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卡耐基人际关系心理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3章 积极拓展和改善稳固良好的客户关系 (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卡耐基人际关系心理学》 作者:丁宁

第33章 积极拓展和改善稳固良好的客户关系 (1)

  精神振作的商人,除了有小心谨慎的习惯之外,还得要有敏捷和不因循两种长处。

  ——戴尔·卡耐基

  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心里想些什么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未来。

  ——戴尔·卡耐基

  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他谈论他最珍贵的事物。

  ——戴尔·卡耐基

  >>>注意观察顾客的举止,窥透他们的心理

  欲进行成功的推销,首先要准确了解顾客的心思。观察顾客是同顾客沟通联系的重要方法。对观察的作用不能小看,它能帮助你确定对待每一个顾客的不同方法,它能把你通过观察获取的大量信息迅速反馈到大脑,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如何观察顾客呢?要注意观察顾客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顾客是显得匆匆忙忙,快步走进商店在寻找一件急需的东西呢,还是在漫不经心地游逛?顾客是否两三次地拿起同一件商品打量,然后走开了,不一会儿又返回了?要注意观察他们的这些举止,这样你就可以窥透他们的心理了。

  还要注意观察顾客的表情。从顾客的面部表情,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他对某种商品是否满意,是不满意,还是怀疑?在接到售货员递过去的商品时,他们是否显示出兴趣?是面带微笑,还是表现出失望的神色?在你同顾客交谈的时候,他的眼睛是看着你,还是被商品所吸引而注意商品?作为售货员,应当使自己的眼光始终与顾客保持接触,这样可以使顾客感到你的全部心思是放在为顾客服务上。

  当你和某个人开始打交道之前,你所行事的全部依据是对方的表情,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的脸部表情上表现出来,精明的推销员,会依据对方表现出来的复杂表情,来判断对方对于自己话语的反应,并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握有利时机,促成推销成功。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位推销员到客户那里见到顾客正埋头于工作,显然无法抽出空来接待自己,此时他说一声:“请别客气,你忙你的吧,我另找时间再来拜访。”或者是在与顾客交谈时间过长,发现顾客不时瞄了一眼手表,他立即起身说:“今天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打扰你这么多时间,真不好意思。”以及对方不经意地摸摸口袋,像是寻找什么。此时他立刻把烟递上去。他的这些反应都说明对方的所有神情表现都传递着一些信息,即对方时间很紧,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接待你,或是对方一时找不着香烟;而如上的做法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认为你善解人意,对周围的一切及人的表现观察极为仔细。

  如果你向对方推销某件产品,看到对方显出稍有不快的神色,此时解开对方对产品的不解和疑惑就是你工作的要点,同时留心观察对方的手势、眼神是否在表示某种意思,仔细分析之,并请顾客自己试验产品的性能。通常情况下,顾客对产品推销的反应,都是从怀疑到半信半疑直至有试用的意愿的,此时推销员除了详细介绍产品的性能特点外,应把那些令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加以扩展,使推销活动变成一次轻松愉快的交谈。颇懂心理学的推销员都知道,若直截了当地向客户推销产品,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对方产生厌倦感。因为多数顾客对推销员上门推销活动反应冷淡,感兴趣者甚少。这不是说顾客不喜欢产品,主要是由绝大多数顾客对推销方式反感所致。

  那么,一位成功的推销人员应如何做到知彼知己,使那些困难重重的工作变为富有成效、给人以启迪的活动呢?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注意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并留意人们心理活动的特点及人们性情上的差异,真正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成为推销员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诀窍之一。推销员在工作进行过程中所承受到的压力比顾客更大,必须要留意对方的态度和心理活动等,忽略了这点,推销工作就只能是在黑暗中摸索,看不清周围的一切,听不到任何有助于自己采取对策的信息。

  所以说,作为一名推销员必须具备这种良好的察言观色的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是在实际生活中学来的。推销员能否做到这一点,要看推销人员是否心细了。

