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古典文学名著 > 《庄子讲读》在线阅读 > 正文 渔 父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庄子讲读》 作者:佚名

渔 父

    【题解】

    此篇通过对儒家仁义忠孝观念和礼乐制度的批判,表达了作者“法天贵真”的思想,这与本书其它篇章所表现出来的“全真”、“葆真”、“返真”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因此,唐宋以来怀疑此篇是伪作的说法不足为据。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1],休坐乎杏坛之上[2]。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3]。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4],被发揄袂[5],行原以上[6],距陆而止[7],左手据膝[8],右手持颐以听[9]。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10]。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11]?”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12],身行仁义[13],饰礼乐[14],选人伦[15],上以忠于世主[16],下以化于齐民[17],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18]?”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19]?”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20],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21]。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22]!”

    【注释】

    [1]游:游玩。 缁帷之林:林名。缁,黑色。帷:帷幕。

    [2]休:休息。 杏坛:泽中高处曰坛,因多杏树,故谓“杏坛”。传说为孔子聚徒讲学处。

    [3]鼓琴:弹琴。

    [4]交:俱,全。

    [5]被:通“披”。 揄:挥。 袂(mèi妹):衣袖。

    [6]行原:沿着高平的岸边行走。

    [7]距:至。 陆:高地。

    [8]据:按。

    [9]持:托。 颐:下巴。

    [10]族:姓氏。

    [11]治:从事。

    [12]性:率性。 服:信服。

    [13]行:践履,实行。

    [14]饰:修饰。

    [15]选:择定。

    [16]世主:国君。

    [17]齐民:平民。

    [18]土:土地,指国家。 君:君主。

    [19]佐:辅臣。

    [20]还:转身。

    [21]真:天然的本性。

    [22]分:离。 道:大道。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1]:“其圣人与[2]!”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3],顾见孔子[4],还乡而立[5]。孔子反走[6],再拜而进。

    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7],丘不肖[8],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9],幸闻咳唾之音[10],以卒相丘也[11]。”

    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12],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13]。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14],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15]。故田荒室露[16],衣食不足,征赋不属[17],妻妾不和,长少无序[18],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19],爵禄不持[20],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21],贡职不美[22],春秋后伦[23],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24],诸侯暴乱,擅相攘伐[25],以残民人,礼乐不节[26],财用穷匮[27],人伦不饬[28],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29]。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30]!且人有八疵[31],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32];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33],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34],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35],谓之慝[36];不择善否[37],两容颊适[38],偷拔其所欲,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39],变更易常,以挂功名[40],谓之叨[41];专知擅事[42],侵人自用[43],谓之贪;见过不更[44],闻谏愈甚[45],谓之很[46];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47]。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注释】

