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季羡林谈人生》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 长寿之道(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季羡林谈人生》 作者:季羡林

第24章 长寿之道(5)

  可是,“如今一切都改变”。前三个“得”,对我都成问题了。三天两头,总要便秘一次。吃了三黄片或果导,则立即变为腹泻。弄得我束手无策,不知所措。至于吃,我可以说,现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然而有时却什么也不想吃。偶尔有点饿意,便大喜若狂,昭告身边的朋友们:“我害饿了!”睡眠则多年来靠舒乐安定过日子。不值一提了。

  我认为,周一良先生的四“得”的要害是第四个,也就是“想得开”。

  人,虽自称为“万物之灵”,对于其他生物可以任意杀害,也并不总是高兴的。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两句话对谁都适合。

  连叱咤风云的君王和大独裁者,以及手持原子弹吓唬别的民族的新法西斯头子,也不会例外。对待这种情况,万应神药只有一味,就是“想得开”。可惜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尤其是我提到的三种人。他们想不开,也根本不想想得开。最后只能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想不开的事情很多,但统而言之不出名利二字,所谓“名缰利锁”者便是。世界上能有几人真正逃得出这个缰和这条索?对于我们知识分子,名缰尤其难逃。逃不出的前车之鉴比比皆是。周一良先生的第四“得”,我们实在应深思。它不但适用于老年人,对中青年人也同样适用。

  2002年6月16日

  老马识途

  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口头上,“老马识途”是常常使用的一个典故。

  由于使用的频率颇高,因此而变成了一句俗语。

  这个典故的出处是《韩非子·说林上》,与管仲和齐桓公有关。有一次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不管历史事实怎样,老马的故事是绝对可信的,不但马能识途,连驴、骡、猫、狗等等动物都有识途的本领或者本能。

  但是,切不可迷信。

  在古代,老马等之所以能够识途,因为它们老走同一条道路,而古代道路的变化很少,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变化也不会大。久而久之,这些牲畜们就记住了。只要把缰绳放开,让它们自由行动,它们必然能找到回家的道路。也许这些牲畜们还有什么“特异功能”,我没有研究过,暂且不说。

  但是,人类社会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道路和建筑物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到了今天,简直一日数变。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三天不出门,再一出门,就有可能认不清街道。原来是一片空地,现在却像幻术一样,突然矗立在你的眼前的是一座摩天高楼。原来是一条羊肠小道,现在却突然变成了一条柏油马路。你会晕头转向,这不必说了。即使老马一流的动物真有“特异功能”,也将无所用其技了。

  我就有一个亲身的经验。有一天我走出北大南门到黄庄邮局去。我在海淀已经住了将近半个世纪,是这里的一匹地地道道的“老马”。我也颇有自信:即使把我的眼蒙住,我也能够找回家来。然而,这一回我却出了丑,现了眼。我走了一条新路,一走出去,是一条大马路,车如流水马如龙。我一时傻了眼:这是什么地方呀?我的黄庄在哪里呀!我一时目眩口呆,只觉得天昏地转,大有白天“鬼挡墙”之感。我好不容易定了定神,猛抬头看到马路上驶过去的332路公共汽车,我才如梦方醒,终于安全地走回到了学校。

  像我这样一匹“老马”,脑筋是“难得糊涂”的,眼耳都还能准确地使用,然而在距北大咫尺之地竟然栽了这样一个跟头。这个跟头在我心中摔出了一个“顿悟”。我悟到,千万不要再迷信老马识途,千万不要在任何方面,包括研究学问方面以老马自居。到了现在,我觉得倒是“小马识途”。因为年轻人无所蔽,无所惧,常常出门,什么摩天大楼,什么柏油马路,在他们眼中都很平常。

  我们这些“老马”千万要向“小马”学习。

  长生不老

  长生不老,过去中国历史上,颇有一些人追求这个境界。那些炼丹服食的老道们不就是想“丹成入九天”吗?结果却是“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最终还是翘了辫子。

