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文学 > 《成语故事大全》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4章 Y(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成语故事大全》 作者:刘莹

第74章 Y(3)

  一次,商鞅通过孟兰皋的介绍,会见了秦国一个很有贤名的隐士——赵良。商鞅提出要与赵良交个朋友。赵良自谦一番,表示自己高攀不上。商鞅问:“你不喜欢我用新法来治理秦国吗?”赵良说:“经常地反省自己,人就会变得聪明起来,能够克己的人就是强者,谦虚谨慎的人反而得到尊重,你自己好好想一想,无须问我。”商鞅又问:“过去,秦国的习俗是与戎、狄相同的。经过我的努力,已变得与中原先进的国家差不多了。你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读ɡǔ 古)大夫百里奚相比,哪一个强?”赵良回答说:“一千只羊皮,抵不上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可贵(原文是‘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一千个人随声附和,比不上一个有识之士正色直言。周武王因为左右多直言之臣而昌盛,商纣王因为拒谏饰非,举朝不敢直言,而致灭亡。你如果不反对武王那样的行为,那么,我就希望你听我直言而不要见怪,好吗?”商鞅表示同意。于是,赵良把百里奚和商鞅的优缺点作了比较,希望商鞅改变某些做法,结果商鞅没有听从。

  后人根据“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引申出了“一狐之腋”这个成语。

  一误再误

  这个成语见于《宋史·魏王廷美传》。

  宋太祖赵匡胤(读yìn 印)弟兄五人,老大、老五早逝。公元961年,他的母亲昭宪太后临终前嘱咐,要赵匡胤将来把皇位传给老三赵光义。据说赵匡胤和昭宪太后还商量过,赵光义死后将皇位传给老四——赵廷美,再由廷美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赵廷美本名赵光美,他自恃有功,十分骄横,而且善于玩弄阴谋。当他知道母亲和二哥遗言由他接赵光义的皇位时,暗自高兴,总是盼望赵光义早点儿死掉,后来他看到短期内目的难以达到,便企图以阴谋手段去取得皇位。

  宰相赵普是一位很有远见的老臣,他对赵廷美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并且通过降职、调职等办法,对他进行限制和防范。他认为,要想保住赵家的天下,就不能让廷美继位。有一次,宋太宗赵光义找赵普商量,准备把皇位传给赵廷美,赵普向他详细地报告了赵廷美阴谋篡权的种种活动,最后说:“当初,太祖提出这个问题时,已经是错误的了,您怎么能再错下去呢?”(原文是:“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赵光义听了赵普的话,便打消了将帝位传给赵廷美的念头,并且根据赵普提供的材料,治了赵廷美的罪。

  后来,人们从“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这句活,引申出“一误再误”成语,用来形容一再犯错误。

  一相情愿

  “一 相情愿”又作“一厢情愿”,出自王若虚的《滹南遗老集》。原文说:“晏殊(北宋词人)以为柳(宗元)胜韩(愈),李淑(北宋文人)又谓刘(禹锡)胜柳(宗元),所谓‘一相情愿’。”在佛教寓言《百喻经》中,则记载着“田夫思王女喻”这个“一相情愿”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愚蠢的人到都城去玩,偶然看见了国王的女儿。回家以后,成天想着要娶国王的女儿做妻子,最后害了相思病。亲友得知他病了,都去看望他,问起发病的原因,他便把事情的原委如实地告诉了他们。最后,他叹了一口气说:“要是娶不到公主,我的性命恐怕难保了!”亲友们对他劝慰一番,并假意对他说:“你不要发愁,我们可以替你出点力。”几天后,亲友们又去探望他,为了让他死了想娶公主的心,便骗他说:“我们已经去说过了,公主没有答应。”愚人一听,却高高兴兴地说:“这好办,只要我再去一趟,她就会答应的。”

  后人引用“一相情愿”或“一厢情愿”作为成语,比喻做事只考虑主观或单方面的愿望,而不考虑客观条件是否允许或另一方面是否愿意。

  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又作“一挥而成”这个成语,出自《宋史·文天祥传》。

  文天祥,号文山,江西吉安人。他是南宋末年坚持抗元斗争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文学家。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南宋政治极端腐败,蒙古贵族的军队步步进逼南宋王朝的危急时期。文天祥从年轻时起,就很有抱负,立志要为国家的兴盛做一番事业。

  公元1256年,二十岁的文天祥到南宋的京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参加进士考试。考试那一天,文天祥从容走进考场,拿起试题,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略作思索便提笔写起来。一篇近万字的文章,连草稿也没有打,很快就写了出来。(原文是:“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文天祥在答卷中大胆地提出了改革政治的一系列主张,且文字也很清新,逻辑性强,字里行间充满了爱国热情。主考官王应麟看后,大为赞赏,当场就向宋理宗道贺。结果,文天祥考取了进士第一名。

  后来,人们便把“一挥而就”或“一挥而成”作为成语,形容某人写字、画画、做文章很快完成。有时,也用来比喻某人工作的速度很快,动作迅速。

  一诺千金

  这句成语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名叫季布的人。他为人侠义,性情耿直,很受人们的称赞。

