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你有能力就够了》 作者:徐慧丽
第3章 目标有多远,就能走多远(2)
条条大路通罗马,同一个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计划。一个将要参加英语6级考试的考生在半年之内要背出2000个单词,他可以每天背12个单词,180天下来差不多正好背完;也可以前三个月每天背25个单词,后两个月每天巩固35个单词,最后一个月每天再巩固60-70个单词。两个复习计划,一个是简单地平均,思路没有问题;一个则考虑到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特点。显然,后者的效果会更好。这就是计划的第三个特点:实际效用。所有事情都有无数种可能,在我们的计划里,只需要你所能设想到的效果最好的那一种。
要如何去排除那些相对无效的计划呢?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哪种方法操作起来更容易?
哪种方法成本更低?哪种方法需要借助的资源最少?哪种方法受意外事件的影响最小?
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不见得指向同一个计划,但能很明显地倾向于某一种方案。如果很不巧地,你的几个计划都只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在其他方面没有优势的话,那么证明一件事情,你根本不要那么多的方案。调整思路,因为它们一定可以找到融合点。
计划不是预言,它对某个延续下去的时间段的工作虽然会有设计和猜想,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眼前这些需要完成的工作。所以,你的计划综合以上所有考虑之后,只需要再好好检查的就是,是否把长中短期的事务都规划在内了。事实上,我更关注的是短期的工作规划,三个月的事情搞清楚了,半年的、一年的目标近在眼前。反之,如果直接计划到十年以后,却没有清楚地告诉自己明天要做些什么,这应该不是一个计划,而是一个神话。
细节:一子错满盘皆被动
并不是只有非常正式的工作才需要进行计划,每个人对于将来都会有本能的规划。
有个少女挎着一筐鸡蛋去市场上卖,她看见鸡蛋又大又亮,就想着这些鸡蛋一定很快就能卖完,赚到钱以后她可以用这些钱去买几只鸡,然后鸡能生蛋又能孵小鸡。赚到更多钱的时候她能买一只羊,羊奶和羊毛都可以卖钱,这样她就能给自己扯一匹新的丝绸,缝一件新的裙子,然后穿着它参加族长儿子的晚宴。自己那么漂亮,英俊的少年一定会邀请自己跳舞。她想象着在晚会上翩翩起舞的情景,陶醉了。一个旋身的动作没有站稳,结果筐里的鸡蛋都打碎了。
虽然故事的结局相当悲剧,但事实上,这个流程已经接近一个完整的计划,只不过它失败在没有关注细节,导致结果无法达成。
那么,哪些细节是在计划中应当关注的呢?
好计划细节之一:立刻就要执行的事情
计划的效果全在其执行力上,而执行的第一步,通常是最难的。人都有偷懒的本能,可以拖延的,会有诸多理由去拖延。而当真正开始进行了,也就是“热身”完毕的时候,后续很多工作都能依惯性而顺利开展。因此,当我们在制订计划的时候,第一个需要关注的细节,就是有没有哪些非做不可、迫在眉睫的事情。当这些因素进入计划中,紧迫感会加强执行计划的动力,从而使整个计划的效率大大提升。
比如下周一你要向公司领导做产品展示的汇报,本周五之前一定要把所有汇报材料准备好。如果你在每天的工作计划里增加这个环节,周一至周三分别准备一部分内容,周四整合PPT的演示,你会发现这一整周,你每天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因为你着手做紧急的事项以后,惯性会让你接着完成其他工作。但是如果你把这个汇报集中放在周三周四来做,那么其余时间里由于没有动力,有些能拖延的工作都拖下去了,结果可能整个一周你只完成了一项工作而已。
好计划细节之二:需要配合完成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不是独立完成的,需要别人协助,这就必须先预约合适的时间。这也是计划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时候,工作的搁置,往往是由于事先没有制订好合作者的进度表,进而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他要主持一场大型培训会议,整个会议计划非常完善,但是其中费用申请的环节,由于金额巨大,必须总经理审批通过才可预支现金。他把事项列在计划中,但是却忘记确定总经理在公司的时间,结果会议开始时领导仍在外出差。事情最终如何解决暂且不论,这个计划没有做好细节,实在是有些伤不起啊。
好计划细节之三:那些锦上添花的事情
有些人做事情总是毛毛躁躁,赶进度似的;而有的人却能把工作做得无可挑剔。差别就在于,除了计划中全部都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之外,还是加上了一些看来可做可不做,但是事后证明,特别能够锦上添花的条目。
