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章 把断手接上去!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叶永烈

第11章 把断手接上去!

  亲爱的读者,你注意过这样的事情吗?

  在绣花厂里,女工们纤细的手飞针走线,像是在花间飞舞着一只只蝴蝶。

  在体育场上,举重运动员粗壮的手举起沉重的杠铃,犹如擎天柱一般。

  在音乐会上,钢琴演奏者的手指,像急骤的雨点般敲打着琴键,而琵琶演奏者那只拨弦的手,来回迅速地拨动着,在水银灯下看上去成了一团白色的虚影。

  邮递员用手飞快地分信,纺织女工用手在一眨眼间打好断纱的一个结头,玉雕工人用手巧夺天工般雕出镂空的玉石花篮,解放军战士用黑布蒙着眼睛,用手熟练地把拆散的零件装成一挺机关枪……

  手,是多么重要!早在人们创造象形文字时,就已经有了“手”字。多少成语,离不开“手”:用“手舞足蹈”形容高兴,用“手足无措”形容惊慌,用“情同手足”形容亲密,用“心灵手巧”形容聪颖,用“手不释卷”、“拳不离手”形容勤奋,用“手起刀落”形容利索,用“袖手旁观”形容冷漠,用“手挥目送”形容惜别,用“妙手回春”形容医术高明……

  手,是多么重要!“多面手”、“神枪手”、“三八红旗手”、“拖拉机手”、“生产能手”、“鼓手”、“突击手”、“高手”、“水手”……哪一样少得了手?就连最常用的医学名词“手术”也离不了手!

  在令人叹为观止的敦煌壁画之中,有一幅引人注目的“千手观音图”——她的神通如此广大,浑身竟长着1000只手!然而,千手观音并不令人敬佩。因为她是无私的,把1000只手全都长在自己身上。

  最可尊敬的是那些真正的千手观音——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使成千只断离了的手失而复得。他们是无私的。陈中伟,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他身材修长,性格爽朗。稍胖的脸,双眼充满活力,风度潇洒,健谈而富有幽默感。他是新中国培养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在世界医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1974年秋,在美国达累斯城召开的北美手外科年会上,陈中伟应邀以“世界断手再植奠基人”的身份,作“奠基人报告”;

  1979年,第五届国际显微外科会议把陈中伟列为显微外科的24个创始人之一;

  美国医学会主席托德访问中国时,称赞陈中伟的本领“比我们在美国见到的医生高超得多”。

  陈中伟多次出国作“断的再植”学术报告,不知有多少次,不知有多少外宾,向他提出同一个问题:“你曾在哪一个国家留学?”

  陈中伟总是微笑着,自豪地答道:“我是新中国培养的医生!”

  让我就从新中国怎样把陈中伟从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医学家谈起吧!

  前几年,那些人才学的热心研究者们在探索了世界上数百位知名科学家的经历以后,指出科学家人才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平均为37岁。陈中伟在创造断手再植的奇迹时,比这“科学妙龄”还早——只有34岁。

  那是在1963年1月2日清晨,上海机床钢模厂的青年工人王存柏操作不慎,右手腕关节以上1寸被冲床切断,断手掉落在盛料筐里,鲜血淋漓。

  半个多小时以后,这个青年工人和他的断手,被用三轮车送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室。一路上,三轮车工人狠蹬踏脚板,三轮车成了“飞车”,一路上,人民警察看见这辆“飞车”,知道情况危急,马上开绿灯。

  一刻钟后,病人由急诊室送入6楼手术室。当时外科值班医师,便是陈中伟。

  按照惯例,遇上这样的病人,只消把断口洗干净,消消毒,缝起来,就算完事。这时,陈中伟的目光落在一个玻璃瓶上,瓶里的消毒药水泡着一只灰白的断手——这是5年前陈中伟按照“惯例”处理一位断手病人之后留下来的标本。陈中伟的心,不知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他的耳边仿佛响起那位工人当时恳切的声音:“医生,我是多么需要手啊!”

  这一次,陪伴王存柏来的一位生产小组长,也用同样诚挚的话语对陈中伟说:“医生,我们工人干活,离不了手啊!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断手接上去!”

  陈中伟捧着那只血淋淋的断手,心潮如涌,思忖着这句表达了千千万万工人强烈愿望的话——“把断手接上去!”陈中伟记得,在1958年12月6日,上海重型机床厂铸工车间一位工人的左手有3\/4被铸件压断,他把这只手接活了,可是,那只手终究没有完全断离呀!

  陈中伟决心“试试看”,进行断手再植。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党组织,得到的回答热情而又干脆:“抢救,没二话。党支持你!”