  楚汉相争时,季布站在项羽一边,几次使刘邦的军队陷于困难的境地。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以后,曾下令通缉季布。后来听从了夏侯婴的劝告,不但赦免了他,还封他做了宫殿的守卫宵。

  当时,有一个名曹邱生的人,与季布是同乡。此人能言善辩,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并且借这些官员的权势博取钱财。季布很看不起他。一次,曹邱生去见季布,季布生气地等着他,准备给他难堪。曹邱生来后,对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并且吹捧季布说:“我听到楚地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不知你是如何得到这样好名声的?作为你的老乡,我准备把你的好名声向全国人民传播,所以来找你。”季布听了大喜,把曹邱生引为贵客,留住数月,并赠给他很多礼物。后来,经过曹邱生的宣扬,季布的名声更大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把曹邱生所说“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引申成“一诺千金”成语,用来说明诺言的重要,或表示对別人诺言的尊重、信任。

  一朝一夕

  “一朝一夕”这个成语,原出自《周易·坤·文言》,后见于《列子·力命篇》。

  据《列子·力命篇》记载,战国时,有个哲学家叫杨朱。一次,他的朋友季梁生了病。季梁的儿子急得直哭,要求季梁求医。季梁要杨朱劝慰他几句。季梁的儿子不听劝慰,坚持请来了矫医生、俞医生和卢医生。

  姓矫的医生对季梁说:“你寒温不节,虚实失调,阴阳不和。病因是平日饥饱没有节制,纵欲过度,精力亏损,心情烦躁。病虽然严重,但可以治好。”季梁听了,说:“你是个一般的医生,你走吧!”姓俞的医生说:“你先天不足。现在病到这个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步步恶化的。”季梁连忙说:“你是一 位良医,请你在我家吃饭。”姓卢的医生说:“只要你修神养德,你的病自然会好,吃药有什么用呢?”季梁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位神医啊!我要好好的酬谢你。”不久,季梁的病果然自个儿好了。

  人们引用“一朝一夕”这个成语,一般是用来形容时间很短。

  一傅众咻

  “一傅众咻(读xiū 休)”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战国时期,宋国的大臣戴不胜为使宋国君王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很希望他能深明大义,多做好事。可因无良策,便去向孟子请教。

  孟轲对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君王学好吗?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假如在这里有一个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会讲齐国话,那么,你说是请齐国人教呢,还是请楚国人教呢?”戴不胜回答说:“找齐国人来教。”孟轲接着说,“让一个齐国人教他,而他的周围却有许多楚国人在干扰他(原文是‘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这样,纵使每天逼他说齐国话,那也是做不到的。反过来,如果你把他带到齐国临淄城的庄街岳里那个最热闹的地方住几年,那么,纵使每天逼他说楚国话,也是办不到的。你说薛居州先生是个非常正派的人,想让他经常和宋王在一起,以便影响宋王,使他学好。如果王宫的其他人都是象薛居州先生那么正派,那么宋王和谁一起去干不好的事呢?如果王宫的其他的人都不象薛居州先生那么正派,那么,宋王能够和谁一起去干好事呢?因此,仅仅靠一个薛居州先生,那对宋王是不会起多大作用的。”

  后人把“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简化成“一傅众咻”这个成语,来说明客观环境对人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出自《史记·酷吏列传》。

  西汉时期,有个名叫赵禹的人,文章写得很好,寓意深刻,在当时,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因此,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先让他担任御史,又升至中大夫。他和太中大夫张汤都主张用严密的条文来约束办事的官吏。根据汉武帝的命令,他们对汉代原有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补充和修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典。不久,汉武帝又任命赵禹为少府,很是器重他。

  对于汉王朝,赵禹一直是忠心耿耿,处理问题,总是秉公办理,依法而行,为官十分廉洁。但是,他为人却相当孤傲。无论是担任御史、中大夫还是担任少府时,他从来不请客送礼。别的公卿大臣前去拜访他或者请他作客赴宴,他从来不作答谢,为的是断绝好友或宾客之请,以便自己能独立地决定问题,按照自己的意见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原文是:“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行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后来,人们把“孤立行一意而已”简化成“一意孤行”成语,含贬义,指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而不考虑客观条件是否许可,别人的意见是否正确。

  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

  公元前684年(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派兵进攻鲁国。齐强鲁弱,双方力量对比十分悬殊。鲁庄公和前来请战的曹刿(读ɡuì 贵)一起,率兵迎敌。鲁国军队至长勺,与齐军相遇。双方摆好阵势,准备决战。

  阵势刚刚摆好,鲁庄公就要命令击鼓进攻,曹刿一面劝他不要急于进攻,一面登高观察齐军的阵容。这时,齐军随着一通猛烈的战鼓勇猛地冲杀过来。鲁庄公想立即出兵迎战,又被曹刿劝住了。齐军一次进攻不行,便再次擂起战鼓冲上来。曹刿仍然让鲁庄公按兵不动。齐军稍微停顿了一下,又一次擂起战鼓,冲过来。鲁庄公听从曹刿的建议,仍然命令部队坚守不出。齐军三次进攻不成,士气大减,十分疲劳,纷纷坐下来歇息。

