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 家庭和成长对我们人格的潜在影响(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作者:曾子航

第24章 家庭和成长对我们人格的潜在影响(5)

  幻想是人类心灵世界中一个重要的活动,也是潜意识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或情感需求方面得不到满足,便会在幻想中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或者虚拟出一个圆满的亲密关系。比如安徒生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那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小主人公,每当在寒冷的黑夜中擦亮一根火柴,她的眼前就会出现一个美好的幻觉:一会儿变成衣食无忧的小公主,一会儿又跟早已去世多年却最疼爱她的奶奶欢聚一堂……这种幻想犹如海市蜃楼,使人有充足的勇气支撑着走下去。

  在现实关系中,一个孩子越是在情感上被剥夺、有缺憾,他与父母在幻想中的联系就越紧密。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是被无情地遗弃过,他对家庭的依恋和理想化就越强烈。这种依恋和理想化一旦进入婚姻中,就是希望对方完美无缺,就像自己理想的父母形象。

  可惜,这只是幻想,不是现实,对方的完美只是你虚构出来的,他并不真实,只不过在恋爱中,我们都被爱情的光环所迷惑,如同明星在镁光灯下总是十分耀眼一样,一旦进入琐碎的婚姻生活中,对方的缺点就会像显微镜一样被无穷的放大,于是失望、不满、指责、怨恨全都产生了,这样的婚姻就很难真正和谐,只会整天在吵吵闹闹中度过。另外,被父母过份溺爱而不能自食其力的孩子,也会在婚姻中继续找爸妈。

  为此,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师,闻名于世的“家庭系统排列”疗法的创始人海灵格认为:“如果一个男人还维持在儿子找妈妈的状态,或是一个女人还维持在女儿找爸爸的状态,他们和伴侣之间的爱也许很炽热,但他们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成熟的男女关系。在建立伴侣关系的时候,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其实,他们是想要获得一些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他们寻找的是父母亲。那么他们培育出来的连结关系就会趋向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会碰到这种情况:一个男人寻找一个像妈妈的女人时,会碰到一个按儿子标准寻找男人的女人;又或是一个女人寻找一个像爸爸的男人时,会碰到一个按女儿标准寻找女人的男人。这一类的伴侣也许会有一段甜蜜的日子,但当他们有了孩子后,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极大的困惑,需要艰难的调整。”

  我曾经在一期节目中碰到这样一个较为极端的案例,卢女士长期跟自己的女儿关系紧张,女儿在异地上大学,毕业后想回到父母身边,竟然遭到她的强烈反对。一个母亲竟然想把女儿赶得远远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呢?细问之下我才知道,卢女士一直觉得是女儿夺走了丈夫的爱,导致她被丈夫长期冷落。她把女儿视为潜在的“第三者”。

  也许很多读者难以理解,怎么母亲还会嫉妒自己的亲生女儿?这要从她独特的成长经历说起。

  卢女士出身在一个高级干部家庭,从小父亲就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然而,8岁那年随着母亲的突然离世,一切都变了。身为省级干部的父亲很快续了弦,不久,卢女士的弟弟妹妹相继出世,父亲原先对她独一无二的爱逐渐转移了,让她很不适应,加上她一直不喜欢自己的继母,上中学以后她就开始离开父亲、在学校寄宿,从此她很少再回家,然而,对父亲深深的眷恋依然无法逝去,上大学的第二年,她爱上了她班上的辅导员,这就是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吴先生。

  虽然吴先生只不过比她大五六岁,但为人沉稳、作风踏实,而且很会体贴人,这让卢女士感到很贴心,她形容这有点像一个长期远离家庭温暖的游子一下子找到了回家的路。大学毕业没多久,他们就结婚了。应该说,吴先生是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事业上很有闯劲,四十出头就当上了系主任,后来又做到学校的教务处长,对家庭也很关心,对妻子也很照顾,不是现在流行的那种一忙起来就无暇顾家的所谓成功男士。结婚后第三年,他俩爱的结晶也出生了。起先卢女士还挺喜欢这个女儿,后来发现女儿更喜欢跟爸爸黏在一起,而吴先生也对女儿的成长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渐渐的,卢女士心理开始不平衡了,她觉得丈夫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专注她了,一下班,先问女儿怎么样。而她火爆的脾气似乎也让女儿总是敬而远之,女儿越倾向于父亲,母亲就越抓狂,到后来,甚至发展到母亲一看到女儿就生气,就非打即骂,一般家庭是婆媳失和,丈夫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卢女士家里却是母女紧张,父亲不知所措,没办法,女儿也像当年她那样在中学就选择了住校生活,考大学更是去了异地。但女儿还是记挂父亲,大学毕业想回到家里,卢女士一听就怒不可遏。

