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武功志》三卷,又分七篇,各为之目:一曰《地理》,二曰《建置》,三曰《祠祀》,四曰《田赋》,五曰《官师》,六曰《人物》,七曰《选举》。首仿古人著述,别为篇叙,高自位置,几于不让,而世多称之。
王氏士正,亦谓“文简事核,训辞尔雅”;后人至欲奉为修志楷模,可为幸矣,夫康氏以二万许言,成书三卷,作一县志,自以谓高简矣。今观其书,芜秽特甚。盖缘不知史家法度,文章体裁,而惟以约省卷篇,谓之高简,则谁不能为高简邪?
志乃史裁,苟于事理无关,例不滥收诗赋。康氏于名胜古迹,猥登无用诗文;其与俗下修志,以文选之例为艺文者,相去有几?夫诸侯不祖天子,大夫不祖诸侯,严名分也。历代帝王、后妃,史尊纪传,不藉方志。修方志者,遇帝王、后妃故里,表明其说可也。列帝王于人物,载后妃于列女,非惟名分混淆,且思王者天下为家,于一县乎何有?康氏于人物,则首列后稷以至文王,节录太史《周纪》;次则列唐高祖、太宗,又节录《唐本纪》,乖刺不可胜诘矣。方志不当僭列帝王,姑且勿论。就如其例,则武王以下,何为删之?以谓后有天下,非邠之故邑耶?则太王尝迁于歧,文王又迁于丰,何以仍列武功人物?以武王买有天下,文王以上,不过追王,故录之耶?则唐之高祖、太宗,又何取义?以谓高祖、太宗生长其地,故录之耶?则宣、懿二祖,何为删之?后妃上自姜嫄,下及太姜,何为中间独无太任?姜非武功封邑,入于武功列女,以谓妇从夫耶?则唐高祖之太穆窦后,太宗之文德长孙皇后,皆有贤名,何为又不载乎?夫载所不当载,为芜为僭,以言识不足也。就其自为凡例,任情出入,不可诘以意指所在,天下有如是而可称高简者哉?
尤可异者,志为七篇,舆图何以不入篇次?盖亦从俗例也。篇勿首冠图,图止有二,而苏氏《璇玑》之图,乃与舆图并列,可谓胸中全无伦类者矣。
夫舆图冠首,或仿古人图经之例,所以揭一县之全势,犹可言也。《璇玑》之图,不过一人文字,或仿范氏录蔡琰《悲愤诗》例,收于列女之传可也。
如谓图不可以入传,附见传后可也。蓦然取以冠首,将武功为县,特以苏氏女而显耶?然则充其义例,既列文王于人物矣,曷取六十四卦之图冠首?既列唐太宗于人物矣,曷取六阵之图冠首?虽曰迂谬无理,犹愈《璇玑图》之仅以一女子名也。惟《官师志》褒贬并施,尚为直道不泯,稍出于流俗耳。
【 译文】
康海《 武功志》 三卷,又分七篇,每篇各标题目:一叫作地理,二叫作建置,三叫作祠祀,四叫作田赋,五叫作官师,六叫作人物,七叫作选举。开端仿照古人著述,另外作篇叙,把自己放在很高的地位,接近于不谦让,而世人大多称赞这书,王士正也说“文字简要,事情确实,言论文雅”。后人竟至想要尊奉为编修方志的榜样,可以说是侥幸了。康氏用大约二万字.成书三卷,作一部县志,自己认为高雅简要。现在看这书,非常杂乱,大概由于不知道史学家的法度,文章的结构,而只是把减省篇幅叫作高雅简要,那么谁不能做到高雅简要呢?
