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章 “童年潜意识”是我们在跟父母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作者:曾子航

第16章 “童年潜意识”是我们在跟父母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6)

  我有一个师弟,每次跟人见面就喜欢和人辩论,每次不把别人气势压倒绝不罢休。有一次跟他聊天,他告诉我,他最崇拜的人是秦始皇,因为他够强够狠,他甚至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非常必要的,“只不过,秦始皇坑的儒太少了,对于那些不听话的人就该杀。”起先,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我都忍不住要跟他争两下,但后来我也懒得争了,因为他很容易冲动,搞不好会伤了和气。据说因为这种霸道的性格,他的朋友很少,同学大都跟他敬而远之,工作以后跟上司、同事的关系都处不好。他恋爱也很不顺,本来很有才气的一个人,连谈了三四次恋爱都黄了,倒不是他花,而是女孩子都受不了他的个性。据他说,每次看到女友做了一件错事,他就忍不住要去纠正,女友接受不了,两人就免不了炒起来。有一次他给我看他和其中一个女友的聊天记录,我一下子乐了,这哪里是谈恋爱啊?分明是一场网上辩论赛。他几乎对他女友的任何想法、任何举动都要提出异议,都要反驳。你想哪个女孩受得了?后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我这位师弟从小跟父母的感情就不好,父亲是个局长,习惯把权利规则带回家,对儿子从来就是呼来喝去,母亲也很专横,儿子从小就知道顺从,稍稍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就被父母俩坚决镇压,久而久之,儿子渐渐认同这种“内在的专横的父母”,认为强权就是真理,加上长期被打压,反倒想在女友那里找回一些男性的自尊。他谈恋爱,似乎就是在重复他跟他父母的相处模式:我永远正确,而你永远错误,我得不断纠正你,才能显示出我的优越感。只不过在父母面前他是那个“永远错误”的一方,到了女友那里,他要抢占话语权,变成“永远正确”的一方。某种程度上,我这个“崇拜秦始皇”的师弟也是一个潜在的“希特勒人格”。

  【四】要想改变糟糕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就要学会爱,而不是保存恨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强迫性重复”,童年受过的苦,长大了我们免不了要重复一遍,这种重复有时候是一种转移,即当我们建立一种亲密关系,我们就会把心中压抑太久的痛苦,投射到我们的恋人和配偶身上,那个人无意中就成了承担我们痛苦的“替罪羔羊”。同样,人生往往也是一种强迫性的重复,如果我们童年是幸福而快乐的,我们将来就会不断的重复幸福和快乐,如果童年是不幸和哀伤的,我们将来也会通过新的亲密关系来重复着这种不幸和忧伤,除非我们及时斩断这种不幸,宣布和它彻底告别。

  虽然很多病态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们从小在父母那里逐步建立起来的,但并不代表我们要在这里指责父母,怪罪父母。因为,他们当年也是孩子,也曾经受过伤、流过泪,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就把这些曾经受过伤害又反过来伤害自己子女的父母称之为“中毒的父母”,她认为:“那些中毒的父母的父母,一样也是中毒的父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遗传”。只有承认这一点,才不会单纯的把心理问题的责任,推卸到父母身上,而是从自己开始,斩断这个家族遗传,让自己成为这个遗传链条的最后一环。

  具体来讲,就是要学会爱,而不是要保存恨。

  一般来说,具有糟糕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从小缺少爱,也不会爱,因此,要首先学会自爱。具体来讲就是要主动认领、抚慰内心深处那个孤独的受伤的小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内心并不快乐的人,总是向自己提出更高的生活目标:更高的职位、更多的收入、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婚姻、更优秀的丈夫……,但是得到了以后又怎么样呢?他并未满足,反而愈加空虚,那是因为,他只是在追求外部动力,他的内在模式并未改变。这就像一个脸上有疤的人总是通过不断的化妆来遮掩自己,其实这只是掩耳盗铃,一旦无人时卸下妆,疤还纹丝不动地呆在你脸上。

  内在关系模式糟糕的人,通常是有个“内在的受伤的小孩“,这个小孩从未或者很少得到内在的父母的评价和疼爱,于是他需要把这种糟糕和受伤的感觉释放出去,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吃了不好消化的东西,必须通过“呕吐”来缓解自己。因此,这个时候,你要主动去认领、去抚慰那个孤独、受伤的小孩。

  从现在起,不要再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用网络游戏来逃避自己,你要做的,是感受自己真实的情绪,而不是用种种方式逃避自己的情绪,要学会跟自己内在小孩真实接触。在你有痛苦需要逃避的时候,不要躲开,勇敢地冲上去,拥抱那个蜷缩在角落里的内在的孩子。

