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升迁就学曾国藩》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章 青蟒出身的奇人 (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升迁就学曾国藩》 作者:南浦云

第1章 青蟒出身的奇人 (1)

  1.窝囊父亲斗气

  大清嘉庆十六年(1811)十月十一日亥时,湖南长沙府湘乡县荷塘乡白杨坪一家曾姓富户的少奶奶临盆待产,全家上下忙忙活活,唯独这家的老太爷——七十多岁的曾竟希老爷子一个人没事儿做,躺在房里昏昏欲睡。蒙眬间,忽然看见一条大蟒蛇爬进屋里,到处蜿蜒盘踞,这条蟒蛇也怪,在屋里转了一圈,就爬到曾老爷子身旁,盘起身子,抬头冲他吐着芯子。

  按说这样的东西着实吓人,可不知为什么,这时曾老爷子心里却不觉得怕,见这大蟒性情乖顺,浑身的鳞片金光闪闪,觉得好奇,伸手去摸,这一探手,却忽然打个愣儿,醒过来,见屋里照样灰蒙蒙的,哪有什么大蟒的影子。倒是外面人来人往,闹哄哄的,于是披衣起身出来。刚出门,只见那条巨蟒赫然正在院里,前半身已经爬到房檐上去了,后半截身子还拖在地下。这一下几乎把老头儿吓得叫嚷起来,可再一细看,原来是院墙边的一株百年老藤。此时夜色昏黑,月影半明半暗,自己看错了。

  也在此时,黑暗中传来一阵婴儿响亮的啼哭。老伴儿喜滋滋地跑来告诉他:孙儿媳妇给曾家添了个大胖小子!

  不大会儿,孩子被包裹停当抱到了上房。曾竟希和儿子曾玉屏、刚当了爹的孙儿曾麟书都过来,围着这个刚出生的曾家长孙看个不够。这时曾老爷子想起刚才做的梦,就讲给儿孙们听,众人一个个惊疑不定,不知是吉是凶。到底还是孩子的父亲曾麟书读过几天书,知道些典故,就说:“听说唐朝有个大将军叫郭子仪,他出生时,也是有人看见蟒蛇进屋,难道咱们曾家的这个伢崽将来也要做大将军?”所以说“读书”真是有用,就算不能靠它做官发财光宗耀祖,至少关键时候还可以拿来凑个趣儿。曾麟书一句话把大家说了个皆大欢喜,当下给孩子取了个乳名叫“宽一”,“宽”是宽心,“一”代表这孩子是曾家的长孙。

  这个伴着“蟒蛇”之梦出生的胖小子,就是日后大清国的一代名臣曾国藩。

  说起曾国藩出生的这个小小的白杨坪村,村子不大,挺穷,识字的人也不多,曾家在村里算是首富,可真要拿出来算算,其实也没多富裕。

  曾家早年是从衡阳迁到湘乡的,到曾国藩这一辈儿,已经在白杨坪住了九辈子,从小家小户慢慢积攒起一些田地房屋,成了村里的富户,却从来没出过一个读书人——不是没出过读书人,而是根本就没有人想过要读书。

  湖南地方河大山深,田少人多,交通闭塞,周边又和少数民族地区相连,自古以来就战乱频繁,百姓贫苦,当地人矫健好斗,以强悍倔犟闻名,而曾家在这座村子里又是出了名的厉害人。其中最彪悍的当数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

  曾玉屏这人身强体壮,心粗胆大,小时候不务正业,胡吃海喝,和一群地痞到处鬼混。后来年龄大些,人渐渐懂事了,不再乱混,倒把一份家业打理得蒸蒸日上。而且这人身上有些侠气,好管闲事,村里平时有个小争小执的,他都喜欢出头主持公道。可曾玉屏性格粗鲁,没什么文化,说话办事常常弄不到点儿上,村里的乡亲当面不说,背后戳他脊梁骨,笑话他。曾玉屏很要面子,知道别人笑他不读书,就下决心让自己的儿子曾麟书上学,要考个功名,堵全村人的嘴。

