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8章 处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研究(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 作者:张志坚

第38章 处级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研究(2)

  从经济上说,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又要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正是在这一条件下,既要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既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包括防止贫富悬殊和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前者是前无古人的开拓性事业,也是史无前例的尖端性难题;后者属国际性的、永恒的“老大难”问题。

  从政治上说,既要坚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又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改革开放中保持稳定并促进繁荣发展;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使6000多万党员能经受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等各种风险的考验,又要改善执政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与领导方式、方法、作风;既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又要解决民主和集中都不够的问题,更要维护中央的权威。这都直接触及事关全局的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辩证关系问题,也涉及不可避免的一系列敏感性问题。

  从文化上说,不仅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政机关“统一思想、总揽全局、加强协调、扎实工作”的指南,要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仅要求一切公务员由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陈旧的意识观念,全面转向与适应、促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宜的意识观念,而且要大胆吸收、借鉴国外一切反映现代管理规律的观念、思维方式;不仅要清除头脑里残存的封建的、半封建与半殖民地制度下的糟粕,而且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大则影响制度创新,小则影响行政行为的“软件”,处理不当都将招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后果。

  4.政府机构改革将有新的突破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一定进展,积累了经验。但是,政府机构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经多次改革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政府机构,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容易造成责任不清和决策失误,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现有政府机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许多本来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或者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是通过政府机构管理,把过多的社会责任和事务矛盾集中在政府身上;现有政府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这不仅滋生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助长了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也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

  当前,我国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国际经济技术文化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多,社会矛盾不容忽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工农差别依然很大;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大量不良贷款,潜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遍及全球,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已形成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快政府机构改革,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此为标志,我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帷幕已正式拉开。国务院机构减编定员的工作要求1998年底以前完成,人员分流的工作预计要用3年左右的时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地方各级政府也将进行机构改革。

  这次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5.国家公务员数量减少而质量较高

  据统计,目前我国财政负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数总计3300多万其中800万是各级党和政府的机关干部。即今天1000个中国人里有6.4个官员,20个吃财政饭的人;清朝时1000人里只有1个官员;唐朝时只有0.3个;在汉朝平均不到0.13个官员。

  再看与总劳动力的比例:我国目前3300万靠国家财政供养的人员,占全国7亿总劳动力的比例大约为5%。而美国90年代初,联邦政府有近300万人的政府文职人员,占全国劳动力的2.8%。德国和日本只有1.4%,英国为1.9%。

  中国政府机关冗员的情况已十分严重,非精简不可。1998年开始的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已定下了精简规模,国务院机关工作人员精简50%,地方政府也大致精简50%。由此可以预见,迈向21世纪的中国政府,其人员将大大减少,但由于政府的作用不能削弱,政府职能有些还会增加,所以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大大提高。

  (二)跨世纪处级公务员应有的素质与能力

  1.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能够自觉地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跨世纪处级公务员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有了这个理论功底,才能在世纪之交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正确洞悉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才能运用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开展工作,创造性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高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在世纪之交,肩负时代重任的处级公务员,主要的是要认真学习掌握好邓小平理论,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2.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方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世纪之交,国际国内政治风云变幻,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干扰、破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冲击。21世纪,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严峻考验。担负领导职务的处级公务员,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治行为能力,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方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等。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及其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在各自岗位上,高度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高度珍惜、巩固和发展我国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4.具有顽强的创新精神,勇于开拓新事业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跨世纪处级公务员要具有比一般人更敏捷锐利的观察能力,具有更顽强的创新精神和锐意开拓的创造能力。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之中,善于捕获信息,探测环境变化,敏锐地发现新动向、新关系、新矛盾,运用丰富、开阔的想象力,把储存在大脑中过去彼此并未结合的有关因素联系起来,重新筛选、组合、变化、补充和改造,形成新形象,从而加工出新观念、新设想,提出新方案、新办法,在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走出一条成功的新路子。

  5.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呈加速发展的态势: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遍及各个领域;微型机械发挥重大作用;空间技术有新的发展;光纤通讯酝酿着新的突破;新能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生物技术、遗传工程不断完善;新材料不断涌现;软件设计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预计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进度将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将进一步加大。21世纪将是世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对全人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对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能否在迈向新世纪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的因素取决于跨世纪领导干部所具备的文化知识水平。