  当你初次见到那个的内在小孩时,你可能会觉得羞耻甚至害怕。其实就是因为羞耻和害怕,你的内在小孩才被长久地遗弃在那儿的。现在,感受他,拥抱他,不管他是多么不堪,其实那也是你自己。

  这时候你要把自己变成内在的父母,告诉那个你在的小孩,其实你很棒,你很优秀,你现在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他快乐,你永远不用丢下他。时不时跟你在的小孩进行心灵的对话,就是一种自己爱护自己,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抚慰自己的过程。具体形式,可以采用自己给自己定期写封信,自己跟自己对话的方式进行。一旦我们认领并爱护了我们体内那名受伤的小孩,他好似凤凰涅槃一般,会成为我们重获新生的动力。心理学家荣格将其称为“奇妙之子”一一他才是我们探索、敬畏与创造美好人生的内在潜能。我曾经认识一个心理专家,小时候由于父母的过份苛责,他“内在的小孩”宛如一根小草一样无助,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很封闭,拒绝跟外界交往。后来他上大学接触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之后,就学会经常用语言去跟自己内心那个无助的小孩对话,比如每天深夜,他都会等同宿舍的同学睡觉后,一个人来到走廊,用十分钟的时间自己跟自己对话。对话时,他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无助的小孩,需要宣泄需要帮助,另一个则是成熟的像心理学家的自我,则是耐心的安慰细心的开导,坚持了一年下来,他跟我形容,那个“内在的小孩”渐渐变得坚强起来,偶尔不开心的时候,他就继续自我对话。心理学家的这种自我调节确实很有效果,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下。当你一个人总是感到很孤独很虚弱很害怕的时候,学会自己安慰自己吧!

  其次,多认识、多接触、多结交一些满怀爱心的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爱的力量,让自己的内心充盈起来,从而也让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得到改善。

  中国有句老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么样的人交往会影响我们的精神面貌。整天跟瘾君子、赌徒混在一起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同样,在一些外表阳光、心境平和的朋友那里,我们会形成良性的人际互动,我们不会把自己不快乐的“内在关系模式”随便投射出去,别人也不会像中弹倒地一样无条件???同。相反,他们会用他们的爱、宽容和善良慢慢感化我们,此时,我们“内在的小孩”不再饥渴,我们“内在的父母”不再严酷,我们心中的理性和感性都回归正常。在这种改变中,我们逐渐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快乐。

  最后,为了避免上一代的悲剧在下一代身上的循环往复,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学会斩断恨的链条,给孩子输以爱的血液,这就需要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给孩子提供“无条件和有理智”的爱。

  过去,很多心理学书籍,都一味强调,父母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才是孩子获得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我认为这个提法不全面,必须”无条件“的爱之外再加三个字“有理智”,因为如果只强调“无条件“,那就会滑向另一个痛苦的边缘--溺爱。当然,如果只强调“有理智”,不提倡“无条件”,我们就会对孩子有太多的苛求和不满,也会造成很多人格成长的悲剧。那么什么是“无条件而又有理智的爱”呢?我认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他所写的一本畅销书《少有人走的路》里面一段话值得借鉴。他说:“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在这里,我所说的“无条件和有理智的爱”大体指的就是这些。

  四、懦弱的丈夫大多是被强悍的母亲培养出来的

  【一】我们的性格总是有意无意的模仿和承袭我们的同性父母

  瑞典著名的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一生拍摄了许多名垂影史的不朽杰作,先后四次捧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世界各国的很多影评人和导演都认为,如果评选电影诞生以来最伟大的导演,前三名当中伯格曼肯定会占一席之地。在这里,我想推荐大家去看他的一部代表作《野草莓》,在这部堪称他最经典的影片中,伯格曼深入地探讨了父子关系。当然,里面也涉及到了本书所研究的一些问题。

  《野草莓》的故事主角伊萨克是位功成名就的医学教授。影片一开始,78岁的老人应邀去一所大学接受荣誉学位的称号。然而,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我们看到的却是老教授不为人知的过去:当年他暗恋的表妹,因为他的不善表达,嫁给了他的堂弟;他早已去世的老婆,因为他的冷漠和寡情,毅然红杏出墙,使他饱受屈辱;他的儿子跟他也关系疏远;更可怕的是,儿子虽然也是医生,却同样继承了父亲的冷漠,与妻子结婚多年,一直拒绝要孩子,为此,妻子差点要跟他离婚。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学教授,伊萨克为何对家人如此冷漠?伯格曼给出的答案是:父爱的缺失。