  对顾客决不要衣貌取人。一个衣着俭朴的顾客或许能够负担起昂贵的价格,因而喜欢买高质量的商品;相反,有些穿着讲究的顾客却可能选择那些低档商品,因为他喜欢从经济实用出发购买商品。所以,不能凭主观感觉对待每一个顾客。尊重每一个顾客是一条最基本的准则。人的价值观各不相同,例如,一个顾客可能到信托商店买折价衣服,但却不愿意买折价的汽车轮胎;另一位顾客喜欢买高质量的衣服,却不愿为他的汽车买高质量的零件。

  对顾客的观察要贯穿于整个销售过程的始终。可以通过顾客即将购买的商品来判断他的兴趣,可以通过顾客的面部表情来揣测他的内心活动,也可以通过顾客对商品的意见确定他的购买动机。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一个顾客究竟是想随便看看,还是急着买东西?对他的商品介绍,他是认真倾听,还是心不在焉?他的心情是烦躁不安的,还是异常兴奋的?是需要向他进一步提供有关商品信息,还是当机立断劝他下决心购买某种商品?

  你的眼神要始终与顾客保持接触,使心灵的这扇窗户打开。这样,你肯定会找出满足顾客需要的途径。

  >>>成功的推销者必须注重应酬的技巧

  要想在商业场合左右逢源,就必须精通应酬的技巧。应酬的学问和艺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学尽,主要有赖于经验的积累。

  没有经过准备而进行一项应酬,常常不只不成,而且会遭受无可挽救的失败;尤其做推销员的,要当心这一点。美国有一个人寿保险商,就靠他的“准备”工作,成为此中之“王”。他的秘诀是:当他去劝服一个客人之前,先了解他究竟有没有买人寿保险,如果在别家已有人寿保险,你还要去劝他多买你的公司的,这事成功的希望已减去一半。“碰着这种情形,”他说,“就一定不再提到人寿保险的事,可能提到另外一种保险,例如意外保险之类。”低能的人寿保险商,会攻击那客人所购的人寿保险,然后推荐自己的公司。

  甚至在电话应酬也有这种情形,预先准备好别人说“是”或“否”时你应如何应对,就可以避免太多不必要的不快了。

  两人谈话,从“非特定话题”转入“正题”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有许多人喜欢说一大堆题外话,然后说:“好了,好了,言归正传,我今天来找你并不为了什么,而是为了……”或者:“今天来访,无事不登三宝殿,其实是为了……”这样转入正题,表面看来似乎直截了当,但这样会使得刚才你说过所有的题外话完全失去效果,因为对方的脑子,已把你的谈话划分为二。如果你说话有这种习惯,不懂“转题”,倒不如开门见山,一见到人就讲正题还好得多。

  某洗衣机推销员去拜访朋友,目的当然是推销洗衣机,如果他首先和别人说了一大篇题外话,然后说:“今天拜访,无其他目的,实在是想来推销……”这样他多半是要失败的。但他一开头便抓着近来天久不雨,水库干涸,停水,然后说:“这几天热得很,天天要换衬衫,每天单是洗衣服就大伤脑筋了啊……”由此转入推销洗衣机,真是天衣无缝之妙,即使对方发现了这条“缝”,也不会觉得不舒服的。

  有些场合是需要声明“闲话少说,言归正传”的。比如对方已知你来意,或者彼此已约定此来是谈些什么的,来一个正式宣布,反可使对方的情绪拉紧,把精神集中一下,来谈你们之间要谈的事情。

  有些事情是绝不可能立刻得到答案的。你事前要自己有一个判断才好,遇到这类事情,不要等候答复就可告辞:“你很忙,我不耽搁你了,请多多考虑吧!”这样也是讨人好感的方法。同时你也留下了下次再来的伏线。

