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3章 领导者在非工作场合的语言艺术(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作者:司江伟

第33章 领导者在非工作场合的语言艺术(1)

  ###领导者在非工作场合的语言艺术

  当领导者根据工作需要和社交应酬的要求,出现在社交、宴请等非工作场合时,他们除了需要注意匀己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外,还需要注意自己在这些场合下的话言要求。 由于场景的特殊性和交往对象的复杂性,领导者的言谈话语,既关乎领导者的个人形象,又关乎领导者社交目的的实现。掌握非工作场合的话言艺术,既能帮助领导者以良好的形象进行社会交往,又能让领导者在与社交对象的沟通中,展示才华,联络感情,增进度谊,话跃乞氛。

  ###一、领导者在社交场合的语言艺术

  1.沟通伊始,恰当地称呼他人

  在社交中,称呼是必不可少的。在职场交往中,人们对称呼是否恰当也十分敏感。尤其是初次交往,称呼往往影响交际的效果。有时会因称呼不当使交际双方发生感情上的障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都有不同的称呼。但也有共同的称呼,如太太、小姐、女士、先生等。因此,领导者必须懂得恰当地称呼别人,这样别人才会感到舒服,进而增加双方的感情。

  在交往中,称呼不仅要合平常规,还要照顾到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入乡随俗。

  根据不同场合,称呼又可以分为工作中的称呼和生活中的称呼两种,在具体实践中二者各有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应当庄重、正式、规范。

  在工作中,最常用的称呼方法,就是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强调其特殊身份及自己的敬意。比如:“陈科长”、“王处长”等。

  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领导者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如“钱教授”、“张工(程师)”等。而以头衔作为称呼,则能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更加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如“陈博士”等。

  领导者还要注意,使用称呼时要处理好主次关系及年龄特点。如果对多人称呼,应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顺序为宜。如在宴请宾客时,一般以职位的高低顺序为宜。在一般接待中要按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的顺序称呼。

  用客气称呼的目的是使对方感到愉快。在有些场合,如果领导者能够适当地喊出下属的名字,更会使人感到亲切愉快。

  2.寒暄问候,人际交往的起点

  寒喧是人际交往中双方见面时叙谈家常的应酬语言,既不是虚情假意的客套,也不是曲意逢迎的阿谀。它有助于人们互相了解,应当体现出对他人真诚的关切。

  一位人类学家说:“寒暄是人际交往的起点。”领导者要想用好社交口语中的寒暄,应当了解寒暄的几种形式。

  (1)问候式寒暄

  在大多数场合,一句“你(您)好”,是最简单而实用的问候式寒暄,相形之下,这要比传统的“吃了吗”或“今天天气……”之类更富于现代气息。如果觉得一句“你(您)好”过于一般化,就可以从对方的年龄、职业、家庭等角度出发,把问候式寒暄讲得具体一些。

  如果你问候的对象是比较亲密的同学、同事、朋友、家人等,那么寒暄的内容就更丰富了。此时,如果能根据具体的人和事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候,对于密切双方关系、增进彼此友情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夸赞式寒暄

  抓住对方即时即地的“闪光点”,盛赞对方。例如:“小钟,在哪儿买的连衣裙?真漂亮!”“哟,换新发型了,果然精神多了!”

  (3)描述式寒暄

  所谓描述式寒暄,是指针对具体的交际场景而发出的寒暄。对方正在做什么事、刚完成什么事或即将做什么事,都可以成为描述式寒暄的内容。

  (4)言他式寒暄

  对周围环境中不同寻常的地方,发表自己的感觉和看法。例如:“外面太阳真毒!”“这些楼真高!”

  良好的开端即等于成功的一半。在交际中,寒喧虽只是一个小的方面,却有着大的作用。因此,学会寒暄,善于问候,是每一个人在各种社交场合中都必须掌握的交际技巧。

  同时,领导者在使用寒暄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话题应自然引出

  寒暄的内容常常是天气冷暖、工作忙闲、学习好坏、身体健恙、最近活动、朋友过从、亲属今昔等。但是,寒暄时具体谈什么,要有所选择。总之,话题须出于自然,包括墙上挂历,耳际音乐等,都可引起寒暄语。而且寒暄语一定要突出选择性,若对方对这一话题不感兴趣,就要马上考虑换个话题。