  其实,故事讲到这里,稍有点分析头脑的读者就会明白了,卢女士虽然年纪不小了,却是个在心理上未曾充分成长的孩子,她跟女儿之间的紧张关系跟她童年父爱的突然缺失有很大关系。早年她本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但父亲再娶生子,给她带来了深深的失落感,她当初找吴先生,表面上是找一个丈夫,实际上是找另一个父亲,是在吴先生身上找回缺失的父爱。她甚至在潜意识中幻想这辈子吴先生的爱只属于她一人,这就像当年她是她父亲唯一的专宠一样。女儿的降临,打破了这种平衡,吴先生对女儿的“转移视线”让她想到了当年父亲对继母,对弟弟妹妹的“移情”,卢女士身上再次涌起了一种失落感,她感觉自己又被“父亲”第二次抛弃了。

  卢女士的问题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就像前面海灵格分析的那样,她在婚姻中始终是在找爸爸,这不是成熟的男女关系:“这一类的伴侣也许会有一段甜蜜的日子,但当他们有了孩子后,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极大的困惑,需要艰难的调整。”

  如何调整呢?我在现场给出的建议是:让吴先生和卢女士在心理医生的带动下做一次面对面的谈话,让吴先生亲口告诉她:我是你的丈夫,不是你的父亲。我永远不会抛弃你,还会像从前那样一如既往地对你好。女儿终究是女儿,是我们共同的女儿,她不是我们的第三者。我们要一起对她好,而不是要排斥她,敌视她。我也建议卢女士的女儿要学会跟母亲沟通,打开母女之间多年的心结。

  其实,这种女儿找“爸”,儿子找“妈”的婚姻之所以屡屡触礁,还在于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当其中一方在另一方面前总是表现出父亲或母亲般的威严,企图去教导、促进和帮助另一方时,对方就有被束缚和管教的不自由感。或者当一方总是表现出像孩子一般的无助、无知、无聊,总想依赖、依靠、依托对方时,对方也会感觉总要背负沉重的包袱一样难以为继。

  每一个成人都曾经经历过被养育、被教导的过程,无论想怎么样重复这一过程,都会对爱造成伤害。所以,可以想象到,如果伴侣中的一方受到的只是小孩那样的“礼遇”,他就会像小孩子那样用反叛家庭的方式从亲密关系中挣脱出来,并在这个关系之外寻找自由。因此夫妻之间的冲突大部分是因为一方用对待小孩或对待父母的方式对待另一方。我曾在上本书《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一书第三章中谈到,幸福美满的婚姻应该是夫妻角色的多种转换,而不是其中一方总在扮演父母,另一方总在扮演小孩。只有这样,夫妻才和谐,婚姻才稳固。

  四、父母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尊重

  【一】我们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不断得到爱,又不断分离的一生

  父母培养孩子、教育孩子、疼爱孩子,按照心理学的说法,等于从小在孩子的内心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内在关系模式,这个内在关系模式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让他和谐健康,自信自强。这也是他将来成功走进社会、组织家庭,处理人际关系,融入感情关系的基础。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

  最重要的是两点:爱与尊重。

  所谓爱,指的是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就是前面我提到的“无条件和有理智的爱”,光强调“无条件”,不强调“有理智”,就会变成溺爱,相反,只强调“有理智”,不强调“无条件”,就会变成“戾爱”,这个词是易中天先生发明的,他在《闲话中国人》一书中提到中国的父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孩子的教育以严格、严厉甚至严酷为主,讲求“棒打出孝子”,这样的父母虽然也爱孩子,但这种爱太过暴戾,让人不寒而栗,比如药家鑫的父亲对孩子就是一种“戾爱”。最后把一个好端端的孩子给吓成了“杀人犯”

  所谓尊重,就是指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孩子不是父母身边的附属品,不是父母眼中的一张白纸。从一出生他就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性,这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内在的小孩”,这个“内在的小孩”存在每个孩子乃至成人的心中,是不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这个“内在的小孩”,父母应该学会引导他,呵护他,而不是操控他,压制他。因此成熟而理智的父母在给孩子足够的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适当的跟孩子分离。所谓尊重,既是尊重孩子的独特性,也是让他在逐步长大以后从父母的身边分离开来。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基础,只有父母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我们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不断得到爱,又不断分离的一生,爱和分离构成了人生的两大主旋律。