  于是从这一辈儿起,曾家出了第一位“读书人”。

  之所以在“读书人”三个字上打了引号,是因为这个曾麟书,把“书”读得着实郁闷。

  像曾玉屏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很多。这些人心地不坏,可人太粗野,根本不懂得教育孩子。在家里一个不顺心,不管是老婆、孩子,他张嘴就骂抬手就打,结果把个曾麟书收拾得像耗子一样,窝窝囊囊,三杠子砸不出个屁来。学业上也是一塌糊涂,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考了个秀才。曾玉屏是恶狼一样的脾气,见儿子这么废物,更是什么话难听说什么,经常当着一大群乡亲的面辱骂儿子。越这么着,曾麟书就越没出息。

  眼看曾麟书是毁了,这父子二人都把注意力转到了曾家新出生的长孙曾国藩身上。

  小时候的曾国藩也是猴淘猴淘的,而且脾气像他爷爷,胆大心狠,不让着人。九岁那年,有次父亲到一个富户家里做客,曾国藩也跟着去了,结果为了点小事和主人家的孩子吵了起来。主家护犊子,把曾国藩骂了一顿,曾麟书也不敢帮儿子说话,曾国藩就记了仇,临走时偷偷把主人家的鱼缸给砸了。

  又一回,曾国藩和几个孩子一块儿到庙里淘气,结果把塑像搞坏了。曾麟书只得又上庙里赔情,重塑了泥像,回家少不得说孩子几句。想不到曾国藩就此恨上了这尊泥像,一有工夫就跑去“欺负”它一顿。

  男孩子嘛,小时候淘气也不奇怪。但在不知不觉间曾国藩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懂事了。

  曾国藩的懂事,是从心疼父亲开始的。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是个不幸的人,活得很窝囊,因为学业失败,他的一生彻底毁了。从父亲身上曾国藩明白,自己必须自强,必须上进,一定要考取功名,这样才对得起爷爷,对得起父亲,对得起曾家列祖列宗,更重要的是,对得起他自己。

  曾国藩真正立下做官的志向,而且开始努力进取,应该是在十岁左右的事,从这一年起,他在学习这方面就再也没放松过。可到底是谁使这个皮猴儿一样的淘气孩子开了窍?不是粗鲁的爷爷曾玉屏,也不是窝囊的父亲曾麟书,在曾国藩身边另有一位高人。

  她就是那位几乎从不为外人所知的母亲。

  2.休想再欺负我儿子

  话说曾国藩七岁那年,过年的时候舅舅划船来接曾国藩的母亲江氏回娘家,江氏就把曾国藩带在身边。船划到半路,小曾把手伸到水里去玩,一不留神掉到河里去了!立刻被河水冲出老远,幸亏这孩子手快,一把抓住了横在水里的一截树干,舅舅赶紧划过船来把他拉了上去。

  这一下子把所有人吓得魂飞魄散,到了外婆家赶紧张罗着给孩子换衣服,煮姜汤,这时候曾国藩的母亲江氏忽然对大家说:“刚才真是怪事,宽一掉下水的时候,我明明看见一条大蛇游过来,怎么就变成树干了呢?一定是这条大蛇变成树干救了我儿子的命啊!”一句话把所有人都惊呆了。

  早年曾国藩出生的时候就有“蟒蛇投胎”的传说,可那毕竟只是个梦,没什么人信。可这回“蛇精救宽一”却是孩子的母亲和舅舅亲眼看见的,这还假的了吗?

  从此曾国藩声名大噪,村里人都认为他绝非凡夫俗子,再坏的孩子也不敢随便欺负这个又瘦又小又蔫巴的小宽一,就连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曾玉屏也对自己这个小孙子又气又畏,哪里还敢任意打骂?后来曾国藩再闯祸惹事,或者学业不精,曾玉屏都不敢像对待曾麟书那样对待他了。

  这么说,曾国藩的母亲讲这个故事,八成是故意的,她要挽救这个儿子。

  小曾出生时,曾家老太爷梦见蟒蛇,这是偶然的。但小曾的母亲说 “看见蟒蛇精救人”,却有她的一番心计。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曾国藩的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奇女子,也是曾国藩一生真正最敬爱的人。

  这位夫人姓江,有一个小名叫“怜妹子”。为什么叫“怜妹子”呢?

