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爱与性的实验报告》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关系论 (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作者:小庄

第7章 关系论 (6)

  在管理学上,这个概念被拓展为一种可借鉴的态度,即凡事不可期望过高,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但道理好说,实践却相当难,脑腔容量在过去几百万年内提升了两倍的人类,无论在工作或是生活中,其实都没法真正规避这条魔鬼定律的困扰,而面对相应的后果时还是要悔不当初。我在查阅中没有发现很好的物理学模型可以解释这一复杂问题,因为它其实还比较麻烦地涉及了行为预测和决策判断,绝不是单学科可以搞得定的。看到有个说法,如果一个人老是被“墨菲”光顾,那么或许就应该考虑其大脑是不是存在颞叶症状群,这是病理性的原因了,由于颞叶为听觉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味觉中枢所在地,倘使功能不佳就会影响主人在生活中的种种感知以至决策,正所谓“点背不要怨社会”。

  回到我的编导哥们儿,你可以说他运气差是差了一点儿,但我相信如果他在整个过程中稍事察言观色,不要一头热,一定能更早捕捉到不利于自己的信息,早下决断,或是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一本叫做《打破墨菲定律》的书告诉我们:遇到约会企图屡屡受挫的情况时,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就是放弃这项计划。

  当我们都已成为过往的囚徒

  你在想什么……你在想什么,你,在想什么?

  算了,不管你想什么,我选择自己最不大吃亏的方式来。我依稀记得,自己经历此生最折磨的分手事件之一时,有过怎样的挣扎。

  对方和自己都是极端强调自我的人,邂逅在偶然的一次工作合作谈判中,发现气质好相近,互生亲近感进而联系,空窗期的我当然一头栽了进去,初初,有些碍于彼此的身份和复杂的公司利益,二人约定保持为秘密恋情,在人前只以熟人相见。

  但自此就开始陷入无尽的烦恼。

  每每要向人介绍这是我朋友某某时,总有一种说谎的罪恶感,因为昨夜这位“朋友”还和自己在床榻上无尽温存;好不容易找名目欢度个周末,总是鬼鬼祟祟,弄得如同偷情一般。此外,最最糟糕的,不知为何,总觉得对方十分享受这种状态,乐得不用尽责,安抚工作也做得不好。

  终于有一次,工作完后聚众K歌,席间一个年轻女孩唱着唱着就把头倚到了“朋友”的肩头,半天也不肯下来,我当时真有上前去一人一个耳刮子的冲动。忍无可忍,第二天打电话过去,勒令摊牌。这场争斗遂以拉锯战的方式展开,拖了半年多,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

  当中一点点揭露出来的生活真相和人性事实,让人唏嘘得简直要死。

  此君自称有一前妻,在另一城市,带着小孩,自己隔几个月就要飞过去看看小孩。而老家两方父母均观念守旧,是断断听不得儿子儿媳或女儿女婿两人已经分开的说辞,因此还要借着形式感把不存在的关系虚拟撑下去。但,真正的困惑在于,如何就能相信,确实就是“前妻”了而非杜撰?难不成要他把离婚证明当面呈上并验明并非伪造不成?作为现代知识女性一名,也曾十数载读书写字红袍加身,我自认开不了这个口,只能对此保持沉默。这厢我也有自己的问题,念念不忘情的前男友倒已经离婚成功,正在努力挽回昔日恋情,鲜花晚餐,各种邀约一齐来,势头十分凶猛,忍不住就要应允他一回,且动不动在见面时弄得心神摇曳。

  就这么和现任放手吧,两人却都不甘,隐隐地,觉得对方身上还有令自己非常在意和不舍的东西。所以,反反复复,在不断的澄清和进一步升级的吵架中苦捱,刺探对方,刺伤对方,时好时坏,直至精疲力尽,不可开交。经历了这一回,方清楚体会到所谓恋爱中的“囚徒困境”。

  经典的“囚徒困境”是来自博弈论中的一个想定,据说是在1950年,由美国军方智库兰德公司的几名专家拟定,具体如下——逮捕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有罪,于是将他们分开囚禁,分头审判,并均等地提供以下相同选择:第一,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指认者将实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第二,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则同样判监半年;第三,若二人都互相检举,则同样判监2年。

