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4章 “童年潜意识”是我们在跟父母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作者:曾子航

第14章 “童年潜意识”是我们在跟父母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4)

  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一些从事三陪等不正当行业的女子,大都从小缺少父爱,一些热衷于给男人当小三、二奶的女孩子也是父爱缺失的牺牲品。

  曾被评为2005年度日本十佳影片之一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那个长相非常可爱、身世又如此可怜、命运最终却那么可悲的主人公就是一个童年缺少父爱的女孩。从小,松子就渴望父亲多疼爱她多关心她一点,可惜体弱多病的妹妹只要一咳嗽,就抢走了父亲的关注度。从此,松子患上了严重的情感饥渴症,她饥渴地爱,贪婪地爱,不辨问来源地爱。只要有人愿意,她就全盘接受。她爱上的男人当中,有不负责任的编剧,有以自杀了却残生的作家,有脚踏两只船的有妇之夫,有黑社会流氓,有进了监狱的小偷……松子把自己变成了一汪水,什么样的容器接住,她就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最后,容器破损,她的爱也四处离散。 松子一生极端渴望爱,把一生都奉献给爱,却一生也没得到爱。表面上看,她是在渴求一个男人完整的爱,实际上是在圆童年失落的那个梦--想在这些男人身上找回父亲对她的爱。换言之,松子心灵从未长大,她的潜意识中还是那个渴求爸爸回家能够多看她一眼,多抱她一下的可怜的小女孩。影片最后,是个超现实的画面,在公园旁一座破屋里孤独终老的她唱着儿歌,踩着梦想中的梯子一步步向上,此刻,众多美丽的小星星在她身旁闪烁……我认为,影片揭示了一个心理学的奥秘:每一个女人长大以后的各种感情关系,都可以在童年跟她父亲的关系中找到最初的模式。

  【四】父亲是构筑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第一人

  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价值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母亲生养了我们,培养我们最初的自我意识;父亲则是构筑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第一人。

  如果说,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到了五六岁左右,父亲的权威和指引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基本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则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培养孩子一种责任感。成熟的母爱是尽早的让孩子学会独立。父爱应该培养出孩子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让他一辈子做个毫无主见的应声虫。

  弗洛姆认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

  倘若一个男孩从小被母亲娇纵,同时又有一个性格懦弱或者对孩子不感兴趣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小男孩会牢牢地抓住同母亲的联系,成为一个十分依赖母亲的人。这种人往往依赖性强,性格女性化,而父亲身上坚韧不拔、成熟独立的一面则严重缺失。反之,如果母亲性情冷淡、麻木不仁或者十分凶悍强势,孩子就会把对母爱的需要转移到父亲身上,就会变成单一的向父亲方向认同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严谨有余、灵活不足,甚至会变得冷酷自私缺少爱心。如果他的父亲很有权威,同他的关系又很密切,就更会加强他的这一发展。其他的调查也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某些神经病形式,如强迫性神经病同患者的单一父亲联系有关,而另一些病状,如歇斯底里、悲观厌世则是同母亲的单一联系所致。

  在华语电影界久负盛名的著名导演李安,他的个性中与人为善、温柔敦厚的一面来自他的母亲,而他做事一丝不苟,执着专注则来自他的父亲。比较而言,父亲对李安的影响似乎更为重要。否则他也不会为华语影坛奉献出那么深厚绵长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电影的男主角“老朱”都由著名演员郎雄扮演,这是一位典型的中国父亲:慈祥、宽厚、仁爱、令人肃然起敬。据李安透露,片中父亲的许多对白,都源于真实的生活,作为一个传统大家庭的长子,父亲对李安的一生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刻影响。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父亲是最动人的形象,这和李安浓郁的父子情结不无关系。

  李安祖籍江西德安,1954年出生于台湾,父亲给他起名“李安”,一来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来是他的父亲去台湾时所乘坐的轮船为“永安号”。李安的父亲李升长期担任中学校长,可谓书香门第,据说李安从小家教就极为严格,甚至在逢年过节还要向父母行跪拜礼。

  父亲对儿子最大的希望是考上大学,子承父业,可是两度联考落榜,让父亲对他的人生前景非常忧虑。这种忧虑直到他凭《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还偶有流露。后来,李安考进了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与父亲期望落差很大,让李安的父子关系蒙上薄霜,李安曾形容:“有段时间,我看到老爸就想跑”。

