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1节:听大师讲佛(1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 作者:胡卫红

第61节:听大师讲佛(15)

T@xt`小$说$天"堂

  我们难以悟道的原因,不是抛不下思想垃圾,而是把思想垃圾当成宝贝收藏,舍不得抛弃。那么,即使佛祖亲自来说法,也无法使我们得到超度。除非有某些特殊的事件发生,使我们不得不抛弃,才能从中发现一心清净的价值。

  1914年12月,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的实验室燃起一场大火。实验室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理说不易发生火灾,所以事前只投了23.8万美元的保险,但这场事故却造成了200万美元的损失。那个晚上,爱迪生半生积累的财富及研究资料几乎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大火燃得最旺的时候,爱迪生的儿子查里斯在浓烟和废墟中找到了父亲。爱迪生静静地看着火势,没有一点伤心的感觉。当他看到儿子时,大声说:"查里斯,你母亲哪儿去了?去,快去把她找来,她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到这样壮观的场面了!"

  第二天早上,爱迪生看着眼前的废墟,说道:"灾难自有灾难的价值,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和过失都给大火烧得-干二净了。我们应该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

  火灾过去三个星期后,爱迪生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留声机。

  爱迪生所说的谬误和过失是什么呢?有以下三种东西:

  一是研究的迷途。每进行一项发明,都会经历若干次失败,这是正常现象。但有时候只是在钻牛角尖,钻在里面出不来,也不想出来。把以前的研究资料失去了,没有办法继续,心里可能反而透亮了。

  古时候,中国学术界有"皓首穷一经"的说法。抓住某部经典,逐字逐句地考证探索,越研究未知的东西的越多,直到白发满头,还无有尽期,只能带着遗憾死去。这显然钻到牛角尖里去了。如果不幸遭遇一点意外,生活发生困难,不得不丢下书本去种田,反而是一种解脱。

  二是习惯的屏障。过去的成功经验会让我们认为某些想法一定是正确的,某些方法一定是最实用的,这样就容易形成惯性思维,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爱迪生是大发明家,受到大家推崇,这无疑会使他对自己以及自己过去的研究方法充满自信。当他的实验室烧毁了,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工作节奏打乱了,运用过去的研究方法的条件也改变了,使他不得不按新的方法做事,创新的灵感反而绵绵而生。

  三是精神的惰性。奋斗激情往往来自内心的渴望,爱迪生年轻时,家境贫寒,生活困难,不得不努力工作。当他功成名就后,再也没有任何经济问题困扰他,无须努力表现就会引人注目,虽然他仍是勤奋的,激情却自然消退。一场大火使他陷入经济危机,反而就像一支强心针一样使他精神焕发。

  以此观之,这场火灾使爱迪生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帮助他烧掉了陈旧的日子,他能够以全新的心态、全新的生活走向未来,爱迪生仍然感谢这场火灾,而不至于在安逸的生活中老朽,这或许真的是一种幸运呢!

  宋朝紫阳真人说,"不移一步到西方",心灵的彻悟,靠的不是外求,只要化尽过去的一切的累赘,佛性之光便显现了。当然,我们在生活中不会欢迎意外的变故,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新自己。但是,只要静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过去的生活已经在我们的心理上形成了很大的重负,身心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何不试着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抛弃一些可有可无的是非恩怨呢?何不尝试挑战过去一成不变的观念,接纳新的思想呢?何不尝试透过身心之虚幻,观照真如不动之空性,以求得心灵的涅槃呢?

  不厌生死,不爱涅槃

  大师语录

  南怀瑾说:大彻大悟的人,看一切众生一体平等,诚诚恳恳、自自然然尊重每一个人。佛在此作了一个比方,譬如眼睛看见前面的东西,不管美丑净秽均一一映入眼帘,任何事物均可看见,光体本身普照一切,无选择,无爱憎,悟道之人视众生均与佛同等,无二无别。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盘;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www/xiaoshuotxt/n e 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胡卫红作品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杰出青少年赢定未来的12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