  最积极的应该数那些皇帝老爷子。他们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后宫里还有佳丽三千,他们能舍得离开这个世界吗?于是千方百计,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最着名的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后一位情况不明,为了凑韵,把他拉上了——最后都还是宫车晚出,龙驭上宾了。

  我常想,现代人大概不会再相信长生不老了。然而,前几天阅报说,有的科学家正在致力于长生不老的研究。我心中立刻一闪念:假如我晚生80年,现在年龄9岁,说不定还能赶上科学家们研究成功,我能分享一份。

  但我立刻又一闪念,觉得自己十分可笑。自己不是标榜豁达吗?“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原来那是自欺欺人。老百姓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自己也属于“赖”字派。

  我有时候认为,造化小儿创造出人类来,实在是多此一举。如果没有人类,世界要比现在安静祥和得多了。可造化小儿也立了一功:他不让人长生不老。否则,如果人人都长生不老,我们今天会同孔老夫子坐在一条板凳上,在长安大戏院里欣赏全本的《四郎探母》,那是多么可笑而不可思议的情景啊!我继而又一想,如果5000年来人人都不死,小小的地球上早就承担不了了。所以我们又应该感谢造化小儿。

  在对待生命问题上,中国人与印度人迥乎不同。中国人希望转生,连唐明皇和杨贵妃不也是希望“生生世世为夫妻”吗?印度人则在笃信轮回转生之余,努力寻求跳出轮回的办法。以佛教而论,小乘终身苦修,目的是想达到涅盘。大乘顿悟成佛,目的也无非是想达到涅盘。涅盘者,圆融清静之谓,这个字的原意就是“终止”,终止者,跳出轮回不再转生也。中印两国人民的心态,在对待生死大事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据我个人的看法,人一死就是涅盘,不用你苦苦去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切不可掉以轻心。尽管人的寿夭不同,这是人们自己无能为力的。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过得幸福,过得美满,过得祥和。

  2000年10月7日

  长寿之道

  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可谓长寿矣。因此经常有人向我询问长寿之道,养生之术。

  我敬谨答曰:“养生无术是有术。”

  这话看似深奥,其实极为简单明了。我有两个朋友,十分重视养生之道,每天锻炼身体,至少要练上两个钟头。曹操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不过百年,每天费上两个钟头,统计起来,要有多少钟头啊!利用这些钟头,能做多少事情呀!如果真有用,也还罢了。他们二人,一个先我而走,一个卧病在家,不能出门。

  因此,我首创了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名闻全国。

  我这个三不主义,容易招误会,我现在利用这个机会解释一下。我并不绝对反对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但不要过头。一个人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不如顺其自然为佳。

  至于不挑食,其心态与上面相似。常见有人年才逾不惑,就开始挑食,蛋黄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每到吃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窘态可掬,看了令人失笑。以这种心态而欲求长寿,岂非南辕而北辙!

  我个人认为,第三点最为重要。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有这样的心境,焉能不健康长寿?

  我现在还想补充一点,很重要的一点。根据我个人七八十年的经验,一个人决不能让自己的脑筋投闲置散,要经常让脑筋活动着。根据外国一些科学家实验结果,“用脑伤神”的旧说法已经不能成立,应改为“用脑长寿”。

  人的衰老主要是脑细胞的死亡。中老年人的脑细胞虽然天天死亡,但人一生中所启用的脑细胞只占细胞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活动的情况下,每天还有新的脑细胞产生。只要脑筋的活动不停止,新生细胞比死亡细胞数目还要多。勤于动脑筋,则能经常保持脑中血液的流通状态,而且能通过脑筋协调控制全身的功能。

  我过去经常说:“不要让脑筋闲着。”我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有人说我“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这话有点过了头,反正我比同年龄人要好些,这却是真的。原来我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直觉。现在读报纸,得到了上面认识。在沾沾自喜之余,谨做补充如上。

  这就是我的“长寿之道”。

  1997年10月29日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返回列表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季羡林作品集
忆往述怀季羡林作品集精选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季羡林-当时只道是寻常阅世心语季羡林五堂国学课季羡林私人史季羡林美文60篇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季羡林谈人生我们这一代读书人学问人生季羡林自传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谈佛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季羡林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