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5章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实践(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作者:王万民

第35章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实践(5)

  邓小平充分运用批判性思维,在批判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错误思想与思潮的基础上,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中心任务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离开了我国国情,超越了实际的可能性,忽视了生产建设、经济管理的经济效果和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从而造成大量的浪费和损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根源,归根到底,要么是没有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忽视生产力的发展;要么离开国情,超越实际可能,片面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追求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否定商品经济的存在,使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多次遭受挫折,使人民深受其害。正如邓小平所说:“解放了生产力以后,如何发展生产力,这件事做得不好。主要是太急,政策偏‘左’,结果不但生产力没有顺利发展,反而受到了阻碍。一九五七年开始,我们犯了‘左’的错误,政治上的‘左’导致一九五八年经济上搞‘大跃进’,使生产遭到很大破坏,人民生活很困难。一九五九、一九六○、一九六一年三年非常困难,人民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别的了。一九六二年开始好起来,逐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思想上没有解决问题,结果一九六六年开始搞‘文化大革命’,搞了十年,这是一场大灾难。”

  二、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呢?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979年3月邓小平不失时机地提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还强调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几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并且指出:“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和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从具体的实践出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只有这样,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正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的、合乎逻辑的推演,是批判性思维发挥实际作用的佐证,也是邓小平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是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逻辑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趋成熟。长期以来,世界各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阶段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各社会主义国家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缺乏科学的判断,这是导致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曲折和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在深刻的教训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批判性思维的客观性原则,清醒地认识到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即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邓小平曾指出:“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领导中国人民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经验教训,指出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主要在于没有认清我国国情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之间的差别,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做了错误的判断,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急于求成,制定的政策超越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邓小平严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过程。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深刻把握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点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为中国共产党及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平了道路,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是我们解决矛盾、澄清困惑、统一思想的锐利武器,也是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正如江泽民所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既要牢固树立中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的信念,又要清楚中国社会现在还处于不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必须看到中国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这个基本事实,同时还必须看到中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扩大这些国内国外的有利条件,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既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万民作品集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