  这个设置端的是考验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在多大程度上,我们敢相信对方对自己绝对忠诚,不会投机背叛?对应到一段恋爱关系中,这个问题便转化为,在多大程度上,我们敢为对方放弃自己所受的诱惑,不为胁迫所动去坚守现在的情感?一般而言,一方背叛、一方倒霉的第一种做法更多发生在年轻人参与的爱情,而更天真的那个人会从这当中吸取教训,知道世界的残酷。第二种做法,可参考经典影视文学作品对号入座,这里不再赘述。大多数人,成年人,有过去的成年人,想来,恐怕都会选择宁可负对方,而不能为对方所负的第三种做法吧。

  恰如唐纳薇和故事男主角所为。

  亦美亦罪亦庄亦谐

  遥记当时正年少,你爱说谈我爱笑。我身边朋友当中,有两对夫妇可以称得上人间极品。

  A太太长得美艳动人,A先生十分男人气,稍稍带点孩子般的天真。他俩在人前的状态,永远是A先生充当一个欺负弱小女子的“恶霸”,A太太则假装接招,引来旁人看不过眼拔刀相助,最后一起挥刀霍霍向A君,场面非常欢乐。而我们也暗暗感激这对善良可爱的夫妇,有他们参与的聚会,从来不用担心“冷场”二字。

  B先生和B太太看上去都是简朴的人士,外形上并不引人注目,却也颇有自己低调的风格,比如衣服从来不穿“无印良品”以下的牌子。他们是天衣无缝的冷双簧,哪怕B先生面无表情地讲了个全桌没有其他人能听懂的笑话,B太太也能笑眯眯地给我们逐个解释过来,最后一起达到很high的同乐乐。

  毫无疑问,AB两家都是众口一词的模范夫妻,私下里我们也经常会去向两位太太讨教如何能修炼成这么和谐的家庭格局,A太太银铃般悦耳的解答和B太太文静含蓄的剧透,均不约而同地表达着同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的男人懂幽默啊,和这种男人在一起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两性关系中,女人能否领略和配合男人的幽默诙谐,会是很重要的一条衡量融洽与否的指标。一般来说,在和男人的聊天中,女人回应的笑越多,说明她被他吸引的程度越深,而男人也会因此而觉得对方更有魅力,因为她“也懂幽默”。

  从这一点上来说,男性充当的是幽默制造者,而女性担任了幽默响应者。这和进化中形成的男性作为追求一方而女性作为挑选一方的角色地位相一致:追求方必须花尽心思去讨好挑选方,但倘若对方实在不解风情,也就掉头而去另觅佳人好了,不必多情却被无情恼下去。2006年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在选择短期伴侣的过程当中有趣比有钱更讨好,而在长期伴侣方面,有趣和有钱也是基本上等量的两个条件,所以我们看到好莱坞电影里穷小子经常能够抱得美人归,真是一点也不奇怪。倘若你是男士一名,说不定现在已经牙痒痒地想起上个情敌果真就是比自己能多说几句俏皮话而已……

  但幽默也非能包揽一切,某些情况下,男性的幽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就唐纳薇本人而言,绝对不愿意和一名太热衷于调侃的男士交往,因为,非常危险的一大隐患是:我们会陷入对攻,无论是讨论去看《盗梦空间》还是《山楂树之恋》,或国庆假期是去海边还是家呆着,都将上升到形而上的价值观争论。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萨姆.夏斯特(Sam Shuster)在2007年曾以统计观察证实,幽默的人往往体内睾丸激素水平较高,有着攻击性一面,在男性身上,玩笑和诬蔑差不多只有一线之隔。当然这个研究是针对普遍人群作出的,并没有特意针对两性搜集数据。说到男女相处之道,另一来自十年前的研究也许更说明问题,199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凯瑟琳.科汉(Catherine Cohan)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托马斯.布拉德伯里(Thomas Bradbury)分析了60对夫妇18个月的婚姻生活,考察他们的自我报告,以及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时日常对话的录音。结果发现,在一些重大的变故来临之际,男人的幽默可能是导致问题恶化的重要原因。他们试图逃避问题,试图淡化谈话的严肃色彩,都是最最要不得的态度。也就是说,当需要他正经一点像个男人那样解决问题之时,使用幽默方式的人与不使用幽默的人相比,前者18个月内离婚或者分居的比例更高。