计划的基本要求是先求完成,再求完美。为了达到“完美”的状态,我们需要多用一点心思。如果你学习过插花的话就一定知道,最美的造型都是在某些空隙处放上一朵合适的花,一点一点修正打造出来的。我们的计划,也应当遵照这种方式。先查看一下原定计划必须完成的事项及时间安排,然后看一看时间空档处,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把事情做得更细致。或许可以用十五分钟的时间给所有同事发一封邮件分享夏季养生应当注意的事项,或许可以抽出一个小时来把电脑里的文件重新整理和命名,以便日后在找东西的时候不会手忙脚乱。
好计划细节之四:绝对不能发生的事情
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意外肯定不发生,但是可以尽量排除由于计划不周而导致枝节横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在做计划的时候,将绝对不能发生的事情列明,并加以注意。所有的球队都有替补球员,就是一个很好的预先计划。
为了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我们应当做到:对于使用的工具,提前做好检查,有条件的话备份;对于配合的人员,预先做好提醒和确认;对于相关资源,以不同的方式留存几份,且都在手头可以拿到;对于环节流程,考虑前后顺序调换的可能性并提前准备相应的过渡方法。比如,打印了文件,最好在U盘或者外网邮箱里面留备一份;大型表演时若临时有人不能出场或者迟到,插播游戏环节缓和观众期待,这些都是提前计划防止意外的非常好的方法。
好计划细节之五:让人充满期待的事情
最棒的计划,每个环节结束的时候不是“完成”,而是“待续”。生活和工作都不是一段一段连接起来的,所谓的时间段,是我们在做规划时为了方便树立短期目标而设置的。就如同汽车引擎熄火以后再启动,非常耗费能量一样,所有的计划,画上句号以后再开始,也要一个重新热身的过程,效率也就大打折扣了。为了提升工作和生活的质量,我们可以养成一个热情不熄火的习惯,就是每每在制订一个计划的时候,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下一个目标所期待的结果,也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相信这种具有延续性的计划制订方法,会让你想到明天就充满力量。
追踪:成功就怕半途而废
一样的任务,一样的计划,却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上的差距,而是计划制订和执行的过程中没有追踪或追踪成效不同。
很多人误把追踪当做催进度,其实一个科学的追踪过程,包含各方面很细致的工作,是帮助目标更快更好达成的非常有力的辅助工具。追踪工作有两个指标是极为关键的,第一是时间节点上的追踪,再有就是任务质量上的把关。这两个指标就数字上而言似乎非常容易去监督,但事实上,懂得追踪技巧的人,往往就是在这两个大家都以为简单易懂的指标上下了功夫,从而达到良好的追踪效果。
先来看时间节点。销售部门在这个指标上的追踪是家常便饭,有经验的管理者,不会简单地将全年业绩要求除以12得到每个月的任务量,然后根据时间进度看达成率。懂点儿销售心理的人都知道,中国人的购买力和购买欲,在春节前后都是相当充沛的。因此,第一季度的“开门红”在各行各业都是销售部门的重头大戏,甚至很多行业,第一季度要承担全年40%以上的业务量。
时间节点的追踪意义,不在于一个相对的比例关系,诸如“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只是追踪过程中很小的一个要求,一定会配合其他相应的指标。时间节点的追踪,主要看的是哪些阶段的完成能力最强,然后以这几个点来带动整体指标的达成。销售部门看的可能是春节和国庆长假的购买力、暑期的学生群体消费能力、节假日经营;要完成一本书稿、一个剧本或是一份报告,刚开始的写作速度通常不会特别快,作者很少会以匀速写作的方式来计算每天的完稿量。
如果时间进度完全跟得上,甚至可以超额,接下来我们要追踪的就是质量了。
先来看两个案例。某保险公司“开门红”期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给业务人员的奖励幅度比市场平均水准高出6个百分点,结果业务量相比去年同期剧增30%以上。但是当奖励期结束,退保率高达22%。最终核算成本,如果参照往年的奖励额度,今年的业绩其实是下滑的。某企业董事长要求员工加强学习力,于是某部门安排员工年度培训频率高达两个月一次5天以上封闭式培训,培训费用超过100万。但是员工却没有感到获得快速成长,而且大多数人不认为这种模式的培训是公司给的重要福利(培训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休息,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工作)。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特别高的奖励、领导的严格要求、面子工程、同业竞争等诸多因素都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业务水平,对质量的把控主要考虑的就是当这些变量消除之后,业务量是不是会急剧下滑,或者结果是否能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之后,两个城市都留下大量场馆,是否能充分发挥其余热就是两大盛会质量的体现。