  (2)建立认同心理

  所谓“建立认同心理”,就是双方要多寻找共同语言,以求得心理上的接近趋同。这样,寒暄对整个访晤活动,就是一个有推进作用的桥梁,谈话才能自然而然地深入下去。

  (3)创造和谐气氛

  访晤,如果缺乏一个和谐的气氛,就不是一次成功的访晤,甚至可以说失去了价值。所以,寒喧时,双方的语言要诚恳,而不可虚情假意:

  要坦率,而不可吞吞吐吐;要自然,而不可卖弄做作。特别是,要以相应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出越来越投机的和谐气氛。

  因此,领导者在交往中要学会寒暄,以便进一步进行沟通,形成良好的谈话氛围。

  3.边“看”边说,边说边“看”

  与人谈话,无非是以下几种目的:或者加深了解,发展相互间的合作关系;或者托人办事,有求于人;或者批评别人的错误,使对方弃旧图新;或者申述事情的原委,让对方弄清真相……但要达到上述目的中的任何一种,都必须首先使对方乐意听你谈话。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又必须了解对方,熟悉对方。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是惊人的。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爱好,独特的生活习惯,独特的知识结构,尤其是独特的心理态势,这些综合起来就使某个人成为独具异彩的“这一个”。在与人谈话时,要力求了解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一个”的方方面面。以个性为例,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位豁达开朗热情活泼的谈话者,那么你在谈话时就可以更加大胆坦率一些,即使偶尔有一两句话失度走火也不要紧,对方决不会与你计较;但假如站在你跟前的是深沉多虑,内向含蓄的人,那么你谈话时就得小心,要字斟句酌,切不可信口开河。

  《鬼谷子?权篇》将“看人说话”的技巧演绎得淋漓尽致:与智者谈话,要以渊博为原则;与拙者谈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者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

  不同的人爱听不同的谈话内容,这是容易理解的。但困难的是在对一位陌生的谈话者,你怎么知道他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呢?这就要“看”人说话--边“看”边说,边说边“看”。这里所说的“看”,即是观察:领导者在与别人谈话时,要善于一边说一边察言观色。

  “看”对方什么呢?

  (1)看面部表情

  狄德罗曾经说过,一个人“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有时对方口头表示赞同你的意见,但他的眉头却不知不觉地紧皱了起来,或者他的嘴唇突然紧闭,而且嘴角向下撇。这些表情恰恰是内心不愉快的流露。因此,他说的赞同的话其实是言不由衷的,或是碍于情面,或是屈于权势,才不得不这样说的。

  (2)看体态表情

  几乎每一种体态,每一种动作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都在宣泄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问题在于要能看懂这些体态表情,要能领会它们的内在含义。假如与你谈话的人双脚并立,双臂交叉在胸前,这就表明此人对你怀有某种敌意,他在作自我防卫;而当他不仅双臂交叉,而且双拳紧握时,那就是说他不只在自卫,还要向你进攻了。如果谈话者常向你摊开双手,这就表明此人是真诚坦率的,他对你毫无提防之心。

  (3)看语言表情

  与人交谈时不但要看他说什么,而且还要看他怎么说。这就是要从对方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腔调等等看出他的言外之意,听出他的弦外之音。这是因为说话声音的种种变化不但能表现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能够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与心境。例如,忧伤时语速慢、声音低、节奏平缓,而兴奋时与之相反,语速快,声音高,节奏强烈。

  所谓“看人说话”,主要是“看”上述三种表情。从这些表情变化中,领导者可随时猜度对方的心理态势,透视对方的心理需要,然后也就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谈话的内容与方式,使之更适应对方的思想线索。

  这样,说话便可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看人说话,将使领导者在工作的道路上路路绿灯,处处顺畅。

  4.善于提问,打开对方的心扉

  在交际会话中,善于提问对于了解对方、获取信息、促进交流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个善于提问的领导者,不但能掌握交谈的深度,控制交谈的方向,而且还能开启对方的心扉、拨动对方的心弦,建立感情、增进友谊。

  (1)提问的基本类型

  ①一般提问。据社会学家的分析,任何发问都适用于一般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调动对方回答的积极性,满足对方渴求社会评价嘉许与肯定的心理。一般提问方式如果能配以赞许的笑容,效果就会更好。