  对角结构最是稳定

  如果你爱我,就带我见见你最好的朋友吧,还有ta的ta。加班到八九点,突然接到一个短信:出来,请你看《将爱》。颇踌躇了一番,开始运算分析:这昏天黑地的战斗中,逃出去看个晚场电影当然是很好的放松方式,可压在手边的一堆案子怎么办呢?so,还是断然拒绝了。战斗告一段落,华灯里,CBD左右浮现的广告牌,都是半张半张——徐静蕾和李亚鹏的脸。

  于是一些关于文慧啦杨铮啦若彤啦雨森啦小艾啦的故事,再度袭上心头。

  其实说到那连续剧,我倒没怎么完整看过,最多不过暑假里回家,遥控器搁在手边频频换台,偶尔能瞥见几眼,知道讲的是年轻大学生之间交错甜涩的情情爱爱,青春扑人的小儿女岁月。我们都曾这样年轻过,我们也都是这样长大的。那些刻骨的气息,微微一个摇晃就会溢出来。

  人们视之为经典,只因它也曾属于生命里一部分。

  到现在都还记得,在大学里,都是一窝蜂恋爱的——A男爱上了B女,A男的室友爱上了B女的室友,B女室友的高中同学某次串校来耍,就和A男所在社团的搭档对上眼了……如此ABCDEFG的下去,正所谓线性渐进。

  那时候流行一个词:四人约会。

  关于这种状态,落到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又是一个绝好的关系分析模型,对此大加研究的还不乏其人。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理查德.斯莱彻(Richard B. Slatcher)就属于热衷人士之一,他在2010年向《人际关系》(Personal Relationships)期刊投递了一篇该方向的实验报道兼综述,一直上溯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一些相关研究。其中论述道,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情侣之间能否深度介入对方的社交圈并被接纳,将直接影响两人之间的情感稳固程度,所以很有必要展开这方面的调查分析以求佐证。理由听上去很是正点,而且这篇十九页的论文标题更是正点,叫做《当哈利和莎莉遇见迪克和简:在情侣对之间生成亲密接触》。

  斯莱彻专门为此设计了一个循序发展的检验。他和同事从Facebook以及其他社交网站上召集来60对恋人。当中白人、亚裔、黑人、拉丁裔的比例都差不多,年龄在19~26岁之间,让他们通过自由交谈(45分钟左右)形成疏离或亲密的联系,并追踪调查其后在这些恋人对之间的友情发展,同时也用问卷形式跟进恋人之间的感情进展或退化。最后有大约53对基本完成了整个过程。

  这个实验的前提之一是,确认所有参与者和伴侣都处于认真的交往而非逢场作戏,此乃保证实验可靠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自我延伸(selfexpansion)的模型假设,由两位姓Aron的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们认为,当两个人开始一段亲密关系之时,就自然而然有了一种把对方纳入“我”的倾向,包括ta的身份、信仰、感觉、个性、资源,乃至喜好厌恶都变得和自己有关。

  实验最终得出了三个结论:首先,恋人对如能在一个更暴露于公开环境的状况下彼此交谈的话,对与对之间更容易卸下防线,结成为较亲密的朋友,如果只是在饮料台前匆匆问句好的那种,则不大可能有进一步交流;其次,和恋人一起进入大圈子,会让另一半有更多的亲密感(君不见,越是大众场合下情儿们搂搂抱抱得越是欢乐);第三,这种社交调节的正面影响非常明显。

  如此看来,当年四人约会乃至六人约会的流行,不可谓没有道理。

  论文的最后部分也毫不掩饰地指出了这种状态的负面因素,很显然的,《将爱》也揭示了,就像我们在大学里屡屡上演的事件一样,A男很有可能一顿饭下来,对B女室友的高中同学存了念想,当时不能说,只偷偷存了电话号码……之后的之后,你可以想象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嗯,这就是人性。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小庄作品集
爱与性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