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7章 地厅(局)级公务员经济管理能力研究(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 作者:张志坚

第17章 地厅(局)级公务员经济管理能力研究(2)

  (1)多学科性。当今的时代是知识日新月异变化发展创新的时代。局级公务员作为各部门、各系统的高层管理人员,要担负本部门、本系统的最高管理职责,对经济知识的需求,不仅要了解、掌握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邓小平经济理论等理论经济学,而且还必须了解、掌握应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经济管理学及涉外经济学等学科的经济知识。因此,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对经济知识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多学科的特点。

  (2)专业性。由于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从权限与业务性质来看,除少数的局级公务员是地方一级行政领导,属于一般权限领导外,大多数的局级公务员是属于专业权限的领导,即他们是在同一级行政领导下的职能部门领导。不同部门、不同系统具有明显专业分工,发挥不同的功能。因此与一般权限的管理者相比较,具有较强的业务性,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经济知识需求的选择明显地表现出不同部门的专业性的特点。

  (3)差异性。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从权限构成来看,有一般权限与专业权限领导之分。从部门系统的行政分工来看,又有经济、文化、党务、组织、人事、宣传等不同的领域,而且局级公务员本人在学历、年龄、资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决定了他们对经济知识学科需求明显表现出差异性。

  2.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及其分类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依据他们对经济知识的需求的多学科性的要求,和有助于提高他们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掌握、了解以及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研究成果的能力。经济特区公务员应当了解、掌握的经济知识,按基本的、常用的学科分类,主要有:

  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文选、邓小平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经济、发展经济、西方经济学以及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研究。

  应用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市场学、价格学、消费经济学、经营经济学。

  部门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旅游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学、宏观经济管理学、微观经济管理学、国有资产营运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与决策科学。

  经济管理方法学:会计学、统计学、投入产出分析法、审计学、系统论、信息论。

  涉外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税收、国际经济组织与跨国公司。

  区域经济学:世界经济、亚太经济及其发展趋势、香港经济、台湾经济、美国经济、欧盟经济、面向新世纪的特区经济。

  经济政策与经济法规:经济发展战略与步骤、经济政策与实施、外资的利用与管理的政策研究、自由港政策及保税区管理、对台经贸政策、市场法、计划法、财政预算法、银行法、证券法。

  边缘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土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

  3.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结构与趋势从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与局级公务员对经济知识需求的多学科性、专业性、差异性的特点出发,局级公务员所需要的经济知识,可分为:基本性(基础性)经济知识、专业性经济知识、一般了解性的经济知识3个不同层次。

  基本性的经济知识。是局级公务员最一般的、最普遍的、需要掌握、了解的基本经济知识,不分部门、系统,所有局级公务员都必须掌握的。它直接关系到局级公务员的胜任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贯彻执行所必备的经济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文选、邓小平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经济政策与经济法规、经济热点与难点的理论研究等经济知识。

  专业性的经济知识。是与局级公务员分管的各个职能部门、系统的业务,密切相关的必备的经济知识,与各部门、各系统的业务分工密切相联系,具有较强的部门专业选择性的经济知识。主要包括有:应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经济管理学、涉外经济学、经济管理方法学等多学科的经济知识。

  一般了解性的经济知识。是与局级公务员分管的部门、系统的业务,有一定联系的相关的经济知识,是局级公务员一般了解、掌握或为扩大见识的经济知识。主要有: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边缘经济学等学科。

  局级公务员不同层次的经济知识的比例构成,根据问卷所提供的材料反映,一般以基本性的经济知识占35%~40%;以专业性经济知识占45%~50%;一般了解性经济知识占10%~15%为宜。当然,不同的时期,由于对领导素质有不同的要求,经济知识结构的比例也将会发生相应变化,它应当是动态的。从公务员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出发,3个层次变动的趋势中,专业性经济知识与一般了解性经济知识的比例将会呈上升趋势(见图1)。

