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1章 特区的乘风破浪,就是中国的乘风破浪(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作者:龙平平

第111章 特区的乘风破浪,就是中国的乘风破浪(4)

  邓小平来深圳视察的头一天,很快就结束了。可是梁湘的心情却始终没有得到放松,甚至还有一点压抑。他原本指望邓小平在听了他的工作汇报之后,或者在视察的过程中,能够表个态,夸一夸深圳,夸一夸特区改革开放的成就。但是一天下来,邓小平非但一句表态的话都没讲,甚至连赞赏的话都很少说,尽管他笑了好多次,心情也舒畅。

  关键性的话,为什么就不说一句呢?国内多少人都在关注着邓小平的广东之行啊,甚至香港方面也都紧盯着邓小平的一举一动,也可以说整个世界都在关注。可是小平同志为什么惜言如金呢?

  其实,夏默的担心也不比梁湘少。好几次他有意请邓小平表个态,也为此造了些气氛,可是每一回邓小平都没有正面回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一副微笑的表情或者一副庄肃的表情。在夏默的印象中,邓小平做事向来是雷厉风行,十分果断。他从没见过邓小平像在这次视察中这样地模棱两可。面对梁湘的低声询问,夏默一下子也没了主意。

  梁湘忧愁地说,老夏,看来这次问题有点严重,我们得想个办法。

  夏默说,这能有什么办法?还是等等吧,你没看小平同志今天在工地上露过那么多的笑容?我看他是会说出你想听的话的。

  梁湘依旧满腹心思,说,不见得,小平同志要说的话早该说了。我总有个预感,情况不是很妙。我也知道,有人泼我们深圳的脏水太多,中央领导所受的压力也很大。

  夏默忽然想到了个点子,他说,这一次邓小平视察深圳,新华社不是派了个副社长随行吗?那穆副社长我挺熟,我是不是跟他商量一下,让他想想办法多发几篇稿子?这样也让全国人民从报道中明白邓小平在深圳特区的视察是心情舒畅的。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这种笑容的传达总是有积极作用的吧?

  梁湘觉得这个办法很可行,急忙说拜托、拜托。

  夏默连夜就敲开了新华社穆副社长的房间,却看见穆大江对着桌上的空白稿笺在那里一筹莫展。穆大江说,老夏,我又何尝不想多发几篇稿件呢?但是小平同志还没说具有实质内容的话,别说发几篇稿子,就是发一篇也难,不知道从何下手。

  确实,穆大江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新华社领导都从北京打电话来询问情况了,说怎么连视察的一篇文字报道都还没出来?现在电视已经在全国逐渐普及了,数百万的中国人已经在电视上看到邓小平视察深圳时所见到的高楼大厦。大家惊讶地看到,经济特区的发展是如此的迅速,一个高楼林立的新型城市已经具有了现代西方发达城市的面貌。全国观众自然也很想听到邓小平对于这座城市的评价,到底这块土地姓“社”还是姓“资”?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路线的一个窗口,还是要把中国人民往西方花花世界引领的一条邪路?当然,在这个关头,新华社的文字稿很重要。文字稿所表达的邓小平的意见,将是整个国家以及她的人民定位这块热土的重要依据。

  可是,穆大江无从下手。

  对于穆大江的苦衷,夏默也理解了。夏默坐在沙发上,吹着茶杯里的几片没有泡开的茶叶,久久没有吭声。穆大江理解夏默的心思,安慰说,老夏你也不用着急。按照行程,明天小平同志要考察蛇口工业区,看明天吧。

  夏默说,也只好如此了。不过,我心里的石头总还是在半空悬着,梁湘心里的石头也跟我一样悬着。就连已经调到中央书记处负责书记处日常工作的习仲勋老书记,昨天也把电话打到梁湘这里来问情况了,看来他揪着心啊。

  穆大江说,别说领导层都揪着心,老夏,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任燕,昨天都从北京打电话来问我小平同志看了深圳怎么说呢!年轻的一代可能比我们这一代都还焦急呢!