  就这样,手术从上午9点半开始了。手术室里气氛是异常紧张的,除了手术器械发出的清脆的碰撞声和简短的对话之外,寂静得连呼吸的声音都可以听见。

  手,是异常精细而又复杂的器官。手和手臂之间,有20多条肌肉和肌腱(即筋)相连,还有许许多多根动脉、静脉、骨骼、淋巴管、神经紧紧相连。特别是手腕部的血管非常细,那挠动脉和尺动脉只有火柴梗那么小,在断手再植时要一一接上。外科副主任钱允庆熟悉接血管的手术,过来助陈中伟一臂之力。钱允庆也是年轻人,36岁。那20多条肌肉、肌腱,同样要一一对准缝合。至于缝合神经的手术更为精细,因为神经犹如电线,里面由成千上万根神经纤维组成神经束,外面则包着一层薄如蝉翼的神经鞘膜,人们要用针线缝合神经鞘膜,却又不能把里面的神经束一起缝上。只有把一根根肌肉、肌腱、动脉、静脉、骨骼、淋巴管、神经一一接好,接上去的手才会恢复屈、伸、转、翻等功能。人们常用绣花来比喻精细的工作,而断手再植手术要比绣花精细百倍!

  手术一直进行到下午5点,陈中伟终于完成了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次断手再植手术。

  断离的手,算是重新接上去了。然而,接上去的手能否成活,这有一关需要去闯。此后的几个月中,陈中伟和他的同事们把心思全都用在那只不平凡的手上,使这只失而复得的手几次在濒临险境时转危为安。

  人们像关心战场上的捷报似的,关注着来自断手再植病房的好消息。

  手已经能辨别冷热了!

  手指已经能弯曲了!

  手掌已经能出汗了!

  手已经能提起重物,从1公斤增加到3公斤,从3公斤增加到4公斤!

  手能写字了!

  手能编结毛线衣了!

  ……

  1963年8月7日晚上,陈中伟接到通知,来到上海友谊电影院楼下宽敞的大客厅。7点钟,陈中伟看见一个熟悉而和蔼的面容,微笑着朝他走来。

  “啊!总理!”陈中伟等医务人员是多么兴奋。他看到在周恩来总理身后,还有一个熟悉的身体——陈毅副总理。

  原来,周总理知道断手再植获得成功的消息,非常高兴。这次,当他陪外宾路过上海时,便一定要见一见创造断手再植奇勋的年轻人。周总理一边走来,一边问道:“哪一个是陈中伟?”

  陈中伟连忙答应了。周总理紧握着陈中伟的手,说道:“你就是抢救断手的主治医生!”接着,周总理又问:“哪一个是钱允庆?”他握着钱允庆的手,说道:“你是接血管的能手!”

  陈中伟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有点紧张,显得很拘束。谁知周总理同他们一起站着,却跟他们聊起家常,问他们多大了,结婚了没有。周总理问陈中伟几个孩子了,陈中伟答道:“一个。”周总理满意地笑了,又问钱允庆,答道:“两个。”周总理马上风趣地说:“饱和了,不能再生了。”说完,发出爽朗的笑声,顿时使这两个年轻人觉得与周总理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

  接着,周总理赞扬了他们那种敢想敢做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鼓励他们虚心向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学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永远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事情富有戏剧性:第二天,周总理接见陈中伟等医护人员的消息一传开,急坏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驻上海的摄影师们。他们非常后悔,怪自己消息不灵通,昨天竟然不知道这一重大新闻,没有把它拍下来。不过,摄影师们灵机一动,居然向周总理建议,能否再接见一下陈中伟等断肢再植有关医护人员,好让他们把珍贵的镜头拍下来?周总理确实是一个“平凡的伟人”,不顾日理万机的劳累,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在第二天晚上挤出时间,再一次接见了陈中伟和他的同事们。

  陈中伟第二次见到周总理,心情不那么紧张了,感到周总理仿佛是老朋友似的,很容易接近。

  周总理举起了左臂,对陈中伟说:“你们的工作,很重要哪!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我从马背上摔下来,跌伤了右臂。当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留下了后遗症,右肘关节不灵活。我是切身感到手的重要。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很有意义。”

  陈中伟细细观看了周总理的右手,心里不由得想道:如果当时有现在这样的医疗条件,周总理的手完全可以医好,那将给周总理在工作中带来多大的方便哪!

  从此,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陈中伟的脑海中便出现周总理那只受伤的右手,激起强烈的责任感,产生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

  在临别的时候,周总理用温暖的手,紧握陈中伟那双灵巧的手,叮嘱道:“要再接再厉!”

  周总理关怀断手再植工作的消息播发之后,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注意。正在北戴河休养的郭沫若,当天就奋笔写下了《断腕重生》(寄调《满红红》):

  断腕重生,新奇迹,传来上海。复原后,能书能用,无多滞碍。扁鹊换心留幻想,华院刮骨输文采。问何为,着手果成春,歆中外!三结合,咸超迈。决心大,操作快。使人间,有了新兴真宰。喜也王存柏同志,大哉毛泽东时代!颂红专,政治是灵魂,长挂帅。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叶永烈作品集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奇怪的“病号”毛泽东与蒋介石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钱学森传白衣侦探出没风波里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她,一个弱女子蹦蹦跳先生哭鼻子大王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江青传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邓小平改变中国中学生必读名家:一百个问号之后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小灵通三游未来陈伯达传中国科幻小说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