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章 地厅(局)级公务员经济管理能力研究(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 作者:张志坚

第16章 地厅(局)级公务员经济管理能力研究(1)

  关于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与经济管理能力的研究

  厦门行政学院课题组在经济特区的领导体系中,局级公务员作为各部门、系统的行政领导,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他们的职责是双重的,既是中央特区政策和特区发展战略的执行层,又是特区中各部门、系统发展的决策层。由于特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在改革开放中试验、创新、发展。因此,为使这一级公务员的素质能力能够达到相应的层次要求,明确他们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尤为重要。本研究报告在比较系统的调查基础上,着重分析确定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这方面知识、能力的依据,其应具备的内容以及现状评估和对策研究。

  一、确定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与经济管理能力的依据

  我们认为,科学确定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必须以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依据。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是以1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成就为基础,又体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客观要求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沿海开放城市特别是经济特区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成就。

  首先从实践的角度向人们印证了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新思想的科学性。

  现在,为了实现宏伟目标,我们不仅要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而且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第二次创业中,率先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已经成为经济特区的自觉行动。这就对特区局级公务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调查中我们感到,从特区的实际出发,要确定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与经济管理能力,有几个涉及行政规范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值得考虑:

  (1)任何国家的公务员都必须效忠于政府。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特区局级公务员必须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并忠诚于中央政府。这首先要求这一级的领导干部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立场和方向。具体地说,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特区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不动摇,是要以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尤其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和特区建设思想为根基的。否则,在是非问题上缺乏清晰的辨别判断能力,势将失去发展的机遇,阻延前进的步伐。

  (2)经济特区是全国的特区。中央是经济特区的决策主体。经济特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又是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举措。为此,经济特区不能不受宏观经济管理的调控,不能不受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这要求特区局级领导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对于宏观经济的运行和管理有较深入的认识和较强的应变操作能力,才能对中央的调控自觉主动因地制宜地作出反应,更好地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3)经济特区的发展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面对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泛化,原来对特区的优惠变成了全国性的“普惠”,特区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依靠自己创造新的优势了。这也对特区局级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对前期经验教训有所总结,必须对哪些方面拥有优势,如何争创新的优势上作出科学的评估和决策。这样,局级公务员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而必须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在相关的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上得到更新、扩充和提高,包括对特区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任务的分析解决能力。这就是说,确定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和管理能力时,还必须考虑到特区经济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的动态性。如果说,在前阶段,重在对“特殊”、“灵活”的理解与执行,那么,在现阶段,则将贵在于“普惠”中的开拓创新。在前一阶段,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导致了绩效的差距,在后一阶段,也会有同样的状况,只不过对素质能力的要求因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相应地提高了。

  (4)经济特区要率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要求局级公务员转变在长期的传统增长方式中形成的观念,树立与现代社会资源、人口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集约型增长观念和思想,才能保证在本部门、系统中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以满足现代经济增长的要求,实现增长的集约化和发展的高速率。应当说,对于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知识,包括各种经济学流派对于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解和阐释,我们的局级干部尚所知甚少,研究刚刚开始有待深入。

  (5)厦门经济特区已经拥有全国人大授予的地方立法权。这是中央赋予的一种权力,同时也对特区局级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经济立法的角度讲,要从本特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地方经济法规,要求这一层次的公务员黯熟国内的经济行为和关系,特别是在区内与区外,国内与国外的经济行为与关系问题上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才能有效地运用好中央给予的这方面的权力。

  以上5个方面,可以在一个中心问题上汇集,这就是,特区的每一个新进展,都与特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出的新举措紧密相关。这样,我们逐渐看到,如何围绕培养和提高特区局级公务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区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中应有的不断开拓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素质和能力,应是我们考虑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和管理能力问题的基本着眼点。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1-52页)应当说,经济特区的这“四个窗口”,是对经济特区发挥的功能作用的形象概括。在将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成千上万的干部通过特区窗口面向世界学到了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学到了管理经验,掌握了对外开放的理论政策,增强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才干。

  尽管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由点到面形成了新的格局,但是还应该并且可以“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在改革与发展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这就是说,新的格局和新的形势对特区局级公务员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在确定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时,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是不能不顾及的:

  (1)各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之中,相互往来、相互渗透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任何历史时期。于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为此,经济特区局级领导必须兼备相当广博的世界经济知识,掌握、探究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成为时代的要求。像“让厦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厦门”的这样一个口号,就不能仅仅是当作追求提升知名度的宣传性语言,而应是特区建设者尤其是局级领导者的历史使命。你要让厦门走向世界么,你就首先必须了解、懂得这个当代世界。