  视察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半岛的蛇口工业区,是邓小平在深圳第二天的行程。蛇口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地区,宽阔的街道绿树成行,现代化的标准厂房鳞次栉比,上百家工厂的生产正在夜以继日地进行,三班倒的工人们在这里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而邓小平参观的一个厂子,也就是一年前由北京迁来蛇口的以回城知青为生产骨干的食品厂。食品厂的管理者,正是雄心勃勃的田源、陆大洲以及吴怡茹。

  田源和吴怡茹见到走进车间视察的领导竟然是邓小平,喜悦得几乎狂跳起来。而邓小平也似乎认出了他们,说这两位不是在黄山见过面的吗,还指着田源说,你不就是回城知青吗?还演过那个有名的话剧。你父亲田志远经常从他办公的香港过到蛇口来看你吗?当邓小平听说田志远一次也没有来过他儿子的这家厂之后,呵呵笑了,说,你父亲忙啊,在忙他的大事啊。

  负责向邓小平介绍工厂情况的是口齿伶俐的吴怡茹。她介绍说,这家食品厂是入驻蛇口工业区的港资企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产品已经成功打开了欧美市场,去年产值已经达到八百万,今年预计突破一千万。

  邓小平说,很厉害嘛,那你们去年缴了多少税呀?吴怡茹回答说五十万。夏默这时候又从旁介绍说,这个厂还安置了两百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都是四川来的,还有部分是从安徽凤阳来的。

  听到这里,邓小平问吴怡茹,我要请教你一个问题,你这家企业发展这么快,有啥子诀窍吗?

  吴怡茹干脆的回答几乎是不假思索。她说,没啥子诀窍。有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有特区政府的支持,大胆闯就是喽。

  同为四川人的邓小平一下听出了对方口中的川味,诧异地说,听你口音,是四川妹子哟?

  吴怡茹马上操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说,是噻,我是地道的重庆人哟。

  邓小平一听就笑了,操着四川话说,那我们还是四川老乡呢,我是广安的嘛。你在黄山跟我说过,你的舅舅就是香港商会的那位罗启民副会长嘛。你四川话说得这么地道,看来不是从小就生活在香港的吧?

  这话一问,吴怡茹顿时红了脸,说话也吞吞吐吐了,似乎有难言之隐。邓小平一下子就看出了对方的窘迫,赶忙岔开话题说,不谈这个,讲讲你们今年有啥子目标嘛。

  吴怡茹听出邓小平是特意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的,不过她此时并不想对眼前这位和蔼的老人有所隐瞒,于是咬了咬嘴唇说,邓主席,我是八年前偷渡去香港的,爬的铁丝网,后面有狗追着,还有枪响。就是他田源从后面托了一把,我才翻过铁丝网的,他田源却没能够过去。

  田源听吴怡茹这么介绍自己,脸也一下子红了起来。他本来很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公开这一段,尤其是今天当着小平同志的面。因为他的父亲毕竟是个高官,他不愿意这样的经历影响父亲。然而田源在邓小平的眼神里却没有看见丝毫的惊异乃至责备,那眼神依然透出一个国家领导人特有的慈祥。邓小平说,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我们要往前看嘛。你小田同志没有去香港,也很好。你不是后来演话剧很成功吗?你这位姑娘去了香港,不是几年以后也回来了吗?这个厂不是也办得很好吗?过去的一页,就是翻过去了。我们要迎接未来的生活,要充满信心。

  邓小平的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紧绷的神经都松弛了下来。梁湘带头鼓掌,一时间车间里响彻了掌声。

  夏默心里一动,觉得邓小平这时候可能会对港资企业的现状与未来,乃至对整个深圳特区的发展,有一个总体性的评价。这个时机应该很好。于是他趋前两步,俯在邓小平耳边说,小平同志,这家厂里的管理层很想请您作点指示呢。

  邓小平扭头看看夏默,似乎猜出了对方的用意,点着夏默的鼻子说,你总是要叫我说话,我还没有看够哪。等我看够了以后,会说话的。不过我现在倒是想听一听我这位小老乡对经济特区的看法。

  于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吴怡茹。吴怡茹一下子有些发愣,觉得这个题目很大,有点像考题。田源俯在她耳边轻声说,不着急,慢慢讲。

  吴怡茹想了一下,昂起脸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过去大家都想往外跑,是因为国家不富强。现在,很多像我这样当初跑到香港的人都回来了,这说明大家用脚投了经济特区的赞成票。

  吴怡茹这两句简短的话,有力地说出了广大中国老百姓的心声。梁湘低声评价说讲得好,穆大江则把这句话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了下来。

  邓小平却没有说话,也没有笑,只是轻微地点了点头。

  他仿佛是思索着什么。

  这三天来,他一直在思索。

  邓榕陪着父亲邓小平在广州宾馆的花园里慢慢散步。花香很浓,花间的蝴蝶也很多,一簇一簇的,看上去赏心悦目。南国的一月也是这样,到处是花海,阳光也很耀眼。

  邓小平沿着花径走着,兴致很高,几只蝴蝶掠过他的布鞋的鞋面。邓榕笑着问他,爸爸,这一趟走了深圳,您什么感觉啊?我看人家都等着您说句话呢。

  邓榕确实是在帮着夏默做工作。她深深知道隐藏在夏默心里的那种迫切的愿望,那愿望也是梁湘的愿望,也是全体特区人的愿望。邓小平在深圳考察了一周,对深圳特区评价的话一句都没说,这当然使深圳的管理层很焦虑。这种焦虑也传达到了广东省委,但是大家都不敢当面催促邓小平表达什么结论性的看法。邓小平在广州宾馆住了好几天了,也没有人敢当面请求他说些什么。