志是历史体裁,如果和事理没有关系,照例不过多收人诗赋。康氏在名胜古迹部分,随便地登载没有用处的诗文,这和平庸的人们编修方志按照文选的体例作艺文的,差别有多少呢?诸侯不祭祀天子,大夫不祭祀诸侯,是尊重名分。历代帝王、后妃,在史书的纪传里受到尊崇,不依靠方志来记载。编修方志的人,遇到帝王、后妃的故乡,表明那说法是可以的。在人物传里列人帝王,在列女传里记载后妃,不仅名分混淆,而且想想帝王天下为家,和一县有什么关系呢?康氏对人物,首先列后樱直到文王,节录《 史记》 的《 周本纪》 ,其次列唐高祖、太宗,又节录《 唐书》 的本纪,不顺情理,多得责问不过来。方志不应当超越本分列人帝王,这暂且不论。即使按照他的体例,那么周武王以下,为什么删除?是不是认为武王以后统一天下,不在郊这故城呢?那么太王曾经迁到岐,文王又迁到丰,为什么还列在武功人物里呢?是不是因为武王实际统一天下,文王以上不过是追加王号,所以记载他们呢?那么唐代的高祖、太宗,又采用什么理由呢?是不是认为高祖、太宗生长在这里,所以记载他们呢?那么显祖、懿祖,为什么删除呢?后妃上起姜源,下到太姜,为什么中间唯独没有太任呢?姜不是武功的封邑,收人武功列女,是不是认为妇人跟随丈夫呢?那么唐高祖的太穆窦后,太宗的文德长孙皇后,都有德行高尚的名声,为什么又不记载呢?对记载不应当记载的,杂乱和超越本分来说,是见识不够。就这书自己定下凡例,任意出入,变化不定,不能责问出意旨在何处来说,天下有像这样而可以称作高雅简要的吗?
特别可诧异的是,志分成七篇,地图为什么不排人篇章顺序中呢?大概也是顺从平庸的惯例。全书开端把图放在最前面,图只有二幅.而苏氏《 璇玑图》 竟和地图并列,可以说是胸中完全没有事物的条理了。地图放在最前面,也许仿照古人图经的例子,用来标明一县的整个地形,还可以说得过去。《 璇玑图》 仅仅是一个人的文字,也许仿照范哗记载蔡淡《 悲愤诗》 的例子,收进列女传是可以的。如果认为图不能收人传,附在传后是可以的。突然拿它来放在书的最前面,难道武功作为一个县,只是因为苏氏女而扬名吗?那么推广这种体例,已经把文王列人人物篇了,为什么不取六十四卦的图放在全书最前面?已经把唐太宗列人人物篇了,为什么不取六阵的图放在全书最前面?这虽说是迁腐荒谬没有道理,还胜过只是凭一个女子出名的《 璇玑图》 。只有《 官师志》 赞美和贬斥都使用,还算是公正的道理没有消失,略微超过流俗罢了。
文史通义王氏士正,亦谓“文简事核,训辞尔雅”;后人至欲奉为修志楷模,可为幸矣,夫康氏以二万许言,成书三卷,作一县志,自以谓高简矣。今观其书,芜秽特甚。盖缘不知史家法度,文章体裁,而惟以约省卷篇,谓之高简,则谁不能为高简邪?
志乃史裁,苟于事理无关,例不滥收诗赋。康氏于名胜古迹,猥登无用诗文;其与俗下修志,以文选之例为艺文者,相去有几?夫诸侯不祖天子,大夫不祖诸侯,严名分也。历代帝王、后妃,史尊纪传,不藉方志。修方志者,遇帝王、后妃故里,表明其说可也。列帝王于人物,载后妃于列女,非惟名分混淆,且思王者天下为家,于一县乎何有?康氏于人物,则首列后稷以至文王,节录太史《周纪》;次则列唐高祖、太宗,又节录《唐本纪》,乖刺不可胜诘矣。方志不当僭列帝王,姑且勿论。就如其例,则武王以下,何为删之?以谓后有天下,非邠之故邑耶?则太王尝迁于歧,文王又迁于丰,何以仍列武功人物?以武王买有天下,文王以上,不过追王,故录之耶?则唐之高祖、太宗,又何取义?以谓高祖、太宗生长其地,故录之耶?则宣、懿二祖,何为删之?后妃上自姜嫄,下及太姜,何为中间独无太任?姜非武功封邑,入于武功列女,以谓妇从夫耶?则唐高祖之太穆窦后,太宗之文德长孙皇后,皆有贤名,何为又不载乎?夫载所不当载,为芜为僭,以言识不足也。就其自为凡例,任情出入,不可诘以意指所在,天下有如是而可称高简者哉?