  6.具有适应时代需要的思维方式和领导能力

  21世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对社会作用的广度和深度均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的结合,使社会活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其一是多变性。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使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形势变化多端,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二是开放性。当代社会化大生产带有全方位的开放性。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正朝着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现代世界正在走向整体化。其三是相关性。当代社会生活和诸方面间有着联系的广泛性和密切性,整个社会被各式各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结为一体,每一局部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其四是复杂性。这由上述几个特点所决定,是当代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特点。

  面对当代社会活动的这些特点,成功的领导者必须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转变旧的思维方式。

  (1)变封闭型思维为开放型思维。不断拓宽思维渠道,提高思维力度,扩大和加深对事物间联系的认识。

  要解放思想,敢于探索问题,创造性地开创新局面。

  (2)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运用“动态变化”的思维方式,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认识和改造世界。做到觉察问题快,应变能力强,分析问题深刻,处理问题利落。跟上时代的步伐,赢得工作主动权。

  (3)变单一型思维为系统型思维,把事物、现象的普遍联系作为逻辑的起点,变单项思维为多项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驾驭事物发展的趋势,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辩证关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通观经纬、权衡利弊、洞察未来,有效及时、出奇制胜地实现正确的领导决策,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化,不断提高领导效能。

  面对当代社会活动的这些特点,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还必须反应敏捷、调整迅疾,具有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的能力;必须有相应的开放观念,有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强的适应性;必须有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准确无误的预见性,具备卓越的判断力;必须具备更强、更高超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三、沿海开放城市处级公务员的行政环境沿海开放城市

  在2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行政过程的环境、范围和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行政过程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首先,比较封闭的环境向对外开放的环境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过程的环境比较封闭,既不考虑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也不注意学习别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革开放打破了传统体制的禁锢,把中国和世界联系起来,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连为一体。在这样一种新的环境条件下,沿海开放城市的行政过程,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国际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其次,所有制结构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利益关系也比较单纯。改革开放以后,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所有制结构下,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多种利益关系,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最后,信息渠道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过程的封闭性和行政活动的垂直分工体制,造成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信息量有限,对行政决策技术的依赖性不大。改革开放以后,行政过程的开放性和决策的分权体制,使信息渠道向多样化发展。随着办公自动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信息技术和决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行政过程中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给原有的行政体制带来了巨大压力,对处级公务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行政过程采取更有利于收集、分析、运用信息的方式。

  (二)行政过程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不仅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支配着全社会资源的配置,政府计划覆盖全社会的活动范围;政府决定着企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支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央政府包揽过多,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自主权。

  实践证明,这种体制下的行政过程具有很大的弊端,其结果是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方面要求中央向地方适当放权,在维护中央行政决策的权威和政令统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求各级政府向企业放权,实行政企分开,将生产、经营决策权下放给企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控由直接转变为间接,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主体地位让位于市场和企业,政府职能向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制定政策和规则、检查监督等方面转变。这就决定了行政过程的范围,主要是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实施宏观调控,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发展战略,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秩序;调节社会分配和建立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公平;组织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并创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的经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稳定,等等。沿海开放城市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许多领域的改革先行一步,因此许多行政决策也没有先例可循,这就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行政过程的观念、方法、内容上都要有新的转变。

  (三)行政过程的机制发生了变化

  行政过程的机制,是指行政过程从开始到落实的全过程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内在机制和运转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决策程序机制和监督机制尤为重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行政过程主要是贯彻执行型,主要依照中央和上级的模式,自己独立活动的权限很小,因此,决策的机制比较简单。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沿海开放城市行政过程的许多内容并不完全来自上一级政府,而是来自于市场和社会,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就对行政过程的机制提出了新要求,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强化行政决策的咨询、协调、监督和控制、跟踪,增强执行决策的力度和有效性。为此,沿海开放城市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形成了程序性法规,做到依法行政;建立和健全了行政决策的信息系统、咨询系统、抉择系统、执行系统和反馈系统。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它的行政环境有以下5个特点:

  (1)小政府、大社会的大系统管理体系。简政放权,理顺政企关系;减少交叉,理顺部门职能;重塑模式,实现职能转变;压缩机构,控制人员膨胀;优化结构,适应现实需要;加强服务,优化投资环境。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志坚作品集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上)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