  李升明白儿子从小就喜欢弹吉他、写书法、演话剧,具有艺术细胞。不过他认为李安个性敦厚,不适合演艺圈,希望他往教育界发展。李升反对李安学电影,但出于父爱,依然给予很大的支持。大二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台8毫米摄影机,这是父亲一生送给他的惟一和电影有关的礼物。他用这台摄影机拍了一部18分钟的黑白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正是这部短片帮助他申请进入了纽约大学电影系。1978年,李安做了一个让父亲十分愤怒的决定:报考了美国的戏剧电影学校。父亲很无奈,他不能接受儿子竟然想去从事没多大出息的娱乐业。1980年,李安拿到了戏剧学学士后,就转读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的想法征询父亲的意见。经过一阵抗衡,父亲同意了,并且帮助他解决了一部分学费和拍片经费。后来,李安在纽约大学毕业六年面临无戏可拍的窘境,父亲仍然多次以书信鼓励他要为理想奋斗。李安至今难以忘怀,拍摄《推手》及《喜宴》时资金紧张,老父二话不说,主动把珍藏多年的字画奉献给剧组作为道具。

  李安曾多次承认,父亲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连拍摄《推手》、《喜宴》及《饮食男女》,外界称为“父亲三部曲”。片中郎雄扮演的父亲,刚毅、强势、对孩子的关爱却极度压抑,谁都看得出来这是李安亲身经验的投射,虽然李升从没公开认同这三部电影的父亲就是他。但当年李安在美国结婚时就跟《喜宴》中赵文瑄扮演的男主人公一样寒酸,但父母却丝毫不计较,依然赴美捧场,这些温馨感人的真实场景都被李安融入到了那部让他扬名立万的《喜宴》中。

  即便是后来拍摄的影片得了奥斯卡奖,在李安看来,并没有给父亲带来观念上的改变:或许他一生都没有接受过儿子已经成了一个电影导演这个事实。他们的互相冲突和妥协,却使李安获得了对中国父权文化、亲情纽带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而这一切在李安所拍的“父亲三部曲”中体现得最为深邃。

  有一次,李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潜意识中,父亲给予他的压力让他在片中释放出来,

  “我想没有父亲对我的压力,也没有我影片中能表现出来的张力,父爱成就了我的电影,相反母亲对我的溺爱,让我没有兴趣去探索母爱这样的影片素材。”

  1995年,李安因为成功改编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原著《理智与情感》第二次捧走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越洋电话那头父亲一句“很好”让他感动莫名,他从没忘记父亲为他前程担忧的苍老面容。李安以前常自认与母亲个性接近,行事柔软:“我一直是滥好人,深怕得罪人。有礼貌却拖拖拉拉,凡事逆来顺受。”直到拍好莱坞大片《绿巨人》时面对现场的千军万马,突然间找到了指挥若定的感觉:“在自己身上,我终于发现了父亲的影子。”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似乎也在逐渐理解儿子,有一次父子通话,父亲忍不住说了句:“我看《绿巨人》,终于明白你在拍甚么了,找卷录像带送我吧”。父子情感的交融,已尽在不言中。

  2004年,电影《断背山》准备阶段,和李安对峙了一辈子的父亲去世了。李安仿佛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虚空。他忍住悲痛,远赴加拿大牧场,全心投入《断背山》的拍摄,希望能抚平自己内心的伤痛和疲惫。支持他继续献身电影的,是父亲临终的遗言:“你不应该放弃,应该继续拍下去。”

  由此可见,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既需要母亲的关爱,又需要父亲的指引,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很多80后男孩、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父爱缺失的遗憾呢?我给出两个建议:

  一是针对那些很少在家的父亲,一定要“常在家待待”

  前些年,有一首歌很流行,叫《常回家看看》,是唱给那些因为忙碌很少回家看父母的年轻人听的,据说效果还不错,那段时间很多年迈的父母不再寂寞了。可现在,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却很困惑,因为他们的父亲倒是常回家,但他们基本看不着,因为父亲回到家大都很晚了,孩子已经上床就寝,第二天还没睁开眼,父亲又离家去打拼了,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没完没了的应酬,又让诸多父亲们远离孩子的视线。所以,我在这里提出一个概念:“常在家待待”,做为男人,别老想着外面的工作,也想想自己家里的妻儿老小。美国经典影片《教父》中,著名影星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老教父有一句至理名言:“不经常在家中陪伴家人的男人绝不是一个好男人!”而且父亲老不露面,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是个缺憾,谁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子将来没男子气,谁也不愿自己的女儿将来找个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人做丈夫。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天下忙碌的父亲们,请你们“常在家待待”。

  二是针对那些总是不苟言笑的严父们,我的建议能否给孩子多些笑容,多些鼓励?能否放下家长的权威,学会跟孩子做个朋友?