  我们出生以后,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上学以后,我们得到了老师、同学的爱,工作以后,又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和社会上各种各样朋友的关爱,恋爱结婚,我们又获得了生命中另一半的爱,将来我们有了下一代,我们在给孩子爱的同时,也得到了孩子对我们的爱。没有爱,我们的心灵将无法长大,没有爱,我们的天空将阴云密布,没有爱,我们的世界将了无生趣。

  我们的一生,在不断得到爱的同时,也在不断经历分离的痛苦。

  第一次分离的痛苦来自婴儿。随着呱呱落地的那一时刻,每一个出生的婴儿都遭遇第一次痛苦的分离:他离开了母亲温暖舒适的子宫,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所以他要放声痛哭。没有这一声哭,一个新的生命不会因此诞生。

  在孩子三岁之前,是离不开母亲的,饿了,妈妈会给他吃的,冷了,妈妈会把他紧紧抱在怀里,他需要什么,妈妈都会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但很快,婴儿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这个心理上的分离比分娩过程还要痛苦。所以每当婴儿醒来,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就会哇哇大哭,这就是对分离的恐惧。慢慢地,他们开始接受“妈妈是妈妈”,“我是我”的概念。但是,他们仍然无法接受妈妈会离开自己,哪怕是去工作,去上班,去做饭。所有做过父母的都知道,幼儿园小班开学时,第一次彻底离开家的孩子们总是哭成一片,总是喊着要找“妈妈”,这就是分离带来的疼痛感,即使这种疼痛是暂时的。

  然后,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是伴随着与父母的进一步分离,上小学中学,我们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会渐渐让位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进了大学,我们会住校,参加工作,我们甚至会告别父母,去异地他乡闯荡漂泊,直到最后,我们会彻底离开那个生我养我的原生家庭,组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新家,我们真正成熟了,这种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跟父母的分离,再往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要逐步教他们体验分离、学会分离。

  婴幼期我们都在父母温暖且安全的怀抱里茁壮成长,我们就像口香糖一样黏在父母身上,如果父母一旦不在视线之内超过24小时,我们会害怕,会哭泣,到了童年期,我们开始慢慢学会从母亲的怀抱中挣脱出去,我们会说话了,会走路了,然而,随着青春期的来临,我们越来越渴望独立,越来越向往从父母24小时无时无刻的不在的视线中逃离,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裸猿》一书的作者莫里斯形容:“从身体接触的观点来看,这仿佛是体会第二次降生,家庭的子宫像母亲的子宫一样被放弃了”。亲密行为的原生序列是抱紧我、放下我、别管我,当一个年轻人走入社会、离家居住以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开始谈情说爱,开始在为组建新的家庭而奋斗,其实这是新一轮亲密行为的重演:陷入热烈中的情侣时刻不离,仿佛哺乳期的母婴,男人往往承担母亲的职责,照顾女友,保护女友,而后者更像随时躺在母亲怀中的婴儿,很多女性在被对方拥抱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抱紧我”,有时,他们还互相以“宝宝”“宝贝”互称???此时,恋爱期的亲密行为与婴儿期是多么的相似啊!跟孩子依赖母亲一样,两性之间彼此交织的依恋纽带开始形成,为了强化这种依恋效果,恋人【尤其是女方】会把“抱紧我”的信息强化为“永远不要离开我”,一旦稳定的感情关系确立【如进入婚姻状态】,我们往往不再习惯于整日的耳鬓厮磨,我们需要亲密中有独立,热烈中有冷静,这就有点像童年期孩子对父母爱说的一句话:“放下我”,此时,第二轮的婴儿期开始让位于第二轮的童年期。此时,恋爱期日益浓烈的亲密行为开始慢慢降温,倘若夫妻之间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摩擦、乃至频繁的吵架和长时间的冷战,甚至导致婚外恋,严重者则以离婚收场。

  可以说,爱和分离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两大关键词。我们首先需要爱,没有爱我们无法真正长大,无法建立正常的人格,其次我们需要分离,没有分离我们就无法真正成熟,无法成为自己。没有分离父母就不会真正的尊重孩子的独特性,不会真正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如果只有爱没有分离,这种爱就会变成绳索,让人窒息,失去自由,如果只有分离没有爱,一个人则会变成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儿,安全感、信任感都会严重缺失。

  前面我曾谈到过早的分离会给一个人带来不可避免的童年创伤。然后,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拒绝分离,一直跟父母像强力胶一样的黏合在一起,也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拒绝分离,其实就是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如今很多家庭中出现的啃老族、婆媳不和以及夫妻之间查对方的短信,进对方的邮箱,一吵架就又哭又闹寻死觅活,都是在跟父母成长过程中缺少独立性、自主性,从而导致不懂得如何跟恋人、配偶相处的结果。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曾子航作品集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别指望男人给你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