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说话的魅力:刘墉沟通秘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章 把话说到心窝里①(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说话的魅力:刘墉沟通秘笈》 作者:刘墉

第2章 把话说到心窝里①(2)

  你“言多”,他“必失”

  我们常告诫人“言多必失”,要人小心,别说错话,惹了麻烦。其实“言多必失”的范围大得多。想想,如果你的另一半在数钞票,你会在旁边不断跟他说话吗?你的小孩正在做功课,你会跟他聊天吗?

  你不说话,是因为怕你“言多”,他“必失”。

  问题是,你为什么在银行,对那正为你填表格、算账的人说话呢?你又为什么在医生正为你开药的时候扯东扯西呢?

  你扯,表示你会交际,表示你幽默、亲切,那银行职员和医生也跟你“哈啦哈啦”地有说有笑,岂知在那谈笑间可以出多大的错。

  银行出错,你还可能发现;医生出错,可就麻烦了,因为他开错药,你吃错药,除非出了大毛病,否则你不会知道,他下次发现,也不会告诉你。

  少吭气,听他说

  如同宋小姐说话,会带开小张夫妇的观察力。从另一个角度想,你“言多”也可能使别人失去观察力,更严重的是“失去创造力”。如果你请个室内设计师,到家里来帮你重新规划,他还没进门,你先说出一堆自己的构想,进门之后,你先告诉他你想这里加门、那边移墙,你以为这是聪明吗?你错了!

  你为什么不等一等,让他静静地看,看完之后听他怎么说?你怎么不想想专业的设计师很可能有全新的观点,想到你不可能想到的好点子呢?

  而当你先说了一大半,则可能把他“原有的灵感和创意”全赶跑了。

  你先听他说完再开口,会有什么损失吗?

  你做学生还是他做学生?

  同样的道理,教小孩也可能言多必失。

  孩子要写作文,你先问他题目是什么,然后发表一大堆你的想法,只见孩子瞪大眼睛看着你,举着笔,不知怎么写了。

  是你上学还是你孩子上学啊?你为什么不让他发挥孩子的创意,让他海阔天空地去写作呢?

  据心理学家统计,许多由爱讲话的父母带大的幼儿,不但学话不比别的幼儿快,还可能慢得多。

  为什么?因为当那孩子才把头转向电视的时候,大人已经帮他开了电视,当那孩子才看一眼奶瓶的时候,奶嘴已经被塞进口里。

  “你要这个对不对?”“你要那个对不对?”“你想尿尿了对不对?”神通广大、观察入微的爸爸妈妈,随侍左右察“眼”观色,你一言我一语,哪里还需要孩子开口说话。

  他不用说,就有了,他怎么可以快快地学会说话?

  你当医生还是他当医生?

  深一层想,你知道医生看病也要灵感吗?你今天胸痛,医生得从多少种“假设”里去找?

  你是心脏有毛病,还是得了肺病?会不会是胃不舒服,带到了胸部?还是得了恶性的胸腺肿瘤?如果你还没等他想,自己先说:“我猜八成是老毛病,就是又提了重东西,我一提重东西,就胸痛。”

  请问,你要是这么神通广大,何必去看医生呢?只是,有多少病人都犯这个毛病?他们帮着医生作判断,甚至帮着医生开药。他们自己把应该怀疑的那些可能,先全部否定了,如果再碰上个不认真的医生,是不是会顺水推舟,正好省得费脑筋?

  有一天,你延误了病情,该怪谁?只怪你“言多必失”。因为多言,而失了生命啊!

  所以在你说话之前,要学会怎么听对方说话,让自己的身体说话。

  对的!让身体说,请看下一章。

  老林的凯旋梦

  一个看到美食就流口水的人,怎么能在餐馆端盘子?

  今天是小林,不,是“老林”再出发的日子。寄出一大堆求职信,终于有回音了。其实也不能怪那些没回信的公司,因为老林要求的薪水太高了,只是,以老林的出身、经历,不要这么高的薪水行吗?“我是值这个价钱的。”出门时,老林对着镜子,一边梳头,一边对老婆说,“虽然年岁可能大了一点儿,但是,”老林握了握拳头,“我有经验啊!”

