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站在巨人肩上——写给孩子的人生设计启蒙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3章 立志篇——重要的不是彼岸有多远(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站在巨人肩上——写给孩子的人生设计启蒙书》 作者:刘东伟

第23章 立志篇——重要的不是彼岸有多远(2)

  “娘,这书明儿就要还了,我得赶紧读完它。”小匡衡头也不舍得抬。

  “儿啊,你如此用功,如果累坏了身子,叫娘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爹……”母亲说着,抹起了眼泪。

  匡衡见状,这才顺从地合上书,揉揉冻得通红的小脸,跟母亲进了屋。

  家里穷得买不起灯油,点不起灯,匡衡有书不能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母亲理解儿子的心情,让他到隔壁借点灯油来读书。到了隔壁王大妈家门口,他犹豫良久.刚伸手想敲门,很快又缩了回来。家中一贫如洗,借了灯油,明天拿什么还给人家?母亲含辛茹苦抚养自己,不能再给她增添负担了。

  躺在床上,匡衡双手抱着书,翻来覆去,怎么也难以入睡。草顶泥墙的屋子,外面一刮风,屋内冷飕飕的,匡衡猛一翻身,瞥见和王大妈共用的那堵土墙,因年久失修,竞漏进一丝微弱的光来。他赶紧跳下床,用瓦片轻轻地刮开这条缝隙。很快,一线灯光,穿过窄缝,斜斜地照在床上。他立即拿起书,凑着这一线光亮如饥似渴地读着。

  每晚,守着这一线光亮,匡衡一本又一本地读着。他忘了贫穷,忘了寒冷,忘了世界上的纷扰,完全沉浸在书里的美好境界中。

  转眼又到了秋天。家里的唯一的一棵苹果树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母子俩一个也舍不得吃,全挑到街上去卖。匡衡一边看书,一边守着两筐苹果。这时,走来了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看看果色不错,全买了下来,叫匡衡母亲送到镇上谢官人家去。

  “谢官人家要这么多苹果?”半路上匡衡好奇地问。

  “咱们谢府啊,可是大户人家,别说乡下上好的田地有上万亩,光是书房里的书啊,就有几十架,整整齐齐排着,排场可大啦。”管家一高兴,话就多了。

  有钱人买书当摆设、讲排场,穷人家想读书却不能;言者无意,闻者有心,匡衡灵机一动,想出了个主意。他一把拉住管家,央求道:“大管家,我爹去世早,全靠母亲一人拉扯我长大,如今我也大了,您能否引荐我到谢官人家去当个佣人,让我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中年人看他如此懂事,便满口应承下来。i

  半个月后,匡衡当上了谢府的小佣人。他虽然人小体弱,干活却十分卖力。一大早,就把里里外外院子打扫干净,然后把客厅、内房收拾好。看看四周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最后他便去整理书房。整理书房是他一天中最快活的事,他轻手轻脚地,非常仔细地掸着灰尘,生怕一不小心,书会逃掉似的。

  到了领工钱的时候,匡衡却把这工钱全交还给了谢官人。

  “孩子,为什么你不收工钱?”谢官人不解地问。

  “老爷,我家里穷,买不起书,可是我却非常想读书,您能否借几册书与我读,这工钱权作借书的租金,行吗?”

  谢官人被这孩子好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沉吟了片刻,把工钱放回匡衡手中,亲切地对他说:“你小小年纪想读书,真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这样吧,工钱你照收,以后干完活,有空只管到书房来挑书看,只是别把书弄丢就是了。”

  就这样,匡衡吃住在谢府,每天干完分内的活,就一头扎进书房,一本接一本拼命地读。长期下来,他读了很多很多书,学问越来越大,终于成了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专家。

  阅读点睛:逆境出人才。人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往往是在逆境——困苦、挫折、失败中炼就的。因此,学会在逆境中铸造自我、锻炼自我是十分有益的。要知道,在学习和创造性活动中,挫折和失败远远多于成功。我们解一道稍微复杂的数学题,也常常是在多次失误、试探之后,才会从中找到最佳的解题方法,更何况在科学和人生的道路上去探索、开拓呢?