  (2)当代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世界经济已向多极化、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业已建立,欧盟于1999年启动“欧元”,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步伐也在加快之中。我们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中建设经济特区的。这也要求特区局级干部相应地要掌握许多有关的知识,增强在多极化、区域化和集团化世界经济大舞台纵横捭阖、运筹帷幄的能力。

  (3)跨国公司一直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活动主角。90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进入特区。这是一种对未来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战略性变化。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包括经济特区发展战略必然要相应地作出主动性调整。面对这一新的情势,要求特区的局级干部对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营销策略及其运作模式等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在与跨国公司、大集团日益增多的合作与较量中,展示出自己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这对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特区二次创业显然关系十分重大。

  (4)从发挥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这一角度来看,几个经济特区的特殊区位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厦门经济特区肩负的重任是发展对台经济合作,以经济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并且,发展对台经贸合作(包括其他方面的合作往来)也是做台湾人民工作的有效形式和途径。鉴于台湾经济、政治、文化与港、澳及东盟国家的历史联系、特区局级领导干部应当在对台湾经济、港澳经济及东盟国家经济等方面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5)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结构正在重组。就国内而言,优化经济结构是跨世纪的重大任务之一。就经济特区而言二次创业要上新台阶、达到新水平,发展以高科技为主的支柱产业也列入战略部署。正如江泽民同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临知识经济悄然兴起的机遇和挑战,对特区局级干部应重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是无庸置疑的。因此,进行高新科技知识的培训、进行有关知识经济问题的教学和研究、进行信息化时代数字化生存的能力培训,也应列入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的范畴。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参与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竞争,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是——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基地,更应该在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争取走在前列。这是科学确定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的又一个基本着眼点。

  (三)转变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的需要党的十五大再次指出了推进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努力方向。新一届政府也对机构改革进行了总体安排。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培训,从目标上和内容上,都必须服从和适应机构改革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任务是明确的。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必须转变观念,自觉围绕机构改革的3个方面主要内容要求来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相应的能力素质。

  (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职能,实现政企分开,使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实现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转变。应当承认,西方社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相应发展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行政体制。我们虽然不提倡“言必称希腊”,但也不应拒绝吸收反映人类社会文明的东西。如何认真地去研究西方的行政体制,特别是同级文官在该体制下如何管理经济、社会,应当成为特区局级公务员研修的一个课程。我们同时认为,经济特区这个窗口也能够在这方面进一步发挥其功能作用。

  (2)为了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要求特区局级公务员要能明确职责,能称职、敢负责,工作精力饱满,富有知识和讲求效率。还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广博的知识、专业化的技术和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为基础。非此,难以做到在执行和决策管理中既清醒、冷静,又果敢、热情。从这方面看,摆在特区局级公务员面前的,确有不少的崭新课程,包括许多与经济知识、经济管理能力相互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例如也应包括EQ、IQ一类的知识)。

  (3)机构改革的又一方面任务是,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管理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有关宏观调控的理论知识不可或缺,前面已经提及。这里要强调的是,第一,为了适应机构精简,经济专业部门调整的需要,首先必须在局级公务员的“通专结合”上有个正确的认识。人们称许多领导干部是“万金油”,挪到哪儿都行。这反映干部中“通才”多,“专才”少。从厦门经济特区的干部队伍现状看,年轻的局级公务员专门家显得有若凤毛麟角。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通专结合”上做好文章,特别要重视对经济管理方面的青年专门家的选拔和培养,并且要有跨世纪的规划安排。因此,在同是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的确定上,还要有不同层次的考虑。第二,机构精简、人员分流,加强宏观部门和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也向特区局级公务员提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能力需求。类似西方文官培训中“个人职业生涯”课程应予考虑。

  总之,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为指导,以党和国家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为指导,科学确定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而在科学确定过程中,上述的几方面需要,显然应当作为基本的重要的依据。

  在本课题的调研中,通过几种具体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可以看到,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经济知识的需求特点,应具备的经济知识结构、类型和趋势以及能力层次和构成等,与上述3个主要方面的需要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与经济管理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的改革、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经济特区的二次创业,都对经济特区的公务员,特别是处在领导岗位的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业务,而且要懂政治、经济、科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以下仅就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在新时期应具备的经济知识与经济管理能力做初步探讨。

  (一)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

  1.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经济知识的需求特点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哪些经济知识?通过经济知识需求问卷调查表的调查与走访市委市政府、组织部、人事局及企业的有关领导、厦门大学的专家、教授,并召开了多种类型的座谈会,所了解的情况表明,局级公务员对经济知识的需求具备以下明显特点。

hTtp://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天_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志坚作品集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上)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