  ②选择提问。提问要有所选择,不要提出明知对方不能或不愿做答的问题。一开始提问不要限定对方的回答,也不应随意搅乱对方的想法。

  ③真诚提问。不要故作高深、盛气凌人、卖弄学识,要给人以真诚和信任的印象,形成坦诚信赖的心理感应和交谈气氛,交谈才能正常愉快地进行。

  ④续接提问。如果一次提问没有达到问话目的,运用续接提问是较为有效的。你可以继续问“你是如何想办法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者以适当的沉默表示你正在等待他进一步的回答,使对方在宽松的气氛中更详尽地讲述你想知道的内容。

  ⑤因时提问。提问要看时机,亚里士多德说过:“思想使人说出当时当地可能说的和应当说的话。”说话的时机,就是说话的环境,它包括两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当对方很忙时,不宜提与此无关的问题;当对方伤心或失意时,不要提引起对方伤感的问题。对于过于具体的问题,人们在大部分情况下,往往是不愿涉及的。所以提问要像屠格涅夫所说的那样:“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个圈。”这样你的提问才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⑥启示提问。这种提问方式重在启示。要想告诉对方一个道理,但又不方便直接地说,通过提问引起对方思考直至明白某个道理。运用启示提问可以采用声东击西、先虚后实、借古喻今等方式。

  (2)提问的若干技巧

  领导者在和普通公众接触时遇到交流的问题,应怎样提问才能显得自己有水平呢?

  ①因人而问。人有男女老幼之分,有千差万别的个性,有各自相异的知识水平和互不相同的生活环境等,因此不可“千人一问”。所谓“因人设问”,主要在于:对象不同,提问内容也要不同;即使同一个内容,不同对象也要有不同的问法。

  ②适时而问。孔子在《论语?季氏篇》里说:“言未及之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警。”不该说这话的时候却说了,叫做急躁;应该说这话的时候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对方颜色便贸然开口,叫做闭着眼睛瞎说。孔子所讲的就是根据时境把握说话时机的问题。一般来说,当对方很忙或正在处理急事时,不宜提与此无关的问题;当对方伤心或失意时,不宜提太复杂、太生硬的会引起对方不快的问题:当对方遇到困难或麻烦,需要单独冷静思考时,则最好不要提任何问题,以免让对方心烦意乱。

  ③提问要讲究适度得体。所谓适度得体,一是措辞严谨,二是不唐突,不使人难堪。这就要求提问者在提问时要琢磨自己的措辞。同时,提问也不可唐突失礼,令人难以下台。而巧妙得体的提问,不但不会使人难堪,反而会使人明知其难也乐于回答。

  ④提问还要尊重对方。尊重对方,固然不可不注意态度和语气,创造“问者谦谦,言者谆谆”的气氛。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提问要体谅对方,考虑怎样提出问题才便于对方愉快地给予答复。

  在和他人会话的过程中,领导者一定要专心地听,不专心听对方讲话的领导者,是不可能取得下属的信任的。

  5.巧于回答,讲究回答的策略

  在与人交谈中,你可以提问他人,也需要回答他人的提问,有经验的交谈者在接到对方的提问后,能立即思考并选择出一个最佳的回答方案。回答对方提问时,领导者头脑要冷静,不能被提问者所控制,对于提问能答即答,不愿意回答的可以想办法回避。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答话策略:

  (1)答非所问法

  在答话时巧妙地改变对方问话的重点,不必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此法可避免自己陷入被动。

  例如,有位下属问领导者:“您对我的表现满意吗?”领导答道:“如果能再仔细些你的表现成绩会更好。”

  这种回答既含蓄又得体,下属听了也满意。

  (2)诱导引答法

  当他人提问时,自己不便回答,可反过来向对方提问,诱导对方作出回答,此法也称“围魏救赵”。

  例如,有位在保密单位工作的同志,朋友向他打听情况,他没有表态,而是问这位朋友:“你能保密吗?”朋友说:“那当然。”这位同志说:“你能我也能。”

  这就是用诱问的方式,引导对方说出了自己要说的话。

  (3)反射矛头法

  对方不怀好意,想用提问使你难堪,自己又不便反唇相讥,就可以直言揭露,抓住对方问话中隐藏的圈套予以反击,迫使“矛头”反向而行。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司江伟作品集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