道,男子贵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贵平心定意以养其血,何也?盖男子之形乐者,气必盈;志乐者,神必荡。不知安调则神易散,不知全形则盈易亏,其精常不足,不能至于溢而泄也。此男子所以贵清心寡欲养其精也。女子之性,偏急而难容,情媚悦而易感,难容则多怒而气逆,易感则多交而沥枯。气逆不行,血少不荣,则月事不以时也。此女子所以贵平心定气养其血也。
抑又论之,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者,尤男子之至要也。盖肾藏精,肝之脉,环于阴器而出其挺末。心不妄动则精常溢泄,肝实而阳道奋发矣。苟心慕少艾,纵欲无度则精竭,精竭则少而不多。精竭于内则阳衰于外,痿而不举,举而不坚,坚而不久。隐曲且不得,况欲输其精乎?是则肾肝俱损,不惟无子,而且有难状之疾矣。
《要略》曰: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 芍药 生姜各二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水七升,煮取三升。
密斋云:此方乃固涩之剂,非镇心安神之药也。盖神者,精气之主也。神以御气,气以摄精,故人寤则神栖于心,寐则神栖于肾。心肾,神之舍也。昼之所为,夜之所梦,男子梦交而精泄,女子梦交而精出,是皆不知清心寡欲之道者也。斯人也,神不守舍,从欲而动,昼有所感,夜梦随之,心不摄念,肾不摄精,久而不已,遂成虚损。或有神气萎靡,念虑猖狂,风邪乘其虚,鬼气干其正,与妖魅交通者,是又难状之疾也(详见上卷)。辟邪丹宜,镇神镇精丹主之:人参一两 茯神一两 远志甘草水煮,去心,一两 柏子仁一两 酸枣仁去壳,一两 石菖蒲一两 白龙骨煅 牡蛎煅,各二两半 辰砂水飞,五钱,留一钱为衣以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枣汤下。
丹溪曰: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之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父母,古今必待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保养,则伸阳于肾,有补无泄,正是此意。又按《礼记》注曰:惟五十然后养阴者,有以加。《内经》曰:人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而精绝,女子四十九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用,已先病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败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纵欲也。
或曰:人在气交之中,今欲顺阴阳之理,而为摄养之法,如之何则可?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而随,虽不交会亦暗流而渗漏矣。所以圣贤只教人收心养性,其旨深矣。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时,人之五脏六腑亦应之而衰旺。四月属巳,五月属午,为火太旺,火为肺金之夫,火旺则金衰。六月属未,为土火旺,土为水之夫,土旺则水衰。况肾水尝借肺金为母,以辅助其不足。故《内经》谆谆然资其化源也。
古人以夏月必独宿而淡滋味,兢兢业业于爱护保养金水二脏,正嫌火土之旺耳。《内经》又曰:藏精者,春不病温。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火气潜伏闭藏,以养其本然之真,而为来春升阳发生之本。若于此不恣欲以自戕,至春升之际,根本壮实,气不轻浮,焉有温热之病?夫夏月秋土之旺,冬月火气之伏,此论一年之虚耳。若上弦前、下弦后,月廓空,亦为一月之虚。大风大雾,虹霓飞雹,暴寒暴热,日月薄蚀,忧愁忿怒,惊恐悲哀,醉饱劳倦,谋虑勤勤,又皆为一日之虚。若病患初退,疮痍正作,尤不止一日之虚。今人多有春末夏初患头痛脚软,食少体弱。仲景论春夏剧,秋冬差而脉弦大者,正世俗所谓注夏病是也。若犯四者之虚,似难免此。夫当壮年,便有老态,仰事俯育,一切隳废,兴言至此,深可惊叹。古人谓不可晃欲,使心不乱。夫以温柔之感于体,声音之感于耳,颜色之感于目,馨香之感于鼻,谁是铁心汉不为动扰?善养生者,于此五个月出居于外,苟值一月之虚,一月之虚亦宜暂远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庶可以滋助化源,水得所养,阴无亏欠,与阳相平。然后阳得所附而无损越之变,遂成天地相交之泰,何病之可言?
按丹溪此论四者之虚,尤求子者之当谨也。
密斋云:男精女血,难成而易败。如此,夫以易败之阴,从以无穷之欲,败而又败,故男不待八八、女不待七七而早衰矣。尝见男子近女一宿数度,初则精,次则清水,其后则是血,败之甚矣!女子之血谓之七损,上为乳汁,下为月经,交合浸淫之水与夫漏浊、崩中、带下之物,皆身中之血也。加以生育之多,岂不败而又败哉?此求子之道,男子当益其精,女子当益其血,节之以礼,交之以时,不可纵也。
《色欲箴》云:
惟人之生,与天地参,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配为夫妇,生育攸寄。
血气方刚,惟其时矣。
成之以礼,接之以时。
父子之亲,其要在兹。
眷被昧者,徇情纵欲。
惟恐不及,济以燥毒。
气阳血阴,人身之神,
阴平阳秘,我体长春。
血气几何,而不自惜,
我之所生,翻为我贼。
女之耽兮,其欲实多,
闺房之肃,门庭之和。
士之耽兮,其家自废,
既丧厥德,此身亦瘁。
远彼帷薄,放心乃收。
饮食甘美,身安病瘳。
密斋作箴曰:不孝之大,罪在无子。配匹之际,以续宗祀。时操井臼,常待衽席。尤物移人,勿被所迷。苟或贪恋,纵欲惟危。匪嗣之求,为身之厉,火盛水衰,形槁色弊,膏盲既入,箕篓何袭?覆宗殒命,悔之无及。
茭山云:形者,精神之舍宇也。气血者,精神之父母也。所以男子养其气以输其精,积精以全其神。人身赖以此为根蒂,盖欲恬澹怡养。古云毋耗我气,无劳我神,毋伤我血,毋摇我精,可以为守精神者矣。今人但知养其外,不知养其内。养其外者,养其口体也,但知以酒肉为滋补,以佚欲为舒情,绝不知守精神育子之法,似乎经云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者矣。是故多病无子,或生而多夭。古人养其内者,养其心肾也。不妄作劳,年跻百岁,故病少多寿也。今世无子者,多娶幼妾,或寒经而不调,或沸腾而多病,所以未成先伤,未结先坏,精血愈耗,神气愈怯,故无子,或生而多夭也。且人身精神有限,安得用度无穷?须当修省积精,以养天真;寡欲情而益眉寿。如此则惜精爱身,有子有寿,其妙何如耶?
《左传》晋平有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是谓近女色,疾如蛊,非鬼非食,或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湿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阴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按医和所谓不节不时,不能寡欲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