  提起箱子,老林更觉得踏实,这箱子里装得满满的,差点盖不上,里面全是老林过去的工作资料、照相簿和几个国际学会的奖状。

  “开玩笑!”老林拍拍箱子,笑道,“打开这箱子,就会吓他们一跳。”

  老婆帮老林穿上西装外套,好一阵子没穿西装了,胖了不少,昨天临时跑去买了一套。加上新皮鞋和挂在皮带上的新手机,真是神气。

  “准时打我的手机,”老林把手机号码告诉太太,“那时候我八成正在跟他们高谈阔论,把那公司的主管唬得一愣一愣的。”

  九点五十分,老林就进了那家公司。看看时间还早,先去洗手间,再梳了梳头、擦了擦鞋,还抖了抖西装外套,确定上面没有头皮屑,才拎起“007”出去。

  果然,公司几个高级主管全到了,十分客气地请老林上座。

  老林先砰一声,打开箱子,掏出一沓资料,再清喉咙,准备发表高见。

  那总经理居然没注意他的资料,只是翻着他寄去的简历慢吞吞地念:“某大企管系毕业,一九八二到八四在某某公司,八五到八八在某某公司,八八到去年初,自组了……”突然抬头,“去年初……”

  老林早猜到人家会问,立刻接了过去:“您一定是要问我去年初到现在为什么没有工作,对不对?其实这段时间我到纽约进修去了,工作久了,充充电嘛!不过我还是喜欢台湾,所以回来了。我觉得现在国际的情势……”

  “您原先自己……”又是老林早猜到的问题,赶紧接过话:“哦!我自己已组的那家公司,我已经把它结束了。赚了不少,所以到纽约去,享受一下生活。”“很潇洒!很潇洒!”总经理笑笑,另外几位主管也笑了。

  突然手机响,屋子里的人一愣。“我的。”老林早知道,对大家说声抱歉,“喂!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把那个约延后吧!我在忙。”

  “林先生忙,”总经理居然起身,“我们就不多占用您的时间了。”

  老林抱着手提箱,走出那家公司的大楼。外面风大,他特别躲到街边的一个角落,重新整理一下箱子里的文件。

  刚才慌慌张张,怎么盖也盖不上。老林打开箱子,发现是那个跟总统合照的相框卡住了。

  “哇!总统的照片,那是你,你真伟大,和总统合照耶!”有个路过的女学生看到了,接着叫她的几个同学去看。

  有话好说

  故事说完了。请问,你看到的是一个意气风发,到异域壮游归来,准备再出发的资深企业家,还是一个已经山穷水尽,却希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失业者?

  老林不是怎么看都很不错吗?

  他穿新西装,着新皮鞋,甚至用新手机,打扮得十分光鲜。手上更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007”手提箱,里面还有和名人的合影,不是怎么看都很得意吗?

  问题是,为什么他反而给你一种落魄的感觉?答案很简单因为他装,又装得不高明。想想看,如果有两个人同样拿着手提公事箱,迎面走来,一个人的箱子又厚又重,另外一个则是薄薄的一层,你会觉得哪个人比较“司麦脱”(smart)?手提公事箱,以前又叫“007”,请问哪一个“007情报员”会提笨重的箱子呢?

  没错!大箱子里可以放下更多的东西,甚至容纳更多的神秘武器,问题是詹姆斯·邦德为什么不提个“胖”箱子?

  再想想,如果同样有两个三十多岁的人到你公司应征工作,其中一个穿着八成新、干净笔挺的西装和一双八成新的皮鞋,另一位则一看就知道他是才理的发,刚摘掉标签的新西装和鞋底还见不到痕的皮鞋,他们同样说自己是资深的工作者,你比较信哪一个?

  用身体说话

  人很妙,他随时评估对方,他也常会“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身体语言”正表达了这一点,当一个人跟你谈话时,交叉双臂在胸前,为什么显示他不同意你的看法,甚至显示了他在采取“守势”?

  因为他的双臂正在保护他重要的胸部器官,也显示了他“畏惧”,他“紧张”,他随时在“自我防御”。

  相反,当一个人背着手,挺着胸面对你,为什么明明把他的“要害”全暴露出来,反而给你一种他很有自信的感觉?