    [1]推琴:谓放下琴。

    [2]其:指渔父。

    [3]杖:撑。 拏(ráo饶):通“桡”,船篙。 引:撑开。

    [4]顾:回过头。

    [5]还乡:转过身来。乡,通“向”。

    [6]反走:往后退走,表示虔敬。

    [7]曩者:刚才。 绪言:微而不尽之言。

    [8]不肖:愚昧无知。

    [9]下风:风向的下方。比喻卑下的地位。

    [10]咳唾之音:指尊者之言。

    [11]卒:终。 相:助。

    [12]修学:立志求学。

    [13]释:推。 经:分析。 所以:所为,作为。

    [14]自正:谓各守职分。

    [15]陵:通“凌”,凌乱。

    [16]室露:房屋破漏。

    [17]属:连。

    [18]无序:没有尊卑之别。

    [19]功美:功劳和美誉。

    [20]持:保持。

    [21]巧:精巧。

    [22]贡职:贡赋,贡品。

    [23]后伦:谓排在同类诸侯之后。

    [24]庶:众。

    [25]攘伐:互相攻杀。

    [26]不节:不合节度。

    [27]穷匮:缺乏。

    [28]饬:整饬,整顿。

    [29]有司:主管官吏。

    [30]泰:通“太”。

    [31]疵:缺点,毛病。

    [32]摠:通“总”,滥。意谓管事太多。

    [33]希意:揣度人意。

    [34]析:离间。 交:朋友。

    [35]恶:当为“德”字之误。

    [36]慝(tè特):邪恶。

    [37]否(pǐ痞):恶。

    [38]容:容受。 颊:颜貌。

    [39]经:理,经营。

    [40]挂:谋取。

    [41]叨(tāo滔):贪婪。

    [42]专知:专用私智。知,通“智”。 擅事:擅自行事。

    [43]侵人:侵凌别人。 自用:刚愎自用。

    [44]过:过错。 更:改正。

    [45]谏:劝谏,规劝。

    [46]很:执拗不听从。

    [47]矜:自以为贤能。

    孔子愀然而叹[1],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2]。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3]?”

    客凄然变容曰[4]:“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5],举足愈数而迹愈多[6],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7],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8],处静以息迹[9],愚亦甚矣!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10],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11],理好恶之情[12],和喜怒之节[13],而几于不免矣[14]。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身而求之人[15],不亦外乎[16]!”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

    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17],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18]。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19];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20];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21]。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22],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23],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24],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25],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26]!”

    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27]。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28],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29],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30]。”

    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31]。子勉之[32]!吾去子矣[33],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34],延缘苇间[35]。

    【注释】

    [1]愀(qiǎo巧)然:既惊又愧的样子。

    [2]“丘再逐”四句:见《山木》和《天运》篇注。

    [3]离:通“罹”,遭受。 谤:辱。

    [4]凄然:悲凉的样子。

    [5]走:跑。

    [6]数:速。

    [7]尚:还。 迟:缓慢。

    [8]休:停止。

    [9]息:灭绝。

    [10]际:分际,界限。

    [11]适:适合。 受与:接受和给予。 度:尺度,度数。

    [12]理:调理,控制。

    [13]和:调和。 节:节度,分寸。

    [14]而:通“尔”,你。

    [15]求:苛求。

    [16]外:务外。

    [17]人理:人伦。

    [18]适:安适。

    [19]所以:用哪种方法。以,用。

    [20]具:指饮酒的杯具。

    [21]礼:礼节。

    [22]天:自然。

    [23]法天:效法自然。

    [24]恤:忧,担心。

    [25]禄禄:随从的样子。

    [26]蚤:通“早”。 湛(dān耽):熏染。

    [27]幸:宠幸。

    [28]比:列。 服役:指供先生役使的门人。

    [29]舍:住处。

    [30]因:借此。 卒学:学完。

    [31]咎:祸患。

    [32]勉:勉励。

    [33]去:离开。

    [34]刺船:撑船。

    [35]延缘:沿岸。

    颜渊还车[1],子路授绥[2],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拏音而后敢乘。

    子路旁车而问曰[3]:“由得为役久矣[4],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5]。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6],夫子犹有倨敖之容[7]。今渔父杖拏逆立[8],而夫子曲要磬折[9],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10]?门人皆怪夫子矣,渔人何以得此乎?”

    孔子伏轼而叹曰[11]:“甚矣,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仪有间矣[12],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汝!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13],不能下人[14],下人不精[15],不得其真,故长伤身[16]。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17]。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18],庶物失之者死[19],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

    【注释】

    [1]还:通“旋”,调转。

    [2]授绥:把登车时拉的绳索交给孔子。

    [3]旁:通“傍”,靠。

    [4]由:子路自称。 为役:做弟子。

    [5]威:敬畏。

    [6]伉礼:以彼此平等的礼节相待。

    [7]敖:通“傲”。

    [8]杖拏:执篙。 逆立:对面而立。逆,迎。

    [9]要:通“腰”。 磬折:弯腰如磬,表示恭敬。

    [10]得无:难道不是。

    [11]轼: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

    [12]有间:太久。

    [13]彼:指渔父。

    [14]下人:使人谦下。

    [15]精:精诚。

    [16]长:常常。

    [17]独:偏偏。 擅:具有。

    [18]所由:得以产生的根源。由,产生。

    [19]庶物:众物,万物。

    【文化史拓展】

    《渔父》与前面的《让王》、《盗跖》、《说剑》三篇一样,也被一些学者列入了所谓非庄周所做的篇目中,苏轼在《庄子祠堂记》中就曾说此篇是“若真诋孔子者”。要知道,苏轼一直觉得《庄子》虽然与儒家大唱反调,其实是暗地里“阴助”孔子的。看来,这篇《渔父》把孔子是骂得狠了些,苏轼都不能为其周旋了。