  在本书第一章我谈到,中国的父亲总是过于严肃乃至严厉,从而导致父子关系普遍疏远,儿子反倒愿意向母亲认同,这也是如今年青一代的男孩子越来越柔弱的一个原因,孩子普遍害怕父亲、疏远父亲,只好倒向母亲的怀抱,这样他就无法从父亲那里继承男性诸多的特质。所以,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否不要总是摆出高高在上的家长面孔?能否放低身段,多跟孩子聊天?别老只是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否跟他们交流一些思想、情感,跟儿子讲讲一些只属于男人故事?和儿子进行一些只属于男人的运动?多鼓励孩子,而不是总贬低他们、训斥他们,只有让儿子真正回到父亲的怀抱,儿子才会真正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真男人!

  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

  【一】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那是在跟父母长期的相处中逐步形成的

  小丽和小齐是在网上认识的,起先,小丽很兴奋,因为他们在网上聊得很投机,小丽形容,她活这么大,从未跟一个人这么谈得来。小齐告诉她,他5岁丧父,一直跟着母亲过,12岁那年,母亲把他扔给爷爷奶奶,自己跟着一个男人跑了,从此音讯皆无。小齐的“悲惨”身世引起了小丽深深的同情,从小衣食无忧的她突然之间升起了一种强烈的母性,她要“拯救”他!后来,他们见面了,小齐不光长得帅,而且神情举止中还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她总觉得像自己一直喜欢的偶像张国荣,他们相爱了,很快住在了一起,但没多久,小齐又在网上结识了另一个女孩,两人时常秘密约会。这让小丽非常伤心,他们陷入了一次又一次无休止的争吵,最后的结局,小齐搬走了,只剩下小丽一人黯然神伤。

  刘小姐结婚了,她觉得自己很幸福,虽然她貌不惊人,也不是那种很有灵气的女孩,但却幸运地钓到了一只金龟婿,她的丈夫黄先生靠自己创业,三十出头已是功成名就,多次被评为某市十大青年企业家。然而结婚没多久,她就仿佛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她的这位企业家丈夫总像个高高在上的君王,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一会儿嫌她土,一会儿又怪她笨,一会儿又觉得她上不得厅堂,一会儿又认为她下不得厨房。起先,刘小姐处处迎合他,他嫌她打扮落伍就买名牌时装来装饰自己,他觉得她饭菜做得不好就主动报名参加烹饪班,她还经常看书来提高自己,为了迎合丈夫的口味,原本对足球不感兴趣的她天天守在电视机旁跟他看各种欧洲杯联赛,甚至她还上网抄下了很多球星的资料,像背英文单词一样默默记下。可是,无论她多么努力多么辛苦,她都达不到他的要求,换来的是仍旧是没完没了的批评、指责、嘲笑和挖苦。

  这两个案例都是我在情感咨询时遇到的,表面上看小丽和刘小姐分别遇到的这两个男人--小齐和黄先生,无论身份、地位、性格、气质都差别很大,在我看来,其实殊途同归,他们都是“内在的关系模式”出了问题,结果给自己的人生,也给身边最亲近的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个模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从小在跟父母的相处中学到的,这个模式构成了我们的内在人格,也决定了我们跟父母、跟他人,跟社会、乃至跟伴侣、跟将来我们自己的孩子的相处模式。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相处模式,它是构成我们每一个人童年潜意识的最重要内容。所谓“内在的父母”指的是长期跟父母在相处过程中他们对我们的真实评价,这种评价久而久之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当成外界对我们的一种普遍认知,“内在的小孩”则是我们在成长阶段最初的自我。这两种关系的好坏决定了我们的人格基础,如果“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能够和谐共处,换句话说,“内在的父母”总是肯定、信任、鼓励、疼爱“内在的小孩”,后者就会心态平和,健康成长,如果“内在的父母”总是挑剔、指责、打骂或者忽略“内在的小孩”,后者就会像只受惊的小鸟一样虚弱不堪,甚至变态扭曲。

  有时候,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就就是“内在的父母”对“内在的小孩”的评价,一个自卑的人内心总会出现一个严厉的后妈,在羞辱他,贬斥他,让他抬不起头来。

www.xiaoshuotxt.net Txt 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曾子航作品集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别指望男人给你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