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3章 作为医学博士的他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叶永烈

第63章 作为医学博士的他

  在林俊卿的客厅里,除了两架钢琴外,我看到墙上高悬着一个金字红匾,上镌4个篆字:“仁心仁术”。匾首写着“俊卿大医师”。送给林俊卿的“妙手回春”之类的横匾,不止这一块。那些,都在“文革”中被扫荡一空,唯有此匾又硬又重又大,毁掉也不易,幸免于难。

  林俊卿说起这块匾的来历:有一个肺病病人,两肺空洞,濒临绝境。他把这垂危的病人用新药治好了。人又健步如飞了,用这块红匾,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是的,是的,林俊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夫,货真价实的医学博士。

  如果说,他走上艺术之路,是受了母亲的影响,那么他走上医学之路,不能不说是父亲的影响。

  林俊卿祖父,本是福建南部漳浦县的贫苦农民。有一次,他从牛背上摔下来,断了好几根肋骨,丧失了劳动力,不能再在田里卖命了。为了糊口,他历尽艰辛,后来总算当上传教士。

  他懂得知书识字的重要,勒紧腰带,也要送孩子上学。

  林俊卿的父亲从农村到厦门时,半道上,窜出一只疯狗,咬得他的小腿鲜血淋漓,被疯狗咬过以后,会得狂犬病的。村里的人为了救他,用火红的烙铁烫他的伤口,据说这样可以烫死病毒,保全性命。他的命总算保住了,从此却在小腿上落了个大疤。他刻苦地读书。后来,到上海半工半读,考上圣约翰大学,攻医。毕业以后,成为医生。他希冀儿子跟他一样,也做个医生。每当俊卿念书偷懒,他就卷起裤管,指着伤疤说:“当年,我求学的时候,走的路是多么艰难呵!”

  不负父望,1932年,林俊卿考入南京的金陵大学理学系医学专修科。当时,南京是首都,金陵大学是名牌。1935年,他考入北京著名的协和医学院。1940年,美国授予他医学博士学位。那时候,他才26岁。

  他在协和医学院,学的是小儿科专业。毕业了,他来到上海,成为一名小儿科医师。他也做过妇产科医师、外科医师、内科医师、肺科医师。

  新中国成立后,他半天在自己的诊所工作——他是一位开业医师,还有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他兼那儿的校医。有时,他应邀登台演出。他像魔术师似的,一会儿是开业医师,一会是校医,一会儿是男中音演员。好在他浑身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自行车的轮子不断地转着,东奔西跑。嘿,他一点也不在乎,还边骑边哼哩。

  1953年,中国艺术团出访东欧。听说林俊卿擅长唱外国歌曲,便聘请他为该团成员。这时候,唱歌成了他的专业,而医学倒成了他的业余爱好——艺术团的演员们,有了什么病,他可以略施小技。

  在4国巡回演出后,林俊卿打响了,成为一位深受欢迎的歌唱家。回国后,文化部领导找他谈,希望他弃医从艺到音乐学院工作。

  林俊卿没有答应。他到底是医学本科的毕业生,他愿以医术报效人民。

  不过,小儿科的医生,肺科的医生,不算少,最匮乏的,莫过于医治演员职业病的医生。

  上海音乐学院的一位青年歌手嗓子坏了,连说话都感到困难,更谈不上唱歌。这意味着这位青年歌手的艺术生命要结束了。

  文化部领导对林俊卿说,你能不能把她的嗓子医好?

  林俊卿的答复是“试试看”。

  林俊卿教这位青年,用咽音发声。5个月过去了,奇迹出现了:她,居然恢复了歌唱能力!

  这件事与其说给了青年歌手以莫大鼓励,倒不如说,使林俊卿沉浸于成功的喜悦之中。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运用他的医学知识,运用他的歌唱经验,寻找一条使失声复得的道路!

  一传俩,俩传仨。找林大夫治疗嗓音的演员,越来越多。文化部鼓励林俊卿从事嗓音科学研究,向周总理写了报告,周总理亲笔批给了8000元,让林俊卿置办仪器,购买设备、书籍,作为嗓音科学研究经费。

  林俊卿被深深地感动了,他逢人就说:“一位国家总理,日理万机,还亲自过问一个普通人的研究工作,这在别的国家恐怕是少见的。”

  不久,文化部领导决定成立新中国第一个声乐研究所——上海声乐研究所,任命林俊卿为所长,给予一级教授待遇。

  白底黑字的“上海声乐研究所”牌子,在上海武康路一幢房前挂起来了,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在这儿接受咽音练声法训练,“哎——咿——嗯——”,林俊卿带领学员们喊嗓,每天喊几千次。

  所谓咽音,就是经过训练,使咽部能够收缩的“发音管”,发出高而亮的声音。对于声带已经有病变的人,用咽音可以掩盖声带缺陷,使演员同样能够发出响音和亮音。因此,用咽音练声,既可以使失声者重放光彩,也可以使一般的演员大大增强发高音的能力,增强歌唱的持久力。

  当年,林俊卿从意大利音乐家,学得了咽音唱法的真谛。如今,他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形成了自己的咽音练声科学体系。他对每一位学员的嗓音变化,都做了详尽的文字记录,还用磁带记录,作为研究资料。

  这位医学博士,从生物学、解剖学、心理学、音响学的角度,探索咽音法的科学原理,整理自己的经验。1957年,受丁西林的推荐,他的《歌唱发音的机能状态》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60年,由周巍峙推荐,他的《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及纠正方法》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63年,经石西民推荐,他写的《歌唱的科学基础》一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来,此书被台湾翻印了5万册。

  自从上海声乐研究所建立之后,出现了本文开头“报刊文摘”中所列举的种种奇迹。1960年,著名“程派”青衣新艳秋在林俊卿大夫指导下,用了10个月时间,恢复了嗓音。正巧,周恩来总理路过上海,王昆带新艳秋去见总理,当场唱了一段。总理听了十分高兴,便详细询问了情况,赞扬林俊卿的咽音练声法确有奇效。

  周总理的话,如重锤击鼓,鞭催快马。林大夫懂得,这意味着,他的路走对了!他,跃马扬蹄,前进!疾如风,迅如电。

  林俊卿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上海声乐研究所。截至“文革”前,他作出了以下贡献:

  使70多位青年歌手,显著提高了歌唱能力;

  使80多名戏曲学校的儿童学生顺利度过“变声”关;

  使几十位严重失音的老演员、老艺人重获艺术青春。

  他,被光荣地评为“上海市文化界先进工作者”。

W W W.XIAO 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叶永烈作品集
小灵通三游未来中学生必读名家:一百个问号之后出没风波里钱学森传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陈伯达传中国科幻小说经典毛泽东与蒋介石江青传她,一个弱女子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奇怪的“病号”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邓小平改变中国白衣侦探蹦蹦跳先生哭鼻子大王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