  (二)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管理能力

  1.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的经济管理能力的要求经济特区在二次创业中,不仅要实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在发展对外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头。因此,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不仅要具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管理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发展对外经济的能力。同时由于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大多数是各部门、各系统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的职责范围主要是对本部门、本系统的管理,在经济特区的领导体系中是处在中介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们具体的经济管理能力应具备以下3兼备的要求。

  (1)决策能力与实施能力兼备。作为部门、系统的领导,不仅要具备对本部门、本系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步骤、措施,以及本部门、本系统的各类资源配置作出决策的能力。同时还应当具备将上级领导的各项政策、方针付诸实施的能力。能结合本部门、本系统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贯彻、执行的方案和步骤,从而推向具体实施。

  (2)指挥能力与参谋能力兼备。作为部门系统的领导,首先应当具备对本部门、本系统的组织、发展的指挥管理能力、总揽全局。

  同时,作为职能部门领导,又必须具备及时地向一级政府领导提供、反馈本部门、本系统的有关情况,及与本部门、本系统相关联的经济信息,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一级行政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当好参谋、助手。

  (3)监督管理能力与协调、服务能力兼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经济管理从微观转向宏观,从直接转向间接。从而决定、影响了职能部门、系统的经济管理从以往简单的直接管理形式,转向以监督、管理与协调、服务相结合的管理形式。因此,局级公务员就不仅要具备监督管理能力,而且要具备协调、服务的能力。

  2.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的主要经济管理能力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从其履行职责所必备的管理能力的要求出发,主要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经济管理能力:

  (1)经济分析能力。经济分析从范围出发有:国际、国内、部门、地区、行业等方面的经济分析;从门类出发有: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多领域的经济分析;从经济发展过程出发有:静态、动态的经济分析。因此,经济分析的内容是很广泛的。而经济分析能力主要指:分析、判断、预测、报警的能力。局级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经济分析能力主要有:经济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即:查看分析统计、财务以及各类经济报表能力和多种形式的调研能力);选择、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与部门、系统经济政策和方案的分析研究能力;部门、系统经济静态与动态的分析、判断能力;经济与市场走向的分析、判断力;市场风险的分析、判断、报警能力,经济趋势的预测能力。

  (2)经济决策能力。局级公务员的决策属于部门、系统的决策,具有中观性和中介性的特点。他们的决策能力主要表现为:本部门、本系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决策能力;围绕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发展步骤和措施的能力;制定本部门、本系统有关经济政策及规定的能力;结合本部门、本系统制定贯彻上级领导有关政策、方针、决定的措施与步骤的能力;本部门、本系统发展项目的规划决策能力。

  (3)经济组织、实施能力。经济组织能力主要有:对本部门、本系统的经济工作进行组织、开发、发展的能力;本部门、本系统人、财、物的合理配置能力;组织本部门、本系统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能力。实施能力包括:本部门、本系统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能力;经济政策的执行与实施能力;经济法规的执行、实施能力;上级领导机关的方针、政策决定付诸实施的能力;间接经济手段的操作能力。

  (4)对外经济关系的能力。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特区局级干部应当具备有较强的对外经济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

  引进、利用外资能力;引进、利用先进技术能力;开辟利用外资的新领域、新渠道的能力;开展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国际经济法、经济规则的掌握、运用能力;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掌握、运用能力;经济特区对外经济政策的研究、制定与实施。

  (5)经济“协调”能力。经济协调能力,既包括:协调部门、系统的局部利益与一级政府的全局利益的关系;协调各部门、系统之间经济利益的关系;各部门、系统的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部门、系统与下属单位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也包括协调各部门、系统的经济发展的合理比例;协调部门、系统的管理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以及纠正、弥补市场失灵的现象。