  知名演说家的成功“密码”

  王世虎

  博恩·崔西,美国成功学教育家、演说家。

  博恩·崔西,出生卑微,家境贫寒,父母都没有固定的工作。在他幼年的成长中,常常面临着物资匮乏的窘境。

  高中还未毕业,博恩·崔西便被迫辍学,干起了洗盘子、擦地板、掘井以及锯木等辛苦的工作。

  博恩·崔西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旅馆洗盘子。他每天下午四点上班,到翌日凌晨才下班,至少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还得忍受高温、机油的恶劣环境。丢掉了这份工作之后,他又到一家停车场去洗车,不久,又换到一家清洁公司。每一份工作都是辛苦而劳累的,在他幼年的记忆中,家里的主题曲就是“我们买不起”。

  后来,博恩·崔西甚至连这些体力活都找不到了,即使他很努力。他只有去做推销,挨家挨户的推销商品——要知道,不到迫不得已,当时根本没人愿意干这些事情。

  30岁前,博恩·崔西一直过着很清贫的生活。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甘平庸的他开始质疑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是住在便宜的公寓中,不能开名车,住豪宅?工作暇余,他开始认真思考成功的方法——通过观察同一家公司的顶尖业务高手,学习他们拜访客户以及时间管理的方法,他对自己做了有序的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有规律的工作计划。不久,他的业务开始上升,很快就赚到了数倍的收入。

  近十年过去了,博恩·崔西的业务越做越大,渐渐成了一名优秀的超级业务员,为很多老板赚进了百万财富。如果变成别人,可能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努力大展鸿图吧,可他却开始冷静地思考,转换人生的跑道——他想转行做一名演说家和作家,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更多的人致富。

  他开始举办个人讲座,传授成功之道。他说:每一个人的目标是实现自己的潜能,并且把潜能发挥到淋漓尽致。他相信:每个人的想法都会产生一种心里能力的磁场进而影响身边的人。他那打动人心的话语,仿佛酷暑里的一缕凉风,由一个智者唤醒另一个智者,开启着倾听者昏懵的头脑。

  他有着超乎寻常的能力,总能轻松地从自身的经历中淬炼出成功的方程式,并用简明清晰的语言与他人分享。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他不仅教会了人如何销售,更教会了人如何去思考;通用电器前执行长杰克·韦尔奇说:在销售这个领域中,他的思想是最丰富的!

  博恩·崔西和世界上很多富有的人打交道,他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一个有钱人只要能随时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待人处世有诚信,温和有礼,从而吸引一大群人在背后支持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也就是博恩·崔西,才有魅力让微软的老总比尔·盖茨、戴尔计算机创始人迈克尔以及20世纪最伟大的CEO、前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都乖乖地坐在下面听他演讲;也就是他,在全球近1\/4的国家进行过言行身教;也就是他,拥有超过400万的学生。

  博恩·崔西是全球最多人聆听的演说家,也是全球众多业务员“膜拜”的偶像,他影响的财富超过千万元,他出版的书籍,已遍布全球。

  由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学生蜕变成光芒四射的演说家,博恩·崔西成功的“密码”是什么?

  ——成功的自我准备。他平时闲赋在家,最喜欢干的事就是阅读,从他的著作中处处引经据典的特质可见一斑。他每天至少阅读三个小时,即使节假日也不例外。他说,阅读必须持之以恒,随时进行。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就在于前者坚持到底,后者不断放弃。

  ——时间管理对抗拒小事的诱惑。他认为,时间管理首先就要把时间花在投资报酬最高的工作上,而且一旦开始做,就要专心致志,没有100%全部完成就绝对不停止。如果半途而废,停下来再重新开始,必定会事倍功半。

  ——磨练意志。一个成功的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除了阅读,博恩·崔西也喜欢爬山。从20岁起,他便开始到处旅行,横越三大洲,四大洋,特别是挑战穿越撒哈拉大沙漠,里面艰难困顿的经历和体验,正式日后造就他坚毅勇敢的意志和成就成功的基石。

  这就是博恩·崔西取得成功的秘诀。回首人生路,他说:“当时我得到的答案是,所有成功的经历都有规律可循。”

  阅读点睛:其实,成功没有密码。博恩·崔西所说的“规律可循”是一种人生姿态。那就是找到人生的方向,然后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走下去。任何人具有了这种人生姿态,都会获得成功。

  哥伦布:重要的不是彼岸有多远

  张世普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著名航海家。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发现了新大陆,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

  1451年哥伦布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他从小就向往着海上航行。少年时期,他偶然读到一本书,上面讲整个地球是圆形的。于是他就大胆地设想,向西航行也许可以到达东方的国家。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是哥伦布少年时代就喜欢读的,后来他不仅精读了此书,并且还做了研究。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行纪》至今还保存在坐落于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书上还保存着许多哥伦布的眉批。哥伦布喜欢读这本书的缘故不仅是此书像《天方夜谭》一样有趣,更是由于这本书合乎他的做为一个拜金狂的理想。他对书中描写的地方非常仰羡,他仰羡中国、印度和日本。