  听着女儿邓榕的这句问话,邓小平笑了笑。他这几天何尝不在考虑这个问题?他知道邓榕的这句话,不是邓榕一个人在问。

  其实,他在广州休息的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广州宾馆花径上的那些蝴蝶,每天都在他散步的时候,飞舞在他的脑海里。邓小平这时候就抬起脸,以简要的八个字缓慢地回答了女儿刚才的问话: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邓榕一听这八个字,心情就松弛了,于是就笑着说,爸爸啊,您倒是心情舒畅了,我看经济特区的那些同志们还忐忑着呢,夏默同志也着急着呢。特区是好是坏,您总得说句话吧。

  邓小平笑着说,是吗?

  邓榕说,是啊,当然是啊,爸爸您可是明知故问啊。

  邓小平点点头,一阵浓郁的花香飘了过来。他说,那我就写几个字吧。

  邓榕一听父亲这么说,心里大为高兴,急忙回身跟后面的王秘书耳语了几句。王秘书则马上就打电话通知夏默,请他赶快来宾馆。因为夏默受经济特区领导层的委托,敬请邓小平为特区题字。请求题字的请示函两天前就送来了广州宾馆,桌上备下的文房四宝也已经静候两天了。

  终于,此刻,邓小平在一阵浓郁的花香中发了话,说他愿意写几个字。随同夏默驰车赶往广州宾馆的,还有新华社的穆副社长。他们都知道,邓小平写的每一个字,都将有千钧之重。

  邓小平能写什么呢?

  面对着铺在桌案上的雪白的宣纸,邓小平取起一支羊毫,在砚台上饱蘸着墨汁。穆大江站在一张方凳上,双手高高举着相机,早就选好了角度。夏默更是一脸兴奋,但也带着些许紧张。在这间宾馆会客室的隔壁房间里,夏默早就接通了深圳的长途电话,在电话的那一头几乎聚着深圳市委的全体常委。

  大家都在等待着这一刻。

  邓小平下笔的时候,几乎不假思索。但是这种不假思索,正是他思索了很长时间的体现。邓小平知道他的这一着墨,将会赢得许多人的欢欣鼓舞,有的同志更会狂喜不已,但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现出质疑、怀疑、不满、恼怒、愤慨,而这样的情绪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会或多或少地持续。但是邓小平想,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该写的字,还是要写的;已经吹响的号角,它的声音是不能停下来的。羊毫接触到了宣纸,秀丽而有力的字迹一个接一个地显现了出来。几十位旁观者都屏住了呼吸,只听新华社副社长手中的相机嚓嚓有声。

  邓小平写字缓慢但又极其流畅。他写下的两行字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一九八四年一月。

  会客室轰然而起的掌声是令人激动的。邓榕在热烈的掌声中将父亲扶到旁边的沙发上短暂休息。邓小平脸容平静,半眯着眼,仿佛还在思索着刚才写下的这两行字。

  而夏默已经冲向了隔壁房间,用长途电话向焦急等待着的深圳市委的领导班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叙说了邓小平题字的内容。他话音一落,就听见了听筒里传出的来自深圳的欢呼声。他知道这欢呼声不仅出自深圳市委的常委们,更是全体深圳“拓荒牛”喜悦的表达。

  穆大江冲进的则是宾馆的另一个房间,电话线的那一头是值班社长,以及一群包括任燕在内的年轻编辑人员。他也在听筒里听见了来自北京新华社的一片情不自禁的欢呼声。

  几乎在第一时间,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日常工作的习仲勋也得到了这条令人兴奋的消息,并且也在第一时间向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作了报告。胡耀邦在电话里对习仲勋没有多说其他的话,只是反复地说,要赶快宣传,要快!报纸要发头条!

  不仅中国国内的报章对邓小平的这一重要的题词发了头条,而且世界的主要媒体几乎都在头条位置报道了邓小平完全肯定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新闻。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中国在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之后,是不会再走回头路的。香港的舆论态势顿时也安定了许多,人心趋于稳定。李嘉诚、包玉刚这些工商巨头们都在各自的宴会上高高举起了酒杯,而罗启民也几乎在第一时间从香港直驱深圳蛇口探望自己的外甥女,一路上泪流双颊。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龙平平作品集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