  >>>首先运用“美言”迂回地深入主题

  常人都认为商业活动中语言的目的性很强,缺乏人情味,认为每句话后面都隐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力。其实不然。如果在商业活动中运用“美言”来迂回地深入主题,就比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效果要好,既自然生动又不落俗套,在有意无意间实现目的。

  卡耐基曾为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费城电气公司的推销员在某州的乡村地区扩展业务,扩大用电客户的范围,但这位推销员显然没有受到农户们的欢迎。当他叫开一所住宅大门时,户主老太太居然把电气公司的代表关在了门外面。

  推销员再次叫开门,从老太太打开的一条门缝中热情洋溢地招呼道:“我不是来推销用电的,我来买些你的鸡蛋。”

  仅此一句话,这位推销员就成功了一半。他让老太太觉得自己不是冲着赚钱的目的而来的,而是对老太太本人和她养的鸡表现了强烈的兴趣。说明这位推销员已经先行揣摩过对方的心理,先避开敏感的话题和直接目标,从对方感兴趣的事物开口,消除对方心理戒备。

  老太太半信半疑地望着推销员,推销员诚恳地说:“我看见你喂的明尼克鸡十分棒,准备买一打鸡蛋回去烘蛋糕用。”

  老太太打开大门,问他为什么不远数里路到此处买鸡蛋。推销员回答说,买棕色鸡蛋做出的蛋糕才好吃好看,别处只有白色鸡蛋。推销员接着攀谈养鸡的经验种种,并夸赞老太太养鸡的收入很高,胜过丈夫的收入。

  老太太闻听此言十分开心,让他进来参观鸡舍。这时推销员才缓缓深入到主题。他告诉老太太,鸡舍里如果加强灯照会促进鸡蛋高产。此时,老太太最初的反感已荡然无存,显然被他说服了。两周后,推销员就收到了老太太的申请用电表格。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以对方关心的话题开始,娓娓道来,以柔克刚,面对一些固执己见、难以接触的客户就能够大获全胜。

  在推销的伊始,有经验的推销员总是尽量从顾客的兴趣着手,循趣生发,往往就能顺利地进入“正题”。因为对方最感兴趣的事,总是最熟悉、最有话可说、最乐于谈的。如对方喜欢摄影,便可以此为题,谈摄影的取景,胶卷的选择,各类相机的优劣,钻研摄影艺术的甘苦,等等。如果你对摄影略通一二,那肯定谈得投机。如你对摄影不太了解,那也是个学习的机会,可静心倾听,适时提问,借此大开眼界。

  推销员在上门推销时,面对的都是陌生人,而且,他还有求于这些谈话对象。选择合适话题,缩短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使自己逐渐被客户接受,而后把话题引向自己的商品,从而开始商谈,这样才是成功之道。相反,如果打一个招呼就开始介绍自己的商品,迫不及待地反复强调购买该商品有什么好处,这样往往事与愿违。因而,有经验的推销商并不是一开始就切入正题的。

  有一位着名的棒球运动员,在球场上是一个难于攻破的堡垒。他在某保险公司推销员的眼里也被当做是一个难于攻破的堡垒。因为他对保险、投保之类的事,根本就不感兴趣。他对一个个喋喋不休的推销员们很反感。

  有一天,某位推销员又上门了。与别的推销员不同的是,进门后,他没唱那些令人生厌的老调,也没有对保险好处进行宣传,而是以一位相当在行的热心球迷身份来倾听对方大谈棒球。

  他的倾听、他的插话、他的问题和那些简短的议论,都给这位职业球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被视为一位很有棒球运动员素养的同行交谈者。在一个适当时刻,推销员向球手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你对贵队的另一位投手利里夫的评价如何?”

  “利里夫,正是有了他,我才能放手投球的,因为他是我坚强的后盾,万一我的竞技状态不佳,他可以压阵。”

  “请原谅我打个比喻,你想过没有,如果把你的家庭比作一个球队,你家庭也有个利里夫。”

  “利里夫,谁?”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丁宁作品集
卡耐基人际关系心理学卡耐基口才学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