  原来当时乡下风俗重男轻女,歧视女婴,江氏出生时,父亲一看她是个丫头,二话不说直接扔到了床底下,想让她自己悄无声息地死掉。想不到第二天弄出来一看,小丫头不但没死,还活得挺好。老父亲总算还有一丝人性,这才给她一口粥喝,好歹让她活了下来。

  你想想,就这么着才活下来的一个女孩子,她是怎么长大成人的?

  从小就做饭挑水,纺线织布,农田菜地,屋里屋外没有她做不了的活计,也没有她吃不了的苦。表面上爱说爱笑,手脚麻利,其实倔犟刚强,而且极有心计。在那个年代,她一个妇道人家自然欺不了人,可别人也休想欺得了她。自嫁进曾家,江氏先后养大了五男四女,九个孩子身上的每一寸布,嘴里的每一口食全是她一人操持,一生没服过软,没求过人。和她那个懦弱迟钝三杠子砸不出屁来的丈夫在一块儿,真可谓相映成趣。

  嫁进曾家这些年来,江氏眼睁睁看着凶悍的老公公对自己的丈夫打骂欺压,可她一个当儿媳妇的能怎么办?现在眼看曾国藩慢慢长大成人,她决心不让自己的儿子落到丈夫那样悲惨的下场,所以抓住曾国藩掉进河里的机会,刻意编出了这个传说。

  显然,江氏清楚,在曾国藩真正成为大人物之前,在村民们眼里,他是不是“蛇精投胎”根本就不重要,唯一会把这事放在心上的只有曾国藩那个霸道的爷爷曾玉屏。——你这个乡下土霸王,欺压我丈夫我认了,可你别想再欺负我的儿子!

  确实,如果小曾也像他父亲曾麟书那样在棍棒、拳头和恶毒咒骂中长大,我敢保证,今天的史书中绝不会出现“曾国藩”三个字——因为这孩子从小就废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少年时的曾国藩,真是个幸运的小孩儿。

  3.不当疯子,也绝不做傻子

  在乡下孩子里,曾国藩算是开蒙比较早的。五岁识字,六岁入私塾,读过书的父亲给他取了个学名叫“子城”,字“伯涵”。

  曾子城……这名字咱们今天的人听起来没什么感觉,因为名字很古朴,又不知其所指。

  城,是引“公侯干城”之典,意思是说小曾将来大富大贵,封为公侯,保家卫国——说实话,这名字取得还真准确,把曾国藩后半辈子的活动都包括进去了。但问题是,这“子城”二字又呆又俗,土头土脑,好像从西汉古墓里挖出来的一样。从这上面就看出,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实在是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倒霉的是曾国藩这孩子偏偏就落在书呆子手里。因为从七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学着做八股文章起,他的老师就一直是他的父亲曾麟书。

  曾国藩是曾家的长孙,身上凝集着两代人的希望,湘乡曾家九辈子的荣耀全靠他了。所以曾麟书对儿子可真是下了大工夫,从早讲到晚,趴在他耳朵边上手指着书上的字,就那么讲!不懂,再讲,还不懂,还讲,直到懂了为止。不但在私塾里这么讲,就是带着他出门也要讲一路,甚至晚上睡觉躺下了,黑灯瞎火还要讲几个钟头,直到曾国藩“完全弄懂”为止。

  在这种“扯棉絮”式的高压教育下,曾国藩早先那种猴儿淘的性格渐渐被磨光了,成了一个闷头闷脑、沉默寡言的孩子,由于只念书不运动,身体一直很弱,病病歪歪的,一张灰黄的小脸儿,两只无神的小三角眼,整天不声不响蔫巴出溜,而且从五岁起就得上了一身的牛皮癣。这个病拖了他一辈子,尤其做了大官之后,生气的事儿多,思想上压力重,牛皮癣更是严重得一塌糊涂,浑身斑痕好像被剥了鳞片的蛇皮,看着更像一条“蟒蛇精”了。

www/xiaoshuotxt/n e tT*xt-小%说^天.堂!
返回列表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南浦云作品集
升迁就学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