尤可异者,志为七篇,舆图何以不入篇次?盖亦从俗例也。篇勿首冠图,图止有二,而苏氏《璇玑》之图,乃与舆图并列,可谓胸中全无伦类者矣。
夫舆图冠首,或仿古人图经之例,所以揭一县之全势,犹可言也。《璇玑》之图,不过一人文字,或仿范氏录蔡琰《悲愤诗》例,收于列女之传可也。
如谓图不可以入传,附见传后可也。蓦然取以冠首,将武功为县,特以苏氏女而显耶?然则充其义例,既列文王于人物矣,曷取六十四卦之图冠首?既列唐太宗于人物矣,曷取六阵之图冠首?虽曰迂谬无理,犹愈《璇玑图》之仅以一女子名也。惟《官师志》褒贬并施,尚为直道不泯,稍出于流俗耳。
【 译文】
康海《 武功志》 三卷,又分七篇,每篇各标题目:一叫作地理,二叫作建置,三叫作祠祀,四叫作田赋,五叫作官师,六叫作人物,七叫作选举。开端仿照古人著述,另外作篇叙,把自己放在很高的地位,接近于不谦让,而世人大多称赞这书,王士正也说“文字简要,事情确实,言论文雅”。后人竟至想要尊奉为编修方志的榜样,可以说是侥幸了。康氏用大约二万字.成书三卷,作一部县志,自己认为高雅简要。现在看这书,非常杂乱,大概由于不知道史学家的法度,文章的结构,而只是把减省篇幅叫作高雅简要,那么谁不能做到高雅简要呢?
志是历史体裁,如果和事理没有关系,照例不过多收人诗赋。康氏在名胜古迹部分,随便地登载没有用处的诗文,这和平庸的人们编修方志按照文选的体例作艺文的,差别有多少呢?诸侯不祭祀天子,大夫不祭祀诸侯,是尊重名分。历代帝王、后妃,在史书的纪传里受到尊崇,不依靠方志来记载。编修方志的人,遇到帝王、后妃的故乡,表明那说法是可以的。在人物传里列人帝王,在列女传里记载后妃,不仅名分混淆,而且想想帝王天下为家,和一县有什么关系呢?康氏对人物,首先列后樱直到文王,节录《 史记》 的《 周本纪》 ,其次列唐高祖、太宗,又节录《 唐书》 的本纪,不顺情理,多得责问不过来。方志不应当超越本分列人帝王,这暂且不论。即使按照他的体例,那么周武王以下,为什么删除?是不是认为武王以后统一天下,不在郊这故城呢?那么太王曾经迁到岐,文王又迁到丰,为什么还列在武功人物里呢?是不是因为武王实际统一天下,文王以上不过是追加王号,所以记载他们呢?那么唐代的高祖、太宗,又采用什么理由呢?是不是认为高祖、太宗生长在这里,所以记载他们呢?那么显祖、懿祖,为什么删除呢?后妃上起姜源,下到太姜,为什么中间唯独没有太任呢?姜不是武功的封邑,收人武功列女,是不是认为妇人跟随丈夫呢?那么唐高祖的太穆窦后,太宗的文德长孙皇后,都有德行高尚的名声,为什么又不记载呢?对记载不应当记载的,杂乱和超越本分来说,是见识不够。就这书自己定下凡例,任意出入,变化不定,不能责问出意旨在何处来说,天下有像这样而可以称作高雅简要的吗?
特别可诧异的是,志分成七篇,地图为什么不排人篇章顺序中呢?大概也是顺从平庸的惯例。全书开端把图放在最前面,图只有二幅.而苏氏《 璇玑图》 竟和地图并列,可以说是胸中完全没有事物的条理了。地图放在最前面,也许仿照古人图经的例子,用来标明一县的整个地形,还可以说得过去。《 璇玑图》 仅仅是一个人的文字,也许仿照范哗记载蔡淡《 悲愤诗》 的例子,收进列女传是可以的。如果认为图不能收人传,附在传后是可以的。突然拿它来放在书的最前面,难道武功作为一个县,只是因为苏氏女而扬名吗?那么推广这种体例,已经把文王列人人物篇了,为什么不取六十四卦的图放在全书最前面?已经把唐太宗列人人物篇了,为什么不取六阵的图放在全书最前面?这虽说是迁腐荒谬没有道理,还胜过只是凭一个女子出名的《 璇玑图》 。只有《 官师志》 赞美和贬斥都使用,还算是公正的道理没有消失,略微超过流俗罢了。
t\x\t\小\说天,堂www.xiaoshuotx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