  因为他表现出“艺高人胆大”,也让你比较没有压力。

  说大人,则藐之

  谈到压力,动物“与生俱来”地时时在感受压力。比如狗,你蹲下身、摊开手,叫它,它常会摇着尾巴靠近你,但是当你弯下腰,一手摸向地面,它则会远远躲着你。因为前者“放低姿势”,与它“平起平坐”,双手摊开,表示没有武装,后者则显示你可能要捡石头打它。又比如你新养一对鹦鹉,想摸它,最好别用手心朝着它的头,免得它以为你要抓它,突然咬你一口。而应该用手背靠近它,使它不感到威胁。

  人看人也一样。今天他不卑不亢,准时到达、关掉手机,只带一份重点的文件,说重点的话,自然先给你一个好印象。“老林”如果是“小林”,是个年轻的社会新鲜人,第一次找工作,新理发,穿新衣新鞋,绝对没错。可是,当他是“老林”,自称是“老鸟”的时候,再显示那么“小心翼翼”,极尽装扮之能事,就有反效果了。

  “说大人,则藐之。”当你要去见“大人先生”的时候,如果握手时已经让他感觉冰凉,你能不在气势上先输三分吗?

  正因此,明明你急着等某人电话,甚至焦躁地在电话前面走来走去,电话真响起来,你也最好别立刻接。

  你要等,等响两声,再从从容容地接起来。否则,他八成会想:“看!他急着等我的消息。”他甚至可能问你,“你是不是在等谁电话啊?”请问,你是不是也先在气势上输了?

  从背影看人

  “身体语言”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因为它显示了你的学养,甚至出身,也显示了你现在的心态。

  记得有一次我去四川九寨沟旅游,在林间小径,一群人往前走。我的大陆朋友指着其中几个人的背影说:“那些必定是台商。”

  靠近观察,果然不错。

  隔一下,他又指着另一群人的背影说:“这些是本地的生意人。”

  事实证明,也没错。我后来问他为什么从背影就能看得出来。

  他一笑,说:“前面几个‘牛’,后面几个‘油’。前面几个弓着背,横着走,好像说‘老子有钱’;后面几个叼着烟,一摆一摆,甩着手走,好像说‘老子得意’。”

  且不论他的话对不对,有没有偏见,最起码,值得我们深思连背影都能表现出身体语言。

  当你希望“把话说到心窝里”的时候,能不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衣一鞋“说起”吗?

  你听我说完哪!

  “不??不??不??”发现粪坑要垮的结巴对朋友喊。说时迟,那时快,扑通!“好了!”结巴说。

  “不得了啦!李太太,不得了啦!”赵太太上气不接下气地,也没敲门,就冲进李家、冲进厨房,“李太太!你家小毛在巷口玩,一辆砂石车开过来,紧急刹车,你家小毛就倒在车前面……”

  “啊!”李太太手里的菜刀,当的一声掉在地上,脸色苍白,直直地往外冲,才走两步,突然脚一软,颓然倒下。

  “李太太!李太太!”赵太太过去摇,没反应,赶紧大声喊,“要命了!要命了!李太太心脏病犯了。”

  救护车马上就到了,为李太太罩上氧气面罩,抬上车,赵太太也陪着坐在旁边,拉着李太太的手,不断地喊:“李太太!你可别死,你可别急,你听我说完啊,我是说你家小毛倒在地上,大家冲过去看,看他自己又站起来了,一点没伤,真是走运哪!可是……可是……”赵太太哭了起来,“你怎么不听我说完话呢?你家小毛正和我家大宝在我家玩呢!”

  有话好说

  故事说完了,怎么看这都像个笑话对不对?

  可是许多人就用这种方式说话,搞不好,你的职员里就有这种人。

  “老板!老板!不好了,工厂把东西全弄错了、装反了,幸亏我过去,及早发现,告诉他们,已经全改好了,送到客户手上,一点问题都没了。”

  请问,如果你是老板,听他的话,听到一半,会不会心跳加速,大喊一声:“什么?怎么办?怎么办?”

  如果你有心脏病、高血压,是不是也跟李太太一样,可能一下子昏过去?

  当你发现职员说话犯这种毛病,你能不早早纠正他吗?

  他为什么不说“报告老板,货物已经送到客户手上,一切OK,不过原来差点出问题,因为工厂起先把东西弄错了、装反了,幸亏我过去发现,及时改过来。”

  他说的是一样的事,半句也没少,只是把头尾翻过来,感觉不是好多了吗?