  (6)经济监督与服务的能力。为了维护特区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也为了保证本部门、本系统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经济监督是不可少的。局级公务员的经济监督能力主要表现为:实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的监督力;本部门本系统的财务监督管理能力;审计、工商、税务、物价、质量等职能部门的职能监督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是指职能部门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的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为吸收外资创造良好的软、硬投资环境;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供人才服务;建立、培育、完善市场体系,维持良好市场秩序能力;提供各种信息咨询服务;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的咨询服务;完善社会保障服务。

  (三)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经济管理能力基本框架及内在关系在经济管理的几个主要能力中,经济分析能力是前提、基础。经济决策能力、经济组织、实施能力以及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能力,都要以经济分析、判断为前提。

  经济决策能力是核心。决策能力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与领导活动的成效,并直接影响组织实施能力,对外经济关系能力以及协调、监督、服务等方面的能力的发挥。

  经济组织、实施能力,对外经济关系能力,协调、监督、服务能力是经济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既体现决策能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经济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几个主要的经济管理的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局级公务员经济管理能力的基本框架与内在联系

  三、对当前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实际经济知识、管理能力的基本评估

  以上论证了确定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的依据和内容。那么,当前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对这些知识和能力掌握的情况如何呢?我们对厦门经济特区相应级别的137位干部所作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应具备的5大类38种经济知识中,对各单项经济知识目前掌握状况,回答“已掌握”的最高比率为15%,最低比率为O;对38种经济知识平均“已掌握率”为5%。

  “已掌握率”低于3%的知识有16种,包括世界经济、当代知识经济、比较经济学、会计与统计实务、国有资产营运管理、对台经贸政策与管理、亚太经济及发展趋势、市场经济法、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经济热点难点研究以及发展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其中“已掌握率”为O的是发展经济学。对29种应具备的经济管理能力平均“已具备率”为7%;“已具备率”低于3%的单项能力有6项,即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力、国情市情掌控力、市场机制运用能力、经济效益评估能力,其中,“已具备率”为O的是经济发展计划决策力。

  从以上调查数据的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局级公务员实际经济知识、管理能力掌握状况:

  第一,局级公务员队伍在必备的经济知识、管理能力方面,处于总体欠缺状况。问卷调查中必备经济知识平均“已掌握率”为5%,必备经济管理能力平均“已具备率”为7%,明显说明了这一状况。

  而就欠缺的面来看,不是少数人,而是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就欠缺程度看,对必备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欠缺的学科、项目都比较多,欠缺程度较严重。当前局级公务员的这种总体状况与党和国家关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力提高局级公务员队伍的经济知识、管理能力水平,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刻不容缓的迫切要求;也是顺利推进行政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条件。

  第二,基本理论学科、基本知识学科的掌握相对较好;而应用型知识和管理技能学科的掌握则比较薄弱。根据问卷调查显示的数据,对7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科的平均“已掌握率”为8.3%,比全部必备经济知识平均“已掌握率”高3.3个百分点;而对会计、统计实务、国有资产营运管理、经济热点难点研究、市场机制运用能力、经济效益评估能力等应用型知识、能力“已掌握率”仅为2-3%。把握这一状况,对研究和确定强化局级公务员经济知识、管理能力的重点很有意义。

  第三,有两类知识、能力,即现代新知识和宏观经济管理能力的掌握很欠缺。问卷调查数据中“已掌握率”低于3%的经济知识和能力项目中,70%是这两类,诸如知识经济、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市场经济法、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力、国情市情掌控力、宏观经济预警力等。而这两大类知识、能力,恰恰是当前扩大开放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中对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提出的迫切要求。

  四、强化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经济知识、经济管理能力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从总体上讲,要根本改变局级公务员队伍知识、能力的欠缺,使之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要求,主要通过3种途径:学习、实践和培训。而国家公务员培训是其中一条比较系统、规范、见效又快的基本途径。为了经过培训实现本文论证的经济特区局级公务员必备的经济知识、经济管理能力的理想绩效,在具体培训实施中必须根据现代培训理论和手段,加强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为此,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要实现四个转变。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志坚作品集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上)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