  影片很大篇幅都是伊萨克的回忆,在老教授最为怀念的童年时光中,父亲的形象是模糊而断裂的,母亲的形象似乎也好不到哪去。伊萨克去接受荣誉学位的途中,跟自己的儿媳去一座老宅探望母亲,在这座好似坟墓一样森严可怖的房子里,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慈祥安宁的老妇人,更像一个欲壑难填的千年老妖,皱纹密布的脸上洒满哀怨,伊萨克的儿媳后来对这位太婆婆有句评价:“一个冷漠如冰的老女人”。由于父爱的缺失,伊萨克表面上似乎是沿袭了母亲的冷漠,实际上,在儿子艾瓦尔德面前他表现出更多的是对父亲的认同,所以当艾瓦尔德听说妻子玛丽安怀孕之后,并未表现出即将要成为父亲的欣喜若狂,反倒恨恨不平地表示:“为什么要让孩子来到这样一个如地狱般冰冷的家庭中?”显然,艾瓦尔德也想把父爱缺失的角色继续扮演下去。

  西方电影界普遍认为,伯格曼的大部分作品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本片也不例外。显然,伊萨克教授是导演伯格曼的自画像,父爱的缺失代表了他不幸的童年,他跟儿子之间冷漠而疏离的关系也是现实生活中他跟孩子们之间的真实写照。

  翻开伯格曼的自传《魔灯》,你会看到一个大师的童年是不幸的: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为人拘谨而刻板,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了近乎残酷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始终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后来,伯格曼的父亲又晋身为皇家医院的大牧师,对此,伯格曼更是觉得,父亲作为神职人员的角色放大了,原本的“父亲”角色却隐匿不见。严厉而专横的他对儿子动辄施以鞭笞和叱骂,却从未给予他父爱的温暖。后来,伯格曼在回忆中一再流露出童年时光对父爱的渴求,以及因为得不到这种爱而产生的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伯格曼在接受瑞典一家电视台采访时曾说:“一种巨大的怨恨横亘在我和父亲之间。”

  这种情结也一直影响着伯格曼的电影生涯,他本人曾经承认:自己的很多电影中都存在父子紧张,母女不和的情节,而其源头都是童年的经历。他甚至把拍电影看作是“跃入童年的深渊”。在《野草莓》中,伯格曼深入探讨了父爱缺失的主题:主人公伊萨克的父亲是缺失的,他自己对孩子的父爱也毫无力量,而他的儿子又继承了父亲的冷漠。在表现母女不和的另一部影片《秋天奏鸣曲》中,多次出现两个女儿痛不欲生的特写,而怀着深深愧疚的母亲则像站在审判席上一样总是处于侧面。在摄影机后面,我分明看到了一生孤傲的伯格曼对父亲无法排遣的恨!

  由于从小得不到父母足够的关爱,伯格曼的性格很扭曲,既敏感、自卑又狂妄、暴躁,他一生结了5次婚,几任妻子都因难以忍受他的古怪个性离他而去。直到伯格曼晚年,他才承认自己对妻子们都很冷漠,并表示出极为深刻的悔意,他说他无论如何也不知道如何去爱他的妻子,哪怕是一个。

  他同子女的关系,也一如《野草莓》中的伊萨克。他有十个子女,数十个孙辈,但每次见面只有短暂的一小时,伯格曼自己也说,他从未想过要一个孩子……这点跟伊萨克的儿子艾瓦尔德的想法惊人的相似!

  据说国内一家电视台曾远赴瑞典采访过伯格曼,包括他的儿子,一个正在电视台工作的年轻人。他对他的父亲不满,说伯格曼很少关心他,就像伯格曼说他自己的父亲一样。

  无论是电影《野草莓》本身,还是作为导演伯格曼的真实人生,似乎存在一种可怕的轮回:父亲对妻子和儿子的冷漠是由于父爱的缺失,没想到儿子在怪责父亲的同时,也在认同父亲的冷漠,并拒绝在下一代扮演父亲的角色。伊萨克和他的父亲、儿子是如此,伯格曼祖孙三代不也在重复着这样的悲剧吗?

  也许,有些读者会惊呼:伯格曼一家是不是遭遇了什么可怕的诅咒?怎么一家三代都如此“冷漠”?其实,倘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伯格曼一家并非特例,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子承父“性”的悲剧也在很多家庭屡屡上演着,只不过我们不自知而已。其实,在父母和儿女的关系中,这是一种“父母认同”,有时候,它就像某些遗传疾病一样根深蒂固。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认同”是一种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心理模式。具体表现在,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模仿和承袭跟我们性别相同的一方的父母【即同性父母】,而在择偶方面却受到父母中性别相反的一方【即异性父母】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的“父母认同”。【不过,如果同性父母在成长中位置长期缺失,我们就会向异性父母看齐。】比如父亲性格坚忍不拔,培养出的儿子一定也是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母亲温柔贤惠,她的女儿长大了也一定是个淑女,反之,父亲猥琐,儿子也伟岸不到哪去,母亲爱唠叨,女儿也是个嘴巴闲不住的人。

wW w.Xia 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曾子航作品集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别指望男人给你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