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5章 做事的思维法则(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作者:赵凡禹

第75章 做事的思维法则(1)

  任何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魅力。

  任何一片叶子都不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任何一片叶子都有正反两面。世界是矛盾的结合体。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面和反面。当你换一种角度去看时,正面会变成反面,反面会变成正面。

  有一回,一位老人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是一个荒凉破落的庄园,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散混日子的味儿也找到了。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而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椅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还被我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子成了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感谢上帝让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多看一眼的前提是换一个角度,否则,再怎么看你也不会有新发现。

  换一种角度思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他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换一种角度思考,做事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煮熟的鸭子也会飞。

  进退之间,全在乎人的把握。往往看似进,却是退。

  迈克小时候,有一次和祖父进林子去捕野鸡。祖父教迈克用一种捕猎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迈克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野鸡受撒下的玉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迈克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

  他们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来一群野鸡,共有九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六只野鸡走进了箱子。迈克正要拉绳子,又想,那三只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儿那三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三只。迈克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迈克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吧。终于,连最后那一只也走出来了。

  那一次,迈克连一只野鸡也没能捕捉到,却捕捉到了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而机会却稍纵即逝。贪欲不仅让人难以得到更多,甚至连原本可以得到的也将失去。

  炒过股票的人对这个故事体会最深:当手中的股票开始赚钱时,想着还会再涨,等等吧。当已往下跌时,想着前几天那个高点都没卖,现在卖只能赚这么点钱,等涨回点儿再说,结果成了套牢一族。煮熟的鸭子还会飞,就是这个道理。

  凭空想象的可悲。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辆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

  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在想:“要是没人来开门怎么办?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他妈的,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弄得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精神病人,“砰”地一声就把门关上了。

  在这么一段路上,年轻人走进了一种常见的“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中,经过不停的否定,他实际上己经对借到千斤顶失去了信心,认为肯定借不到了,及到了人家门口,他就情不自禁地破口而骂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会对自己做出一系列不利的推想,结果就真的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

  在做一件事前,你是否常在心中对自己说:可能不行吧,万一怎么样怎么样,结果可能还没去做,你就没有信心了,事情十有八九就会朝着你设想的不利方向发展。

  超级逆向思维的威力。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他在一个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想在那儿宁静地打发自己的晚年,写些回忆录。

  刚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静的环境对老人的精神和写作很有益,但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几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很喜欢看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一块钱。”三个小青年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的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五毛钱。”

  小青年们很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小年青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老人退休前是一家单位的工会主席。

  工资福利是刚性的,只可涨不可跌,加之年轻人的逆反心理,老工会主席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如若不是这样拐弯抹角,而是直言相斥,毛孩子们则会更加调皮难缠。

  做一下换位思考。

  一个人的错误,往往来自只从自己的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就得学会换位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行为的“频道”。

  换位思考就是完全转换到原来对方的位置思考,从而更理解人、宽容人。

  一次,大家要砸死一个妓女。耶稣说:“可以,谁没有犯过错误,就可以动手。”在场的每个人都问心有愧,最后谁也没有砸她。

  为何所有人在耶稣的这个问题前变得不敢动手了呢?因为没有一个人有动手的资格只要想到自己原来也有可能犯错,就能同情这位妓女了。

  即使最没本事的人,在责备别人时往往也能够大发议论;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在对待自己的缺陷时也往往糊涂。

  不要犯简单的错误。

  有一天动物园的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出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其中的奥秘在于管理员只想到了笼子的高度,没有想到关门。

  上课时,老师先给学生们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聋哑人到五金行买钉子,他先用左手作持钉状,提着两个手指放在柜台上,然后右手做锤打状。售货员先递过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两个手指,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

  这时,又来了一位盲顾客,他想买一把剪刀,“那位盲人又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他要的剪刀?”教授问。教授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抢着回答:“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一致认同他这一“最简单的方法”。不料,教授却摇摇头。“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教授提高嗓门说。

  同学们恍然大悟。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记住,一个人进入思维的死角,那智力就会在常识之下。”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左思右想”,说话时“旁敲侧击”,这就是侧向思维的形式之一。如果我们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往往找不到最佳的感觉而始终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让自己走入思维的死角,而导致一些常识性错误的发生。这时可以让思维向左右发散,或作逆向推理,有时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促成思维的完善和问题的解决。

  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按照常规的思路,有时我们便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开辟新的境界。

  改变思路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一家企业为员工提供一次内部训练,按惯例,作为训前调研应该与该公司总经理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在一幢豪华写字楼里,落地玻璃,非常气派。交流中,透过总经理办公室的窗子,无意间看到有来访客人因不留意,头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门上。大约过了不到一刻钟,竟然又看到了另外一个客人在刚才同一个地方头撞玻璃。前台接待小姐忍不住笑了,那表情明显的含意是:“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来,这么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见。眼睛到哪里去了?”其实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这扇门上贴上一根横标志线,或贴一个公司标志图即可。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这里多次出现问题就是没人来解决呢?这一现象背后真正隐含着的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修路原则”。

  当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两次以上同样的差错,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同一差错,那一定不是人有问题,而是这条让他们出差错的“路”有问题。此时,人作为问题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人要求他不要重犯错误,而是修“路”。

ww 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赵凡禹作品集
中学生科普故事大全集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