    宋末黄震说:“庄子以不羁之材,肆跌宕之说,创为不必有之人,设为不必有之物,造为天下所必无之事,用以眇末宇宙,戏薄圣贤,走弄百出,茫无定踪,固千万世诙谐小说之祖也。”(《黄氏日钞》无疑,本文与《盗跖》篇一样,也是一篇“戏薄圣贤”的“诙谐小说”。请看,孔子这位盖世至圣,在渔父三番五次地戏弄下,最后成了一个卑陋委琐的人物形象。相反,主人公渔父从逍遥泽畔、抚颐听琴、笑而还行,到连讽带刺地戏弄孔子,却表现得那样悠闲自得。尤其是当他在野水沼泽的广阔背景上刺开船只,飘忽而去时,更使人看到了他那晦迹韬光,随时变化的贵真性格。至于作品的情节,也与《盗跖》、《说剑》一样,包括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基本部分。而这些情节的展开,又是与注意安排特定的线索人物,用以穿针引线分不开的。如在开端部分,通过子路、子贡,把渔父与孔子的矛盾纠葛连结到了一处。在情节推向高潮以后,又通过子路引出了孔子对渔父的无限向往之情,从而使故事转向结局。当然,《渔父》篇也与《盗跖》篇一样,都只能看成是处于原始状态的中国小说,因为它们的情节主要是通过对话来推进的,似乎显得议论之味有馀,而小说之味略嫌不足。

    【文学史链接】

    1、有关文学典故

    咳唾之音

    某早以孱弱,获际辉光,亲聆咳唾之音,兼辱匍匐之赐。

    (刘攽《贺资政吴侍郎启》)

    得闻咳唾之音,不敏以为幸。

    (晁补之《七述》)

    2、文学技法

    渔父》篇,论亦醇正,但笔力差弱于庄子,然非读《庄子》熟者,亦不能辨。此篇较《盗趾》、《说剑》诸篇颇胜。

    (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渔父》总论)

    孔子逢渔父,正如渔父入花源人家,似仙非仙,使人神痴;渔父听曲而来,刺船而去,延缘苇间,幽风在目;孔子待水波定,不闻拏音而后敢升车,契结霞外矣。(谭元春《南华真经评点·渔父》篇末总论)

    【集评】

    此篇言无江海而闲者,能下江海之士也。夫孔子之所放任,岂直渔父而已哉!将周流六虚,旁通无外,蠕动之类,咸得尽其所怀,而穷理致命,因所以为至人之道也。

    (郭象《庄子注·渔父》篇末总评)

    夫能忘忧保真、脱于世俗之拘系而乐于江海之游者,此帷林渔父若是矣。庄子因而作《渔父》篇。

    (王雱《南华真经新传·渔父》题解)

    篇意以无位而设教,固属多事,必贵真而去伪,方为圣人。

    (林云铭《庄子因·渔父》篇末总评)

    【思考与讨论】

    1、 此篇主旨同样是在“诋訿孔子”。但全篇只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看成是一篇早期的小说作品。请区别其在塑造人物形象、编排故事情节等方面与《盗跖》篇之异同。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佚名作品集
石点头逸周书历代游记选黄帝内经素问三国志平话儿童诗歌儿童小说散文林公案黄庭内景经明清十大才子佳人小说:花笺记诗经九章算术刘公案海公大红袍全传观音菩萨传奇春又春越绝书后西游记庄子译注罗斯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