有追踪就会有调整。在追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原定计划可能在时间和成本上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项目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略作改变。这是尊重事实的处理方法,本身无可厚非。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追踪中何时去调整原定计划中的不合理部分,以及何时需要更改目标。假如市场情况特别好,加之员工工作热情也空前高涨,提前5个月完成年度销售指标。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诉求的还是当初的目标,下半年员工工作动力就会直线下降,但是如果我们每月计划基本维持不变,将业绩目标定为超额150%完成指标,那么员工士气又会被提到一个新的高点。反之,若八月初才刚刚任务过半,那就一定要把接下来4个月的月度计划作调整,争取达成指标。西方人的管理理念里,快速有效的小型总结会比较多。这对于巩固追踪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一个工作方式。当一个阶段的追踪完成以后,会有很多信息需要沟通,比如表现良好的人员和现状,及时给予鼓励,能够保证下一阶段的工作热情维持在一个相对的高点;而一些需要调整的环节,以及经验的分享,也都是这个时间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高效能团队成功的经验就在于,计划的追踪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数据和图表而已,而是从中分析出来的信息,尤其是帮助团队成长的契机,都会在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人员。这种互动的工作方法,透明的信息渠道,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坚实保证。
追踪工作其实是非常富有创造性的,它的第一步是基于事实的归纳,接下来是对于这些信息的分析,再有就是建议的处理方式。很多人第一步都做得很细致,却对后面的关键步骤重视度不够。所谓旁观者清,追踪人多半不是直接处理事件的人,从他的视角看追踪结果是相对客观的,如果综合其分析和建议,将能够帮助束缚于现状的局内人打开新的思路。比如某个团队的业绩始终不尽如人意,大家也都表示尽了力但就是不知如何提升。业绩追踪发现客户拜访量、客户接纳度都还可以,几乎所有问题都出现在成交环节。主管特别留意这一环节后发现,销售人员的促成工作做得比较差,前期的客户接纳度成了绊脚石:销售人员担心客户反感,不敢主动促成,不敢和客户讨论金额问题,往往就是客户打算买了,就按照他的价位下单,导致成交件都是打了折扣以后的售价。
如果你的电脑运转缓慢,你会清理垃圾、会整理磁盘、会杀毒……追踪工作就好比这些环节,一次好的诊断分析,能够确保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作的正常甚至加速进行。因此,想要更好地达成目标,如果说计划是完美的设计图的话,有效的追踪就是工程的检查。否则,到最后完工才发现这是个豆腐渣工程,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了。
思考:学会在错误的路上停下来
成功人士在发家之前,即便是小角色,也能显现出大人物的潜质。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所谓的失败,而是一个个暂时没有成功的事件引发的他们的思考和努力。
有一个年轻人,在一家水果店里打工,给人家卖水果。有一次,店里着了一场大火,店里的几十箱香蕉被火烧了,烤得黄里带黑。老板让他把这些香蕉摆到大街上,看能不能降价出售。他拼命地吆喝,但一天下来,他连一根香蕉也没有卖出去。晚上回到店里,他仔细地观察这些香蕉,发现这些被火烧过的香蕉虽然外表变黑了,但并没有变质,经过烟熏,反而吃起来别有风味。第二天,他又把香蕉摆到了街上,大声吆喝道:“快来看啊!最新的阿根廷香蕉,味道特别好,全城独一家!”不一会儿,就吸引过来一些人,他就让大家先品尝,有个男士尝过之后连连点头,说:“好吃!味道确实与众不同!”说完就买了几斤,于是大家纷纷购买。不到一天,所有被烤焦的香蕉就以高出市价一倍的价格被抢购一空。这位小伙子就是后来成为美国食品大王的鲍洛奇。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