  这时,曹刿对鲁庄公说:“现在我们可以进攻了!”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战鼓声,早就摩拳擦掌等待进攻的鲁军将士,疾风暴雨般地向齐军冲去。齐军丢盔弃甲,纷纷败逃。

  鲁庄公看到敌人败退,命令鲁军要追击,曹刿忙说:“等一等”。说着,跳下战车,仔细察看齐军战车在地上留下的痕迹,又登上战车,观察了一会儿齐军逃跑的情况,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鲁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一口气把齐军赶出几十里,缴获了大量物资、兵器。事后,曹刿在向鲁庄公解释这样指挥军队的原因时说:“打仗这件事,最重要的是靠勇气。擂第一遍鼓时,士兵的勇气最旺盛;第二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已经衰退;第三遍鼓时,勇气就差不多没有了。(原文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敌人擂过三通鼓,我们才擂起第一通鼓,这时,正好敌军已经松懈疲乏,而我军士气正旺。以士气旺盛的军队去进攻松懈疲乏的军队,自然把敌人打得大败。由于齐国强大,我担心他们为了把我们引入埋伏圈而假装败退,后来,看到他们车迹混乱,军旗乱丢,断定他们是真败,我才同意追击。”

  后来,人们把曹刿这段话中的“一鼓作气”作为一句成语比喻,人们做事要趁着情绪高涨、劲头十足的时候,一口气把它做完。

  一筹莫展

  这个成语出自《宋史·蔡幼学传》。

  南宋时期,温州地区有个名叫蔡幼学的人,从小刻苦学习,十八岁那年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他的老师陈傅良的文章,在当时是很有名的,可是,蔡幼学很快便超过了他。

  蔡幼学的文才受到宋朝皇帝的重视。孝宗、光宗都对其加以重用。宋宁宗赵扩即位后,下诏征求群臣的意见,要求直言无隐。蔡幼学便上了一道奏章,建议说:“陛下要想当一个好皇帝,必须着重抓好三件事。一要好好侍奉父母,二要任用贤能的人,三要对老百姓宽厚。要做好这三件事,最根本的是抓好宣传教育。近年来,一些小人制造舆论,企图排斥有德有才的人。因此,使得大臣们虽然想为朝廷效劳,伹又怕惹是生非,遭到不幸。亲近的人想效忠,又担心反而落到一个忤旨的罪名。这样,虽然学问高深的人充满朝廷,却不敢直言不讳地讲出他们的计策来,使得您没有一点儿办法(原文是‘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如果不赶快兴办教育, 广泛地罗致人才,怎么能振作起天下的志士仁人呢?”

  蔡幼学把改革时政归结为兴办教育,得到了宋宁宗的欣赏。可是,却遭到了握有实权的韩侂胄(读chà zhòu 岔宙)等人的诬蔑和打击。

  后来,人们把“一筹不吐”改为“一筹莫展”,用来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暴十寒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游说(读shuì 税)之风盛行。这些游说之士中,有不少人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而且往往以生动的比喻来深刻地说明问题,对执政者进行讽劝。孟轲就是这些游说之士中比较著名的一个。他先后游历过齐、宋、滕、魏等国,在齐国时还当过齐宣王的卿客。在《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轲在齐国时,看到齐宣王轻信谗言,做事忽冷忽热,没有持久性,心中很不满意。有一次,他找了一个机会,对齐宣王说:“作为一国之王,办事应该明智一些。世界上虽然有一些东西生命力很强,可是,如果你把它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天,又放在阴冷的地方冻它十天,那么,它还是不能生长。(原文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我和您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我的劝告,您也多多少少能听进一些。可是,当我不在您身边的时候,那些奸臣又来哄骗您,您又会听信他们的话,我有什么办法呢?”接着,他又以学习下棋作比喻,说明要干好一件事,必须要专心一意。

  后来人们将孟子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这句话简化成“一暴十寒”,比喻学习、工作没有恒心,时而勤奋,时而懈怠,将一事无成。

  一箭双雕

  这是《隋书·长孙晟传》里记叙的一个故事。

  南北朝时期北周有一名武将叫长孙晟(读shènɡ 盛),洛阳人。他聪明好学,对兵法很有研究,武艺也很精湛,特别是射箭的功夫,很有一些名气。

  当时,居住在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突厥的首领摄图,到北周来请婚。北周的君主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他。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一批人马护送公主到突厥去。摄图对长孙晟非常敬重,常常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当地的人对他那雄劲的臂力、精绝的骑术十分佩服,听见他猛烈射箭时的弓声,都惊异地称之为“霹雳”,看到他飞快跑马的姿势,皆誉之为“闪电”。有一次,摄图又和长孙晟一起外出打猎。摄图猛抬头,看见天空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为了试试长孙晟的箭法,摄图随手递给他两支箭,请他把两只雕射下来。长孙晟接过箭,催动坐骑奔驰向前,看准两只雕厮打争夺得难分难解的机会,拈弓搭箭,“吱”的一声,一箭射去,两只大雕一起掉了下来。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莹作品集
成语故事大全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