  当你不想接电话的时候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况。“我忙不完,任何电话来,都说我不在,留下姓名,再回电。”

  老板对秘书说。跟着有电话进来找老板。秘书该怎么说?

  她是说:“对不起,老板不在,请问您是哪位?”还是换个“次序”说:“您是哪位?对不起,老板不在。”

  要知道,有很多人就因为用后面的方法说话,而得罪了人。当你先说老板不在,再问对方是谁的时候,对方不会多心。但是当你先问对方是谁,才说老板不在,对方就可能不高兴了“是不是因为是我,所以说不在?”

  脾气坏的人还可能因此当场冒火:“他是真不在,还是假不在?”

  所以,如果你交代部属或朋友为你接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说话的方式,免得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朋友。

  如果可能,你也可以一边忙,一边偷听着秘书的答话,假使他说:“对不起,我们老板不在,请问你是哪位,有什么可以效劳的?”

  接着对方报出名号、电话,你一听,是重要人物,不能错过,立刻比个手势。秘书正好接下来:“啊!好极了,老板进来了。”

  这种默契不是最完满的吗?

  播新闻的次序

  说话,最大的艺术就在同一句话你怎么说。哪件事先说,哪件事后说。尤其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如何说到重点。

  当我二十四岁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虽然主修的是艺术,却被延揽到电视公司做记者。

  由于一向爱写作,所以刚去的一个多月,我写的新闻稿都没问题,直到有一天,某国元首来访,我从下午跟到晚上,写完稿子,交上去,却被主编打了回票:“重写!次序不对!哪有这样写新闻的?”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回问:“有什么不对?我先写某元首下午几点到达的情况,再写他下榻的旅馆,最后写他刚刚接受了总统的晚宴款待。事情是按这个顺序发生的,照样写,有什么错呢?”

  “新闻!新闻!最新发生的事要先写,”主编没好气地说,“所以你得先写晚宴,再回头写下午的事。”

  我照改了,只是又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真搞懂,为什么要先写最新发生的事。

  先说结果,后道原委

  最新的结果先写,先谈事情的原委。无论你写新闻稿或说话,多半都应该这样。

  比如你看新闻,某日某时在某地,因为两车对撞,造成两死一伤。

  新闻一开头,必定先简短地说“某地某时发生一起造成两死一伤的车祸”,再回头来说“今天凌晨五点,在某公路上的某段,由某人驾驶的小客车,与另一辆由某人驾驶的大货车,因为闪避不及,造成相撞的惨剧,小客车的×××当场死亡,货车的驾驶员重伤,已经送到×医院急救,肇事原因正由警方鉴定中”。

  请问,他为什么不在一开头,就按照发生的次序娓娓道来呢?因为那样不是“新闻”的播法,是“小说”的写法。更因为那样做会耽误时间,造成类似“李太太心脏病发”的后果。

  你吃饭没有?

  说话,要抓住“要领”,要抓住“要点”,要直指人心,要干脆。

  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有人说话就是不能干脆。举个例子。

  你问他:“吃过饭没有?”他明明可以直接答“没吃”,却很可能绕个圈子说:“我今天早上起晚了,到中午,原来想吃,又觉得不饿,一忙,发现迟了,匆匆忙忙赶过来,所以没吃。”

  如果他能懂得播报的方式,先说“没吃”再作解释,不是干脆得多吗?

  如果在开会的时候,大家都能抓住要领,不是会省下许多宝贵的时间吗?

  说话的顺序,可以是“技巧”,也可能是“艺术”。前面谈的都是技巧,下一章让我们进入艺术的领域。

  一句话让你成功

  有些菜要大火快炒,有些菜得文火慢煨;有些话要开门见山,有些话得拨云见日。

  “秦小姐好!”小康堆上一脸笑,“王总来了吧?对不起,我提早到了。噢!对了!我叫工厂送样品过来。”小康东张西望地说,“是不是还没送到哇?”

www.56wen.comT xt ~小 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墉作品集
创造自己点一盏心灯学会爱把世界带到你眼前创造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②每天进步多一点不要忘了你的爱教你幽默到心田花痴日记萤窗小语我不是教你诈把话说到心窝里肯定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③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说话的魅力:你不可不知的沟通技巧肯定自己人生百忌2给世界一个微笑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人生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