  没有到达日本的马可·波罗是根据传闻写了关于日本的几章。根据他的记述,日本位于距中国海岸2400公里的海上,国内有取之不尽的黄金。但是,因为国王不允许输出黄金,所以到那里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在那个充满黄金的日本国里,用黄金盖成了国王的宫殿,在宫中用4厘米厚的金砖铺起了道路以及房间的地板,甚至用金子做窗户框。并且在那里还到处都能采集到玫瑰色的珍珠,人们要把一颗珍珠放在土葬时死人的嘴里。书中记叙了元帝国皇帝发动对日本的战争是由于听信了传闻所致。

  哥伦布处心积虑要闯出一条抢先到达东方的航路,梦想达到忽必烈没有达到的目的。他曾在一封信中说自己日夜祈求从上帝那里得到产金的土地,在信中他写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另外,哥伦布的好奇心也被他博览群书和长期的航海实践所“怂恿”着。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自年轻的时候出海以来,至今还不曾离开海上的生活。这种职业,似乎使所有干这一行的人,都产生了一种想知道世界奥秘的心情。”

  24岁时,哥伦布移居到西班牙,随后向国王建议探索西行通往东方的海上航路。经过艰苦的游说,最终这个年轻人得到了国王的帮助。一天清晨,他领87名水手,驾驶着3艘破旧的帆船,向蔚蓝色的大西洋进发。但是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是一个扁平的大盘子,谁也不知道在茫茫无际的大西洋上一直向西航行,等待着他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

  海上的航行生活并不浪漫,相反,显得十分单调而乏味。水连着天,天接着水,水天一色,横无际涯。在浩瀚的大海中,人类显得那么单薄、渺小,甚至有些绝望。就这样,他们向西,再向西,漂泊了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个月过去了,帆船驶入了大西洋的腹地。有的水手们开始沉不住气,私下里偷偷议论还要航行多少天才能到达陆地。

  为了减少船员们因离开陆地太远而产生的恐惧,哥伦布偷偷调整计程工具,每天都少报一些航行里数。尽管如此,苦熬了将近两个月之后,还是看不见陆地的影子,而当时两个月被欧洲人认为是人类航海时间的极限。满面胡茬,衣服也被汗浸海水淋而成板块的船员开始公开抱怨,说这次远航是愚蠢的航行。

  两个月零六天之后,几乎崩溃的船员们声称继续西行就将叛乱。经过激烈的争论,他向船员们提议:再走三天,三天后如果还看不见陆地,船队就返航。

  就在第三天晚上,命运终于出现了转机。他发现海上漂来一根芦苇,有芦苇,就说明附近有陆地。一位水手爬上桅杆,果然,看到了前面有隐隐约约的火光。次日拂晓,他们在海上航行了2个月零9天之后,终于登上了久违的陆地——美洲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

  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

  从那一天,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新航路的开辟,不仅给哥伦布本人和西班牙君主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现在回过头来看,世界上包括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内的很多伟大发现都是再简单不过的。美洲大陆是地球上原来就有的,并非哥伦布所创造,他只不过是坐着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碰上了这块大陆而已。其实,无论哪个欧洲人坐船一直向西航行,都会有这项发现。但是哥伦布之前,欧洲人在大西洋里向西航行的最长时间是两个月,哥伦布比他们多航行了9天。

  阅读点睛:读完这篇文章,让我们了解了一个道理,命运之船在未知迷途中航行时,重要的不是彼岸离我们有多远,而是我们有没有到达彼岸的决心、勇气与智慧。

  徐霞客历尽艰险写游记

  佚名

  徐霞客,字振之,号霞客。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著有《徐霞客游记》。

  1587年1月5日,徐霞客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

  十五岁那年,他应过一回童子试,没有考取。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徐霞客的祖上修筑了一座万卷楼来藏书,这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他都能记得。家里的藏书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还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他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换回来。十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准备马上出游。他的母亲是个读书识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她鼓励儿子说:“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怎么能因为我在,就像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激动,决心去远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就离开了家乡。这一年,他二十二岁。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东伟作品集
感动学生的母爱故事成功的阶梯(第6辑):青少年必读的人生故事史上最牛公务员1:美人美人成功的阶梯史上最牛公务员2:江山江山激励学生的智慧故事感动学生的父爱故事感动学生的动物故事站在巨人肩上——写给孩子的人生设计启蒙书房产战争1:像狼一样思考站在巨人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